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目的:获得高纯度培养原代小胶质细胞的方法并检测Notc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在小胶质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取胎鼠利用反复机械振摇纯化分离小胶质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根据CDllb及MHCII的表达水平对分离的小胶质细胞纯度进行鉴定:利用q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小胶质细胞中Notch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利用5只胎鼠采取反复机械振摇的方法可较稳定的获得1.1x10‘个的小胶质细胞,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细胞纯度高达97.77%,并在小胶质细胞中检测到Notch相关分子的表达。结论:利用胎鼠反复机械振摇法可以获得较高纯度及产量的小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表达Notch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42.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及其介导的神经炎症在帕金森病的病程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适度干预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有望延缓帕金森病的进程。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固有的巨噬细胞,Notch信号途径可以调控小鼠外周巨噬细胞的分化及功能。Notch通路也参与调控小胶质细胞的激活、细胞因子的表达、吞噬活性的变化等,而这与活化的小胶质细胞介导的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情进展相关。因此,本文将综述Notch信号途径与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外周血IL-27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变应性鼻炎(A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012年3月至7月,收集AR患者32例(AR组)和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ELISA检测血清中IL-27、IL-10和TGF-β1的水平。结果AR组Treg细胞百分率[(1.75±0.56)%]明显低于对照组[(4.76±1.75)%],两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R组IL-27、IL-10和TGF-β1的水平分别为(24.43±16.36)pg/ml、(14.29±6.16)pg/ml、(0.34±0.04)pg/ml,均低于对照组(44.09±13.12)pg/ml、(31.32±21.20)pg/ml、(O.49±0.06)pg/ml,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R患者外周血中IL-27和Treg细胞百分率、IL-10、TGF-β1存在正相关(r分别为0.825,0.646,0.517,P〈0.01),Treg细胞百分率和IL-10、TGF-β1存在正相关(r=0.622,0.738,P〈0.01),IL-10和TGF-β1无相关性(r=0.304,P〉0.05)结论AR患者外周血中IL-27水平降低,Treg细匏百分率降低及其主要分泌因子IL-10、TGF-β1水平降低,且IL-27与Treg细胞百分率、IL-10、TGF-β1水平呈正相关,提示在AR发病中IL-27对Treg细胞可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4.
运用2因素2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温度和光照周期对淡足侧沟茧蜂Microplitis pallidipes Szepligeti寄生率和性比的影响,并建立了回归模型,旨在为优化寄生蜂雌性比率、提高寄生率提供资料。主效分析表明,温度、光周期与寄生率呈抛物线关系,编码值为零水平取值时,寄生率达到最大;温度对雌性比率的影响大于光周期。交互作用表明,温度和光周期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幼虫被寄生率有明显的负交互效应,而对侧沟茧蜂雌性比率的交互作用不明显。通过对模型进行模拟,温度为28℃、光周期L∶D=12∶12时,寄生率达到最大(71.89%);温度为33.7℃、光周期为L∶D=12∶12时,雌性比率达最高值(0.57)。  相似文献   
45.
对丹参EST序列进行Blast分析,获得了一条病程相关蛋白10(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10,PR-10)基因,命名为:SmPR-10(GenBank注册号:HM439764)。分别从cDNA和gDNA水平克隆得到该基因,其序列无内含子,包含一个长为486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编码161个氨基酸残基。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mPR-10所编码的蛋白SmPR-10具有Betv1结构域,属于病程相关蛋白10家族,其相对分子量为17·47kD,为稳定的酸蛋白;无信号肽、膜锚定或跨膜结构域,为亲水性蛋白。实时定量PCR结果分析表明,SmPR-10基因主要在丹参茎中表达,其表达受到病原菌和茉莉酸甲酯逆境信号的诱导,显示SmPR-10基因可能在植物防御反应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6.
土壤水分是地表和大气循环的纽带,对植被生长和高效农业灌溉起着关键作用。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植被覆盖度/表面反照率梯形特征空间散点图计算裸土反照率,减少植被对遥感获取土壤水分误差,以提高遥感土壤水分估算精度。同时通过稳定性、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等分析了SM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裸土反照率模型在石羊河流域的SM反演精度较高,为流域尺度的SM计算提供了新的方法思考。(2) SM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Moran''s值为0.88(Z-score=1852.94,P<0.01),上游林地高-高聚集,下游荒漠低-低聚集,且SM与FVC显著相关(P<0.01)。(3)石羊河流域年内SM稳定性整体良好,其中稳定性好和较好区域占研究区88.34%。(4) SM空间分布受多因子影响,各因子解释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植被覆盖度 > 土壤类型 > 高程 > 土地利用,且因子间交互作用增强了对SM空间分异的解释力。(5)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SM差异较大,其中未利用地大部分SM小于7%;草地和耕地SM居于中等水平,SM值为7%-15%;林地水平最高,SM值大于25%。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利用高脂饲料建立大鼠肥胖模型,通过对添加不同剂量反式脂肪酸(TFAs)喂养的大鼠脑及血液氧化损伤相关指标比较,探讨TFAs对肥胖大鼠脑和血液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组)、喂饲基础饲料、饮食诱导的肥胖组(DIO组),喂饲高脂饲料,1%及8%反式脂肪酸组(1% TFAs、8% TFAs组)喂饲添加1% TFAs及8% TFAs的高脂饲料。8周后,心脏取血后,处死动物,留取脑组织及血液以检测相关指标。结果:不同饲料喂养8周后,8% TFAs组大鼠脑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高于CON组、 DIO组与1% TFAs 组(P<0.01);CON组、DIO组、1% TFAs及8% TFAs组大鼠脑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依次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 TFAs组大鼠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低于DIO组、CON组(P<0.05);与CON组相比,8% TFAs组大鼠脑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 < 0.01);8% TFAs组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ON组(P<0.05)、DIO组(P<0.05)及1% TFAs组(P<0.01)。结论:高含量TFAs摄入可引起肥胖大鼠血液和脑发生氧化损伤,上调氧化损伤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48.
丹参变应原基因(Sam a1)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化文平  王喆之 《植物研究》2008,28(5):574-578
Ⅰ型变态反应是小分子植物蛋白结合IgE抗体引起的一种疾病。本文首次从丹参中克隆出变应原蛋白基因,命名为:Sam a1(GenBank注册号:EU122383)。Sam a1包含483 bp的开放读码框,编码160个氨基酸残基。其推导氨基酸(命名为:Sam a1)具有Bet v1结构域,属于病原菌相关的Bet v1蛋白家族,与苹果中变应原mal d1类似蛋白同源性高达66%。三级结构预测模型显示Sam a1含有T细胞主要抗原决定簇的C端α螺旋。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和NaCl溶液诱导下Sam a1的表达呈现上调趋势,表明Sam a1可能与病程相关蛋白和盐胁迫相关。Sam a1转入大肠杆菌M15后,表达出与预测蛋白大小相当的目标蛋白,IPTG诱导后5~7 h目标蛋白可大量表达。本研究为从植物分子机制上了解中药变态反应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尤其对中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9.
PD-1胞外段cDNA在真核细胞的表达与其功能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PD-L/PD-1是参与肿瘤免疫逃避的一条抑制性信号途径。为了用可溶性的PD 1受体阻断PD-L/PD-1的相互作用 ,将小鼠PD-1胞外段 (aa1-aa167)作为独立可溶性分子进行了真核表达 ,并对其功能进行鉴定。构建了编码小鼠PD-1胞外段cDNA(sPD 1)的真核质粒表达载体pPD-1A和编码sPD-1-GFP重组蛋白的真核质粒表达载体pPD-1B ;细胞转染实验表明其表达产物主要是分泌到细胞外的可溶性产物 (sPD-1) ,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sPD-1可有效结合PD-1配体 ;肿瘤细胞杀伤实验表明 ,sPD-1作用于肿瘤细胞或在脾淋巴细胞激活过程中作用于淋巴细胞 ,均可增强Hsp70-H22抗原肽复合物激活的脾淋巴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sPD-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为在肿瘤局部表达抑制性共刺激分子的可溶性受体 ,拮抗肿瘤微环境中负调节因素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 ,增强机体的抗肿瘤能力 ,提供了一种新的肿瘤基因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0.
大肠杆菌表达的单链抗体柱复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包含体表达的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单链抗体(ScFv)纯化复性进行了探索.尝试了利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和凝胶层析柱进行柱上在位复性的可行性. 对包含体表达的ScFv进行透析复性与柱复性,比较其相对复性率及蛋白质回收率,发现柱上复性效果优于传统的透析复性.抗HBsAg ScFv经凝胶色谱Sephacyl S-200柱复性的相对复性率为98%, 蛋白质回收率为81%.由于将纯化复性同步进行,简化了操作程序,提高了产品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