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研究匹多莫德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6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成研究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或抗病毒、退热、止咳、平喘与化痰等对症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比较两组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咳嗽、发热、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2.
不同生育期花生叶片蛋白质含量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个珍珠豆型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品种(系)‘汕E’(‘Shan E’)、‘汕G’(‘Shan G’)、‘TH’、‘TJ’和‘泉花7号’(‘Quanhua No.7’)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期花生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的变化趋势,并比较了5个品种(系)荚果和秆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3个生育期内,5个花生品种(系)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GDH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NR和GS活性的变化趋势则有差异。其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在结荚期最高;GDH活性均逐渐升高,至饱果期达最高;‘泉花7号’叶片NR活性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而其他4个品种(系)叶片NR活性均逐渐降低;‘汕E’、‘TJ’和‘泉花7号’叶片GS活性呈逐渐降低趋势,而‘汕G’和‘TH’叶片GS活性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总体上看,5个品种(系)中,‘汕G’和‘泉花7号’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NR和GDH活性、‘汕E’叶片的NR和GS活性以及‘TH’叶片的GDH活性均较高。5个品种(系)的2个产量指标(单株荚果鲜质量和单株秆鲜质量)均有明显差异,总体上看,‘汕G’、‘泉花7号’和‘TH’的2个产量指标均较高,而‘汕E’和‘TJ’的2个产量指标均较低。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汕G’和‘泉花7号’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NR和GDH活性均相对较高,其荚果和秆产量也均较高,表明花生荚果和秆产量与不同生育期叶片氮代谢水平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3.
HCV NS5B基因片段克隆入BAC-TO-BAC^TM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pFASTHTc载体质粒,转化DH10BAC^TM感受态细菌获得重组的Bacmid质粒,将重组Bacmid质粒转染Sf细胞,获得的重组杆状病毒可表达目的蛋白。免疫印迹和体外活性检测表明,所表达蛋白为HCV NS5B蛋白,具有多聚酶活性。  相似文献   
74.
The testes of the B6C3F1 hybrid strain mice were irradiated with 0.05 Gy of 16O8+ ion as the pre-exposure dose (D1), and were then irradiated with 2 Gy of 16O8+ ion as challenging radiation dose (D2) at 4 h after per-exposure. Testicular morphology was observed by light microscope at 35th day after radi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rradiation of mouse testes with 2 Gy of 16O8+ ion significantly impaired, mainly reduction of tubule diameter and decrease or loss of germ cells in various developing stages, especially spermatogenic elements. Pre-exposure to a low-dose (0.05 Gy) of 16O8+ ion significantly alleviated above mentioned damage on testicular morphology induced by subsequent a high-dose (2 Gy) radiation.  相似文献   
75.
谷氨酸发酵废液培养高锌酵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6.
白洋淀水陆交错带对陆源营养物质的截留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62,自引:6,他引:56  
在白洋淀进行的野外实验结果表明水陆交错带中的芦苇群落和群落间的小沟都能有效地截留来自府河的陆源营养物质,其中,在植被290m长的小沟对地表径流总N和总P的截留分别为42和65%;4m芦苇根区土壤对地表下径流总N和总P的截留率分别为64和92%。被截留比率最大的是无机态的正磷酸根态磷和铵态氮。  相似文献   
77.
玉蜀黍丝核菌的鉴定特征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李华荣  兰景华 《菌物系统》1997,16(2):134-138
在研究四川省玉米纹枯病菌系时,获得23个RhizoctonizeaeVoorhees菌株,该菌菌丝形态与P.solaniKuhn相似;菌丝细胞含3个以上椭圆形细胞核,隔膜具桶孔,桶孔周围的隔膜肿体(septalswelling)与隔膜板垂直,两端不再膨大外延;菌丝生长较快,在PDA平板26℃下培养,每24小时菌落直径增长33.2~39.1mm;菌丝与苯酚相互作用后,着色较深,呈深褐色,菌核初期为白  相似文献   
78.
首次从药用植物美丽乌头(Aconitum pulchellum)中分离得到两个内酯型降二萜生物碱,通过波谱分析,其中1个鉴定为异叶乌头碱(heteratisine,1),另1个鉴定为二乙酰异叶乌头碱(diacetylheteratisine,2)。后者从自然界还是首次得到,其结构通过1的全乙酰化进一步得以确证。  相似文献   
79.
云南亚高山云冷杉林林窗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研究了云南碧塔海两块亚高山云冷杉(Picea-Abies)林内中小尺度林窗的干扰体系,结果表明:林窗和扩展林窗分别占林地面积的19%和41%,平均面积为44m2和139m2,林窗的形成频率为0.005~0.007/y。估计平均林窗周期为167年。大多数林窗(占87%)的制造林窗树木(gap-maker,简记为GM)为1个以上,平均每个林窗的GM为2.9个,同一林窗内的GM常常死于不同的时间。在所有调查的GM中,折断占60%,而根拔和直立死亡分别为28%和12%  相似文献   
80.
低磁场磁化水对植物早期生长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磁化杯低磁场处理的磁化水对多种植物有促萌发和促早期生长作用,其效应敏感性与磁处理时间和种皮厚度有关。磁化水促生长机理可能与提高早期代谢过程中氧化磷酸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