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4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对岷山毛建草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 ,共鉴定出 6 1种组分。其中主要成分为十六烷酸、十六烷酸乙酯、3 ,5 双烯 豆甾烷、N ,N 二苯基 [1,1 联苯 ] 4,4′肼、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二十七烷、二十九烷、三十二烷、十八烷酸乙酯、二十二烷酸乙酯等 ,其中十六烷酸和十六烷酸乙酯的含量较高 ,占挥发油成分总量的 14 2 %。检出成分占挥发油成分的 6 3 3%。  相似文献   
62.
宽纹豆芫菁Epicauta watwerhousei属鞘翅目,芫菁科,豆芫菁属,是豆类作物及蔬菜的食叶害虫。豆芫菁属昆虫的成虫分泌的斑蝥素,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已记载有起泡、利尿、壮阳等作用,近年来在中国医学上亦用于治疗某些癌症。 摄影买国庆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63.
经5年系统研究得出,影响猕猴桃溃疡病发生流行的特点是,海拔750m以上的果园发病重,向阳坡发病重于背阳坡,不同品种发病差异显著,金丰品种易感病,金魁品种高度抗病;树龄越大,病株率越高;不同枝龄比较,一年生枝条病枝死亡率和枝条死亡率最高.6种药剂以加瑞农和硫酸链霉素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4.
NADPH氧化酶可能参与了ABA诱导蚕豆气孔保卫细胞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NADPH氧化酶在ABA(abscisic acid)诱导蚕豆气孔关闭信号转导网络中的作用,荧光光谱实验表明,在嗜中性白血球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diphenyleneio-donium)存在的条件下,与对照相比,大大逆转了由ABA引起HPTS(8-hydroxypyrene-1,3,6-trisulfonic acid,trisodium salt)的荧光强度下降。表皮生物分析法显示,10^-6mol/L的DPI和10^3unit/mL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在一定程度上也逆转了ABA诱导张开气孔的关闭。因此推测:在ABA诱导蚕豆气孔保卫细胞过程中,质膜上的NADPH气体酶可能催化形成超氧自由基O^-2,再经歧化反应形成H2O2,而形成的H2O2参与了气孔运动调节。  相似文献   
65.
66.
67.
黄疸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为血液胆红素升高所致。血液中胆红素升高不仅提示可能存在严重的原发病,而且过高的胆红素还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重者导致死亡。临床上可早期应用光学方法在人群中进行无创筛查,对筛查阳性患者再进行血液检查进行诊断,从而增加黄疸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现概率。本文就近几年胆红素的光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8.
表观遗传修饰是真核生物基因转录调控的重要方式,在拟南芥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PRC2(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蛋白复合体和组蛋白脱乙酰化酶HDAC均为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蛋白。本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证明了拟南芥PRC2蛋白复合体成员中的AtMSI1(Multi-Copy Suppressor of IRA1)蛋白和组蛋白脱乙酰化酶AtHDA6(Histone Deacetylase 6)蛋白间的相互作用,且确定其作用位点为AtMSI1蛋白的N端(1~114 aa)和C端(404~424 aa)的非特异性位点与AtHDA6蛋白的HD保守结构域(27~332 aa)和N端非保守的结构域(1~26 aa)。本研究构建AtMSI1-YC和AtHDA6-YN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共同转化拟南芥原生质体,用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技术验证了AtMSI1-YC和AtHDA6-YN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并明确该相互作用的位点为细胞核。另外,pull-down试验再次证明了该相互作用的存在,原核表达并纯化的AtMSI1-GST融合蛋白可以与AtHDA6-His重组蛋白发生体外结合。综上所述,拟南芥AtMSI1与AtHDA6蛋白间存在相互作用,且每个蛋白中均有2个特异性结合位点参与该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榕树(Ficus)依赖专性榕小蜂(Agaonidae)传粉,同时为传粉榕小蜂提供繁衍后代的场所,两者形成动植物间经典的协同进化关系。在雌花期果内,榕小蜂需在有限的存活时间内完成传粉和产卵,而传粉榕小蜂如何在传粉与产卵之间进行权衡仍然是悬而未解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明确传粉榕小蜂——一种栉颚榕小蜂Ceratosolen sp.在雌雄同株的聚果榕Ficus racemosa雌花期果内的行为活动及繁殖模式。【方法】借助测微尺测量聚果榕榕果雌花花柱长度与传粉榕小蜂(Ceratosolen sp.)产卵器长度,通过显微视频记录传粉榕小蜂在雌花期果内搜索、传粉及产卵行为;结合单果控制性引蜂试验,测定不同阶段榕小蜂个体大小、孕卵量、携粉量,以及雄花期最终繁殖的榕小蜂后代和榕果种子数量。【结果】聚果榕雌花花柱长度存在树间变异,榕小蜂产卵器长度比绝大多数的雌花花柱长,说明该小蜂可以产卵于大部分的雌花子房里。通常个体大的榕小蜂孕卵量更多,但个体大小与携粉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观察发现,榕小蜂进入雌花期榕果内,前6 h集中产卵,可产下孕卵量的95%,平均搜索用时27 s,产卵用时46 s,此期间传粉行为少见,花粉筐中携带花粉量亦无明显变化;榕小蜂进果后6-24 h,主要执行传粉,其行为主动,连贯高效,单次传粉用时平均为2 s,最终可传完携粉量的80%。控制引蜂试验也证实榕小蜂进入榕果内前6 h主要执行产卵繁殖后代,之后6-24 h主要执行传粉以繁殖榕树种子。【结论】在雌雄同株的聚果榕雌花期榕果内,榕小蜂先产卵、后传粉。本研究首次展示了传粉榕小蜂在聚果榕雌花期榕果内的产卵和传粉行为,并获得与行为相匹配的产卵量和传粉繁殖量,反映了具主动传粉行为的榕小蜂在传粉和产卵之间存在时间和数量上的权衡。  相似文献   
70.
为了探索腺病毒感染细胞后病毒核心在胞内运输的过程,本研究构建了一株经miniSOG标记IX蛋白的人腺病毒。首先,我们通过重叠延伸PCR的方法合成了miniSOG基因,将其克隆至pcDNA3表达载体后转染293细胞,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miniSOG蛋白的表达,经固定,封闭,DAB-H2O2染色,OsO4固定染色后,可见表达miniSOG蛋白的细胞呈深褐色。之后将miniSOG构建至腺病毒穿梭载体pShuttle的IX基因3’端,并通过与骨架质粒pAdeasy-1在E.coli BJ5183细菌内同源重组获得了重组腺病毒质粒pAd5-IXSOG。pAd5-IXSOG质粒经PacI酶切线性化后转染293细胞,拯救出重组腺病毒HAdV-5-IXSOG。经过8轮扩增,超速离心纯化后获得2.0ml浓度为6.0×1011vp/mL的重组腺病毒,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完整病毒颗粒。本研究经反向遗传学技术对腺病毒载体进行改造,成功制备了经miniSOG标记的重组腺病毒HAdV-5-IXSOG,该病毒可用于腺病毒感染细胞的实时追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