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28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2008年的汶川地震发生在大熊猫集中分布的区域,对大熊猫的栖息地造成了严重破坏.利用龙溪—虹口和唐家河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震前(2003~ 2007)和地震后(2008~ 2010)共计7年的大熊猫监测数据,就汶川地震对大熊猫栖息地利用格局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地震前5年,大熊猫对栖息地的利用格局在年间没有显著变化;(2)地震后的2年间,大熊猫对栖息地的利用格局在年间没有显著变化;(3)地震前后连续7年调查的样线中,大熊猫对栖息地的利用格局在年间没有显著变化;(4)在龙溪一虹口保护区,大熊猫对样线的利用与滑坡体的面积没有显著关系,即大熊猫对栖息地的空间利用没有受到滑坡体面积大小的显著影响;(5)虽然从现有资料发现地震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利用格局没有显著的影响,但仍然需要在震后加强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2.
干旱是严重限制作物生长及产量的环境因子之一。经过长期的进化,植物形成了一套响应干旱胁迫的信号转导机制,包括对干旱胁迫信号的感知,第二信使的产生,信号转导和信号网络的形成。信号转导的结果是导致相关基因的表达和蛋白的合成,进而引起植物体渗透调节及抗氧化系统的改变,最终使植物适应干旱逆境或增强植物抗旱能力。干旱胁迫通常会促进ROS的积累及其他次级信号分子的产生。MAPK级联途径是真核生物信号转导最为保守的途径,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各种胁迫信号的传导中均起着较重要的作用。综述干旱胁迫信号及ROS→MAPK和ROS→Ca2+介导的信号途径,以及信号转导途径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检测血清脂联素(APN)水平,分析血清APN浓度与血脂、血清载脂蛋白A5(apoA5)及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T2DM)210例,健康体检者112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脂联素水平,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载脂蛋白A5(apoA5)水平,7600-020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放射免疫分析仪检测血胰岛素水平。结果:T2DM患者血清APN浓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LDL-C、TG及TC均高于对照组(P<0.05)。T2DM患者血清apoA5浓度(200.3±51.2)ng/m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29.8±56.5)ng/ml,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经年龄、性别校正后APN水平与LDL-C、TG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T2DM组APN与apoA5呈正相关(P<0.05)。结论:T2DM患者血清APN水平显著降低,本研究证实低水平血清APN和apoA5不仅与血脂代谢密切相关,还可作为T2DM患者早期监测的指标,对其预后评价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了解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情况,并探讨其药敏结果与基因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3~11月间临床分离白念珠菌分布及耐药性;随机选取232株,采用PCR方法扩增白念珠菌25S rDNA基因内含子区进行基因分型研究;采用ATB真菌药敏试剂条进行药敏分析;统计分析药敏结果与基因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期间共检出酵母样真菌973例,占病原菌阳性样本数比率为15.7% (973/6196);其中分离白念珠菌562株,占58% (562/973),主要分布科室为呼吸科(39.1%)、老年科(13.2%)、ICU(7.7%)、神经内科(7.5%)、免疫科(6.0%)以及其他科室(26.5%);标本类型以下呼吸道为主(81.7%),其次为尿路(9.4%)、血液(1.8%)等.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及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0.9%、0%、1.4%、1.6%和1.1%.随机选取的232株白念珠菌经PCR方法可分为3型:A型125株,B型96株,C型11株.各型在5种药物的耐药性上并无差异.结论 临床分离酵母样真菌以白念珠菌为主,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临床分离株对5种抗真菌药物敏感度较高,主要基因型为A和B型,不同基因分型间药敏结果并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05.
CD4+CD25+FOXP3+的调节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在维持机体免疫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体外扩增Treg细胞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病、哮喘及诱导器官移植免疫耐受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Treg细胞可分为2个亚群,分别为nTreg和iTreg,两者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nTreg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分泌具有促进炎症的IL-17;iTreg在体内可丢失FOXP3,失去其免疫抑制功能。Treg细胞用于临床治疗,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联合血清纤维蛋白原在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24例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36例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和30例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并选择同期30例来我院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析以上4组患者发病时尿微量蛋白及血清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3个冠心病组的尿微量蛋白及血清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比,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尿微量蛋白及血清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比,急性心梗的尿微量蛋白及血清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3组病患的尿微量蛋白及血清纤维蛋白原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852,P<0.05)。结论: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患者尿微量蛋白及血清纤维蛋白原含量较健康成人含量高,提示尿微量蛋白及血清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有助于对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诊断,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心病(CHD)的临床相关性,提高对CHD的防治水平.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且确诊为CHD的患者82例,按照患者CHD的类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进行分组后,检测和比较患者血清Hcy水平,并分析其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血清Hey水平与CHD的严重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716,r=0.738,r=0.802,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与CH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动态检测患者血清Hcy水平可有助于预测CHD病变的发展并评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8.
A型激酶锚定蛋白(A-kinase anchoring proteins,AKAPs)是一类结构不同而功能相关的蛋白家族,其主要功能是将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PKA)锚定于特定的亚细胞结构.PKA是第二信使cAMP的主要效应器,而AKAPs在靶向定位和调节PKA介导的磷酸化事件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AKAPs更为重要的功能是与多种信号分子形成信号复合物,从时间和空间上整合cAMP-PKA和其他信号途径.本文将对AKAPs及其信号复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机制及其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短帚霉的形态学特征,产孢方式和分子生物学特性。为临床快速、准确鉴定这类真菌奠定一定基础。方法受试菌株常温复苏24h后,转种于沙堡弱培养基上,27℃和37℃温箱培养4周,每天光镜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在培养10d时,挑取菌落常规制片后行扫描电镜观察。并且对其rDNA进行序列分析。结果27℃培养3—4d后,菌落开始生长,初为白色膜样菌落,生长迅速,1周时形成直径达2cm的白色毡样菌落,以后菌落逐渐成灰褐色粉末状,边缘淡黄色,背面黄褐色。37℃培养2—3d后菌落开始生长呈灰褐色粉末状。光镜下可见丰富的分枝、分隔菌丝,透明、细长,分生孢子由环孢子梗产生一串,球形或柠檬形,壁厚、表面光滑或粗糙有刺,常成链状排列,自动卷曲或成团,有帚状枝。扫描电镜可见环痕梗外壁破裂,梗与孢子间产生横隔,遗留一圈环痕。向基性的连续产孢,孢子球形,菌丝或孢子表面有饰纹。rDNA序列分析证实此菌为短帚霉。结论根据培养形态,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表现以及DNA序列分析可以对短帚霉进行准确的鉴定。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猪肺表面活性物质(PPS)对海水淹溺肺损伤大鼠的治疗效果及量-效关系.方法:24只SD大鼠气管内注入海水观察120min,建立海水淹溺肺损伤模型后,随机等分为4个治疗组(n=6):生理盐水对照组,100mg/kgPPS组,150mg/kgPPS组和200mg/kgPPS组.分别监测4组大鼠给药后30min、60min、120min的BR和Pa02,120min后放血处死,计算大鼠存活率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浓度和TP含量,取肺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各剂量PPS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治疗后各时间点的BR、TNF-α浓度和TP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Pa02及存活率上升(P<0.05),肺脏的病理形态学有明显改变.结论:单独应用PPS能明显减轻海水淹溺肺损伤.并且存在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