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3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38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6篇
  1960年   4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研究模拟高原低氧下新生和胚胎大鼠发育时,下丘脑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RF)及垂体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5km海拔高度抑制下丘脑CRF的发育,当发育至25天和30天时,CRF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64.8%和57.9%。此时,体重分别为47.8%和52.9%。30天时,cAMP为20.8%。本研究还显示,在7km海拔高度,已怀孕大鼠难以完成正常的妊娠和胎儿发育过程,5km海拔高度暴露17天时,胚胎脑内CRF含量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52.
饮料用林檎叶资源及其有关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调查广西柳州和湖南南部数县民间代用茶之一的林檎(Malnsdoumeri)叶资源的基础上,对其制茶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茶影响茶叶品质的有关指标及主要化学成分,并对其天然防霉防腐功效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其系统分离得到的组分进行了初步定性,结果表明具有典型黄酮反应的正了醇组分具有广泛较强的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53.
54.
原生质体电融合酵母多倍体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原生质体电融合技术获得的11株酵母多倍体融合株,进行了一系列生理特性的分析比较.结果发现,在电融合过程中,融合株的细胞体积及DNA含量并不随着核倍性呈线性递增.而是有其特殊的变化规律。当糖化酵母sta1、sta2和sta3在细胞核中各自纯合时,明显表现出表达的剂量效应。其中sta1、sta2纯合的融合株.在YEPS培养中,GA分泌可被淀粉大量诱导,表现出一定的二次生长特性。从分析结果推测,在亲株5301-14D及HU-TY—1A中可能有对GA分泌不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55.
56.
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顺、逆行标记方法对鸣禽鸟蜡嘴雀控制发声的神经核团、脑干听觉核团及神经通路,从外周至中枢逐级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表明:1.控制发声的神经核团及通路,前脑古纹状体腹内侧粗核是大脑控制发声的重要核团之一,它发出枕中脑后束经端脑前联合呈双侧支配延脑中间核,中间核又发出舌下神经经气管鸣管分支支配鸣肌,中间核同时也接受中脑背内侧核的支配,2.脑干听觉中枢及通路,中脑背外侧核是脑干较高级听觉中枢、初级中枢耳蜗核由角核和前庭外侧核组成,NA发出以对侧为主的纤维经外侧丘系可直接传入中脑背外侧核形成脑干听觉直接通路。  相似文献   
57.
水稻种植制度与品种布局对三化螟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盛明  曾花生 《昆虫知识》1995,32(6):321-323
  相似文献   
58.
本文记述寄生于榆绿毛萤叶甲的一种微粒子虫新种的光匀和电镜形态特征及寄生习性。并讨论了新种鉴别特性。  相似文献   
59.
气相色谱法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uBp羧化酶作用后反应体系中能为加入的HCl释放出的剩余,作为RuBp羧化酶活性指示。所释放的CO_2以气相色谱法检测,用黄瓜叶片中RuBp羧化酶的反应时间曲线和酶量曲线验征,并与现行的分光光度, ̄(14)C标记测试方法比较分析,认为本方法具有应用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所以,可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60.
转动地球仪,一只报晓的雄鸡昂首挺立在亚洲的东方,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在这富饶美丽的国土上,从秀丽的桂林山水到令人神往的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它们都是怎么形成的?由昂首夭外的珠穆朗玛峰到万顷波涛的东海之滨,它们都是亘古不变的吗?这一切又是谁的惫志在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