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0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目的探讨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不同营养器官和组织中蒽醌类和茋类化合物的分布,为合理利用何首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数码显微鉴定和TLC对何首乌的不同器官和组织部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从器官来看,何首乌藤茎、地下茎和块根中均含有蒽醌(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和芪类(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而叶和嫩茎则不舍;从组织部位来看,蒽醌类成分主要分布于韧皮部,而茋类成分主要分布于周皮和韧皮部,木质部最少.结论蒽醌类和茋类成分的产生与周皮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可能与韧皮部的发达程度有关,茋类化合物主要产生和贮藏于薄壁细胞中.  相似文献   
42.
四川无尾两栖类的繁殖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Duellman和Trueb(1986)的定义,对四川无尾两栖动物的繁殖模式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73种四川无尾类可以划分为2类共5种繁殖模式。水内产卵是比较原始的一类繁殖模式,又分2种:静水产卵(模式1)和流水产卵(模式2),68种(93%)是在水内产卵;水外产卵是较进化的一类繁殖模式,又分3种:卵产在近水塘的泥窝中(模式12),卵泡产在近水域的土穴中(模式21)和卵泡产在近水域的树上或灌丛上(模式23),仅5种(7%)在水外产卵。(2)模式1、12、21、23的两栖动物,雌雄性的体型较模式2的物种为小,产卵的数量大,但卵径较小;蝌蚪的生态表型均可归入静水型,共同特点是蝌蚪体型小,在静水中觅食,生长发育快。模式2的两栖动物,雌雄性的体型较大,产卵的数量少,而卵径较大;蝌蚪的生态表型可归入流水型,特点是蝌蚪体型大,在流水中觅食,生长发育慢。(3)水内产卵的两栖动物的窝卵能量投入方式可以分为两种:静水产卵(模式1)的物种通过增加卵的数量来增加投入,接近于r-选择物种;流水产卵(模式2)的物种通过增大卵径来增加投入,接近于k-选择物种;是两种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的繁殖策略。  相似文献   
43.
四川卧龙三江保护区珙桐群落边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瑞军  苏智先  胡进耀  周良  朱丽君 《广西植物》2004,24(5):402-406,401
通过对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群落中心及边缘的调查研究,采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einer物种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等多样性指数及物种数个体数分析了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总体的物种多样性。得出以下结果:样地1,从几个指标看除Simpson指数中心<南边缘<北边缘外,其余都各指标均是南边缘<北边缘<中心。样地2,珙桐群落多样性变化,从计算的几个多样性指数看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的变化趋势相同,都是东边缘<中心<南边缘。而物种的多样性指数是东边缘<南边缘<中心。南边缘在各个指数上都比东边缘高。  相似文献   
44.
45.
46.
肉毒毒素复合物(TC)是由神经毒素(NT)与附属的非毒蛋白即非毒非血凝素成分(NTNHA)与血凝索(HA)所组成。在动物胃肠道,游离的NT是从TC解离来的。NT在消化液的蛋白酶解与酸性作用下,降解成小肽与氨基酸。NTNHA蛋白与一些HA对于蛋白酶解具有抵抗性,推测NTNHA在动物消化道保护NT。已有提议HA成分识别小肠微绒毛的糖链,因此HA可能具有加速肉毒NT经过小肠壁的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47.
48.
49.
50.
莱姆病疫苗     
莱姆病在整个世界都有发生,据报告,莱姆疏螺旋体病大多数病例发生在温带,而且与主要的媒介昆虫的分布相一致,蓖子硬蜱复合体的蜱,包括蓖子硬蜱发现于欧洲大部分地区,全沟硬蜱则发现于东欧和亚洲,太平洋硬蜱发现于美国西北部,而肩突硬蜱则发现于美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