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2 毫秒
91.
目的:检测胆囊腺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8(IL-8)mRNA的表达、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计数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及湖南省人民医院近五年胆囊腺癌手术切除标本36例及慢性胆囊炎手术切除标本10例,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IL-8表达,ABC免疫组化法进行TAM计数。比较胆囊腺癌和慢性胆囊炎标本组织中IL-8 mRNA表达和TAM计数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胆囊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胆囊腺癌组织中IL-8 mRNA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均明显高于慢性胆囊炎(P0.01),IL-8 mRNA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与其侵犯胆总管及发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胆囊腺癌组织中TAM计数(24.89±0.84)明显高于慢性胆囊炎组织(16.19±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侵犯胆总管、肝脏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胆囊腺癌组织中TAM计数高于未侵犯胆总管、肝脏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胆囊腺癌组织TAM计数,其中侵犯胆总管和发生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显著(P0.01)。IL-8 mRNA阳性病例的TAM计数均明显高于阴性病例(P0.01),TAM计数与IL-8 mRNA评分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r=0.748,P0.001)。结论:IL-8和TAM计数与胆囊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IL-8可能在促进TAM向胆囊癌组织迁移浸润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建立人CTRP4基因的转基因小鼠,为脂肪细胞因子CTRP4的体内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首先构建人CTRP4的转基因小鼠线性化表达载体,再利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载体注射入小鼠受精卵,从而构建人CTRP4的首建鼠( Founder )并与野生型小鼠交配繁殖得到F1代阳性小鼠,再通过近亲繁殖与测交的方法,得到CTRP4转基因纯合子小鼠,并通过PCR和western blot 的方法对纯合子小鼠进行鉴定。结果得到人CTRP4转基因小鼠纯合子小鼠两个品系,western blot鉴定该转基因小鼠心脏,肝脏,脑,肾脏等多种组织中均呈现CTRP4高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人CTRP4转基因小鼠纯合子小鼠。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cAMP/PKA-pCREB信号通路是否在康复训练促进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方面发挥作用。方法采用Longa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ischemia-reperfusion model,MCAO),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自然恢复组(n=24)、自然恢复+Rp-cAMP组(n=24)、康复训练组(n=18)和康复训练+Rp-cAMP组(n=18)。同时设立假手术组(n=12)。于侧脑室注射RpcAMP后立即进行MCAO模型的制备。训练组大鼠于术后48 h开始每天给予平衡木、转棒及滚筒训练。采用平衡木试验评定大鼠的运动功能。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缺血灶周围的脑组织内PK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CREB蛋白表达,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pCREB进行定位检测。结果 (1)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揭示,自然恢复+Rp-cAMP组大鼠的运动功能低于自然恢复组,提示Rp-cAMP可抑制脑缺血大鼠运动神经功能的恢复;康复训练组大鼠的运动功能明显高于自然恢复组,也高于康复训练+Rp-cAMP组,提示Rp-cAMP明显减弱康复训练促进脑缺血大鼠运动神经功能的恢复;(2)于术后2 d、7 d、14 d、21 d检测缺血灶周围的脑组织PKA、pCREB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康复训练组明显高于自然恢复组,同时高于康复训练+Rp-cAMP组,提示康复训练促进脑缺血大鼠的PKA、pCREB蛋白的表达,且Rp-cAMP明显抑制了康复训练促进脑缺血大鼠的PKA、pCREB蛋白的表达。结论 cAMP/PKA-pCREB信号通路可能介导康复训练促进的脑缺血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850 nm波长微激光对肥大细胞(RBL-2H3 (Rat basophilic leukemia))照射后组胺释放的影响.方法:肥大细胞铺于96板上,密度为5×104/孔,12 h后细胞经D-Hank's缓冲液清洗3次用于实验.肥大细胞经微激光照射15 min后,轻轻吸取细胞上清液,加入等量0.1 mmol/L的邻苯二甲醛,充分混匀,室温下反应20 min后,于荧光酶标仪上测量混合物的荧光光谱.结果:微激光照射之后的肥大细胞上清液,能发出440 nm左右的荧光,说明850 nm微激光能使肥大细胞脱颗粒,从而判断850 nm微激光能作为仿灸仪器的光源.  相似文献   
95.
红壤丘陵区林下灌木生物量估算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中国科学院千烟洲生态试验站林下常见的16种物种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单一物种以植冠面积(Ac)为变量的二次方程和以植冠投影体积(Vc)为变量的乘幂方程来估算物种生物量,以及16种物种的混合模型来估算其生物量,并将最佳生物量估算模型应用于不同森林内灌木层生物量的估计.不同森林的灌木层生物量组成存在较大差异.以物种单一模型计算的落叶阔叶林、次生林、人工针叶林灌木层的生物量分别为4773、3175和733kg.hm-2;以物种混合模型估算的结果略低于单一模型,分别为3946、2772和840kg.hm-2.混合模型在未能对所有物种建立单一模型的情况下估算灌木层生物量时,具有简便、实用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6.
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A1在乳酸乳球菌中的表达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RTPCR技术从人肝总RNA中分离扩增了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A1基因的cDNA序列,克隆至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ET23b,采用蛋白表达筛查法及DNA测序证明该cDNA序列完全正确。重组质粒pET23bhgst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获得高效表达的可溶性hGSTA1产物,其表达量约为大肠杆菌可溶性总蛋白的40%。将hGSTA1cDNA亚克隆至乳酸乳球菌表达载体pMG36e,电穿孔法转化乳酸乳球菌MG1363获得hGSTA1乳酸乳球菌表达株。SDSPAGE及Western杂交分析表明该菌株表达预期大小的hGSTA1融合蛋白,经谷胱甘肽琼脂糖亲和层析纯化获得的hGSTA1蛋白具有较高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具hGSTA1酶活性的乳酸乳球菌工程菌可望应用于研制防癌保健乳制品。  相似文献   
97.
瓜叶菊是拥有多种花色品种资源的观赏植物,同时具有蓝色、斑色等观赏植物中稀缺的花色表型,不同花色品种具有多种花青素代谢途径,解析其花色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能够为观赏植物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其中鉴定的关键基因能够为蓝色花新品种培育提供宝贵的基因资源。在对瓜叶菊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瓜叶菊特殊的花青素结构、花青素生物合成调控途径及其花色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方面,综述了近20年来瓜叶菊花色研究的进展,具体内容包括:(1)瓜叶菊不同色系呈色的色素基础,尤其是蓝色花品种中特殊的多聚酰化色素结构;(2)多聚酰化修饰相关糖基化、酰基化修饰的瓜叶菊花青素代谢途径的基因,以及调控花色、花斑形成的MYB、MADS-box等转录因子的功能;(3)瓜叶菊中进行花色研究相关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和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VIGS,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体系,及其在花色研究中的研究进展。本文旨在为后续瓜叶菊及其他花卉花色研究和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中国传统大菊品种叶片形态变异丰富,然而至今仍未对其进行科学的定义和分类,无法有效利用这些形态性状进行品种鉴定和叶形遗传解析。利用数量化分析方法对植物形态进行定义和分类,是植物性状遗传解析的前提。对436个中国传统大菊品种的24个叶形性状进行重新定义及观测,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了8个相对独立的性状,用变异系数及主成分分析等...  相似文献   
99.
陈桂清  黄河 《菌物学报》1988,7(Z1):53-60
对于共头霉的唯一已知种总状共头霉Syncephalastrum racemosum Cohn ex Schroet.(S 1)和新发现的具单孢孢子囊的新种单孢共头霉下的三个变种,原变种S.monosporum Zheng et al. var. monosporum( S7, S8, S9),冠囊变种var. cristatum Zheng et al. (S10, S11)及多重生变种var. pluriproliferum Zheng et al.(S12) 6株菌的蛋白和酯酶进行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研究.这4个分类群的蛋白图谱和酯酶酶谱互不相同,而同一分类群内各个菌株之间则有很高的相似性.从计算出的相似性百分数来看,3个新变种相互之间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而和S. racemosum虽然较疏远,但也有相当程度的亲缘关系.这些结果被认为支持了根据形态鉴定而定这三个新变种属于同一新种内并将其和S. racemosum一并归属于一个属内.由此可见,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共头霉分类的有用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00.
将克隆的乙型肝炎病毒(HBV)ayw亚型基因组DNA插入到质粒pBR322的EcoRI位点,经DNA分子杂交和限制性酶切分析表明,阳性重组体含有HBVDNA,方向为5′末端近BamHI位点,在大肠杆细胞中,插入片段能表达HBcAg和HBeAg及微量的HBsA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