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通过形态指标测量,比较了分布于贵州高原的6种掌突蟾属(Leptobrachella)物种的形态特征差异.结果 显示,头体长比较,6种掌突蟾的头体长从大到小依次为赤水掌突蟾(L.chishuiensis)、绥阳掌突蟾(L.suiyangensis)、金沙掌突蟾(L.jinshaensis)、毕节掌突蟾(L.bijie...  相似文献   
92.
93.
不同森林类型根系分布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林  王峰  周立江  黄茹  齐代华  魏刚 《生态学报》2012,32(19):6110-6119
在红壤丘陵区选取8种典型森林类型,对不同土层深度、不同径级的根长密度分布特征、根长分维数,以及根系特征与土壤容重、有机碳、全氮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低效林根长密度最小,杉木低效林和湿地松林较大,表层土壤根长密度与灌草覆盖度显著相关(r=0.793,P<0.05)。各种森林类型的根长密度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均表现为递减规律,但随深度的增加,不同森林类型的差异逐步缩小,且植物种类及生长状况对根长密度分布的影响越来越小。在相同的土层中,根长密度随径级的变化并不一致,马尾松低效林0相似文献   
94.
CCH1和MID1基因编码的钙闸门是外源钙进入细胞内的重要通道,Ca2+作为细胞内重要的第2信使分子,其浓度的升高可激活相应的途径参与各种细胞反应过程。该研究将利用钙通路CCH1和MID1基因的单缺失菌株,并构建其相应的回补菌株,研究CCH1或MID1基因缺失后对白念珠菌药物耐受性和致病性的影响作用。通过药物平板敏感性试验和微量液基稀释法比较不同菌株对唑类药物敏感性的变化,进一步添加钙通道阻滞剂和钙离子螯合剂来分析钙离子浓度变化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CCH1或MID1基因的缺失明显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表现出敏感性,且药物作用受到钙离子浓度变化的调节。最后建立小鼠感染模型分析不同菌株的毒力变化差异,确定CCH1或MID1基因的缺失显著减弱了白念珠菌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95.
角蟾科Megophryidae是原始无尾两栖类中分化最多的科,分布于亚洲东部、南部及东南部.但角蟾科各类群的分类地位长期以来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从形态、染色体、DNA水平方面详细介绍了角蟾科系统学研究的进展;从科的建立、亚科的分类、属的争议、种的争议等各级分类阶元讨论了其研究历史,包括不同阶元的订正、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起源与分化等不同学者的见解;展望了将来的一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6.
利用多孔淀粉的吸附特性,将植物乳杆菌包埋于多孔淀粉内,通过测定多孔淀粉对植物乳杆菌的包埋率,研究菌体浓度、多孔淀粉添加量、振荡转速、包埋温度、pH值、时间对包埋率的影响,确定最适包埋条件。结果表明:菌体浓度10~8cfu/mL,多孔淀粉添加量为2%,pH 6.0、20℃,200 r/min振荡处理40 min,在此条件下包埋率为79.5%,对包埋后的菌体进行喷雾干燥试验,其存活率较未包埋的从0.35%提高到29.5%。  相似文献   
97.
该实验以小鼠系膜细胞MMC为研究对象,以重组HMGB1为刺激物,通过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及细胞PCNA、CyclinD1、CDK4和p16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HMGB1对系膜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其相关调控因子的影响。选取小鼠系膜细胞MMC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0.05mg/LHMGB1刺激组,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HMGB1能够上调小鼠系膜细胞中S期细胞所占比例;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PCNA蛋白在小鼠系膜细胞中的表达上调;通过RT-PCR技术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到小鼠系膜细胞中CyclinD1 mRNA和蛋白以及CDK4蛋白的高表达情况,而p16蛋白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降低。由此可见,HMGB1可能是通过上调CyclinD1/CDK4的表达,并下调p16的表达,促进细胞从G_0/G_1期进入S期,介导了小鼠系膜细胞的异常增殖,可能是HMGB1参与狼疮性肾炎发病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8.
针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实情,为便于各省区有关部门制订野生濒危动物的保护等级,通过对国内外物种濒危等级标准的全面分析,建议省级保护物种濒危等级的数量标准为:濒危级En分布面积为1个县;易危级T分布面积小于3个县;关注级C分布面积小于5个县.结合贵州省两栖动物已有文献资料数据及作者近三十年来野外考察数据,按上述指标对贵州省已知的72种两栖动物的濒危等级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99.
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比例化肥对晚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滨娟  黄国勤  徐宁  钱海燕 《生态学报》2014,34(13):3779-3787
在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早稻的效应研究确定的最佳还田方式和还田量(粉碎还田3000 kg/hm2)基础上,以单施秸秆为对照,研究了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比例化肥对晚稻产量、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秸秆3000 kg/hm2+N 150 kg/hm2+P2O575 kg/hm2+K2O 37.5 kg/hm2增产效果最为显著,在水稻的每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充实度和产量等方面增加幅度最大,分别为9.32%、4.28%、13.70%、2.74%和26.38%。(2)各处理的干物质茎鞘比例随着生育进程不断降低,从孕穗期的66.68%—77.00%降低至成熟期的25.97%—34.79%,除SNPK1外,叶片比例从孕穗期的23.00%—33.32%降低至成熟期的7.41%—21.03%;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比例化肥处理的茎鞘比例在孕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高于对照,而叶片比例与茎鞘比例呈相反趋势。(3)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比例化肥处理提高了土壤pH值、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降低了土壤C/N比。研究结果说明,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比例化肥可以提高植株干物质积累速率、群体生物量,合理改善土壤养分,保证较高的水稻增产潜力,其中秸秆3000 kg/hm2+N 150 kg/hm2+P2O575 kg/hm2+K2O 37.5 kg/hm2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0.
剪接因子异质核糖核蛋白A2/B1(HNRNPA2B1)与人类及小鼠的寿命相关,并在多个癌症的病程进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HNRNPA2B1能否在细胞衰老这一与个体衰老和抑制癌症密切相关的生物学过程中发挥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发现,HNRNPA2B1在多个癌症体系中呈显著上调表达趋势,而在多个细胞衰老体系中则呈显著下调表达趋势,暗示HNRNPA2B1对细胞衰老和癌症具有潜在调控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在多种癌细胞中稳定敲低HNRNPA2B1均可诱导系列细胞衰老相关表型。分子水平的研究表明,HNRNPA2B1的低表达可导致超过1 000个基因发生显著的可变剪接变化,其中包含与细胞衰老有因果关系的基因。进一步研究发现,转录因子E2F1可调节HNRNPA2B1的表达变化。综上,E2F1-HNRNPA2B1是在癌症发展和细胞衰老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通路,通过对该通路的调控,可望从诱导癌细胞衰老的角度为相关癌症的研究及治疗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