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0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动物学中讲到青蛙的呼吸器官是:“青蛙有肺一对,呈囊状,里面有很多隔膜,把肺隔成很多肺泡。”虽然在解剖青蛙时,学生还可以看到吹胀的两个肺确是呈囊状。但是隔膜的情形,却不容易观察清楚,所以对它的理解,总是不够真切。最近我們把蟾蜍的肺脏剪下,用吹胀烘干的方法,做成演示标本,很适于观察肺里隔膜的情形。制作方法是在铁三脚架上斜放一个铁罐(用罐头食品的废罐),下面用酒精灯烧热。剪下一侧蛙肺(或用蟾蜍的肺,越大越好。)扎在一  相似文献   
92.
福司可林的生理效应及其在医学上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司可林(Forskolin)是从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唇形科毛喉鞘蕊花(Coleus fors kohlii)块茎中提取分离出来的双萜类化合物,它是医学和生物学中研究环核苷酸系统理论的良好工具。药理学研究表明:福司可林具有扩张血管、增强心脏收缩力,降低血压、降低眼内压、抑制肿瘤增殖及防止肿瘤转移、平喘、抗血栓、抗炎镇痛等作用。由于福司可林  相似文献   
93.
黑节草未成熟种子的形态发育及其在离体培养时的表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黑节草(Dendrobium candidum Wall ex Lind.)2—6个月种龄的胚均处于球形胚阶段,不同种龄的胚在体积大小、胚细胞数目、胚细胞内的淀粉粒含量和超微结构上有差异。在离体培养条件下黑节草种子萌发率可达95%,种子萌发后形成原球茎,原球茎可以直接发育形成幼苗,又可以由原球茎产生大量愈伤组织,由愈伤组织再分化发育成幼苗。种子萌发过程中,胚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淀粉逐渐消耗,淀粉的变化与分生组织和子叶的形成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4.
海洋共附生放线菌具有生产结构特殊和活性显著化合物的潜力。【目的】以海洋软体动物石磺Onchidium sp.来源共附生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ardesiacus SCSIO LO23为研究对象,分离并鉴定其次级代谢产物结构,分析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及其生物合成途径。【方法】采用多种培养基对该菌株进行发酵优化并放大发酵,利用多种柱色谱方法分离得到germicidin类化合物,并利用波谱学手段和X-Ray单晶衍射技术完成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利用Illumina HiSeq对目标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合antiSMASH和BLAST在线分析软件实现菌株中germicidin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基因功能注释和生物合成途径分析,并通过异源表达进一步确定其生物合成基因。【结果】从AM3培养基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吡喃酮类化合物germicidinA(1)、germicidinB(2)、germicidin D (3)、germicidin H (4)、isogermicidin A (5)和isogermicidin B (6),其中化合物2和6对斑马鱼神经行为有显著兴奋作用。通过对...  相似文献   
95.
摘要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对脓毒症大鼠肺脏炎症反应和病理损伤的调节,为脓毒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盲肠结扎穿刺术( 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 CLP)组)、脓毒症+假电针组(非经非穴组)和脓毒症+电针足三里组(足三里组),每组10只。除第一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造模前,脓毒症+假电针组选择非经非穴处电针刺激,脓毒症+电针足三里组给予足三里穴位电针处理,电针参数为疏密波,2 Hz,1 mA,持续30 min,连续5天。术后24 h,先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再取右肺测湿干重比,取左肺下叶观察病理学改变,取左肺上叶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白介素-1(interleukin -1, 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和HMGB1。结果:与sham组比较,CLP组大鼠肺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损伤(均P<0.05),炎症因子明显升高(均P<0.01),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1 protein, HMGB1)明显升高(P<0.05);经过电针足三里处理,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P<0.05),炎症因子明显降低(均P<0.01),HMGB1明显减少(P<0.05)。CLP组与非经非穴组大鼠生存率、肺组织病理损伤、炎症因子和HMGB1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可以减轻脓毒症大鼠肺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降低其肺脏HMGB1水平。  相似文献   
96.
薄壳山核桃是著名的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当前存在“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影响产业发展。本研究在薄壳山核桃基因组中筛选到80个简单重复序列(SSR),利用8个品种的基因组DNA,对80对SSR引物进行筛选,初筛到23对目标条带清晰、检测结果稳定的引物,发现它们分布于13条染色体上。进一步在Pawnee、Mahan、Stuart等36个常用品种中开展基因分型,共检测到70个等位位点;其中18对引物具有遗传多态性,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介于2~8,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介于0.03~0.72。聚类分析发现,各个样本按照遗传背景聚类,不同品种之间遗传距离介于0.026~0.636,同一品种的不同来源个体之间遗传距离介于0~0.0127。按PIC值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增加引物的数量,直至能够区分每个品种,发现最少可使用Ciz91、Ciz85、Ciz81、Ciz140和Ciz107等5个标记实现所有品种的有效区分,进而将这组引物确定为核心引物组。最后,使用核心引物组分别构建每个品种特异的分子指纹图谱、分子身份证条形码和二维码。本研究结果为薄壳山核桃品种鉴别、种苗纯度检测、品种追溯等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7.
基于格网的伏牛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影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郭椿阳  高尚  周伯燕  高建华 《生态学报》2019,39(10):3482-3493
以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引水工程水源地所在的伏牛山区为例,测算、分析了199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在此基础上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对ESV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伏牛山区建设用地大幅增加,耕地和草地大幅下降,耕地和建设用地相互均有较大规模转换。(2)林地是伏牛山区最主要的生态用地,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构成了伏牛山区ESV的主体;ESV高值区分布于伏牛山区中部高海拔林区,低值区分布于周围地势较平坦的耕地和建设用地区域;除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ESV有小幅增加外,其他地类的ESV均快速减少,致使伏牛山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减少。(3)ESV损失区域主要分布于各县的城镇边缘区以及栾川县的采矿区,可通过保护林地和水域、退耕还林、农居点整理、绿色矿山等土地调控政策提高生态服务价值。将土地利用变化图谱与ESV变化热点分析结合,可为从空间上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提供新的研究框架,为伏牛山区土地利用精准调控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分析肝细胞肝癌与正常肝组织中RICH2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探讨RICH2在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19例肝细胞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RICH2的表达情况并采用Friedrich免疫反应评分法作为判定标准。采用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对RICH2在肝细胞肝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例HCC病例癌旁正常组织中RICH2表达阳性率为100%(19/19),其中RICH2表达强阳性(+++)5例(26.3%),RICH2表达弱阳性(+)和中阳性(++)分别为3例(15.8%)和11例(57.9%);而HCC组织除了两例肝硬化组织未取到癌组织外,17例病例中RICH2表达阳性率仅为11.8%(2/17),表达为+和++各占50%。肝癌组织中RICH2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结论:RICH2有可能通过某种或者其中几种因素作用失活,作用于信号通路,进而促进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研究其作用机理,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
目的:调查研究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评价、营养支持及生活质量现状,为规范肿瘤患者的临床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主观全面评定量表(PG-SGA)对我院90例常见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进行营养评价,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情况并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 V3.O)评定其生活质量。结果:90例患者中,PG-SGA评分0~1分4例,未行营养支持;2~3分30例,营养支持率10.0%(3/30);4~8分43例,营养支持率32.3%(14/43);≥9分13例,营养支持率53.8%(7/13)。在PG-SGA的不同3项评分中,症状方面分值均数,功能方面分值均数和生活质量分值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G-SGA评分越高,症状方面分值均数越高,功能方面分值均数和生活质量分值越低,其中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疲倦症状和食欲症状三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G-SGA评分越高,躯体和角色功能越差,疲倦和食欲减退症状越明显。结论:现阶段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不足,应重视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穿静脉功能不全情况,探讨超声定位下肢穿静脉结扎对下肢静脉性溃疡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4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静脉腔内微波射频闭合术及超声定位穿静脉结扎治疗,B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静脉腔内微波射频闭合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静脉性溃疡的愈合时间、复发率及瓣膜功能不全穿静脉数量部位,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预后评分。结果:术前两组瓣膜功能不全穿静脉数量分别是47条和44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20)。术后两组愈合时间分别是(7.5±4.389)周和(11.6±6.489)周,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两组临床预后评分分别为(2.3±0.6)分和(1.1±1.5)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多普勒超声可有效检测定位瓣膜功能不全的下肢穿静脉,在超声定位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静脉腔内微波射频闭合术联合穿静脉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优于穿静脉不结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