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微生物还原Cr(VI)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水环境中的重金属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其中的Cr(VI)具有强烈的毒性.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可以将Cr(VI)还原为Cr(Ⅲ),有效降低Cr(VI)的毒性.本文从可还原Cr(VI)的微生物、微生物还原Cr(VI)的机理、还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2.
木质素是木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在自然界中,高分子木质素被真菌的胞外酶分解成低分子芳香族化合物,然后土壤细菌将其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由此可见,木质素的完全降解过程是真菌和细菌的共同作用。研究细菌的降解机制,一方面可以理解芳香族化合物在生态系中的碳素循环,另一方面可以为木质素的有效利用提供基因和酶工具,将可再生资源的木质素转化成高附加价值的工业产品。Sphingobium sp.SYK-6是1987年从造纸厂废水中以木质素中的联苯化合物(5,5’-脱氢联香草酸)作为唯一碳源分离出的木质素化合物降解菌。在长达25年以上的研究中我们阐明了一系列芳香族化合物的代谢途径,克隆了相关基因,2012年随着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整个降解功能的全貌展现出来。介绍内容:(1)基因组信息;(2)芳醚化合物代谢;(3)联苯化合物代谢;(4)阿魏酸代谢;(5)木质素化合物降解过程中四氢叶酸依赖型机制;(6)原儿茶酸4,5开环途径;(7)3-甲氧基没食子酸代谢的多样性;(8)应用研究。我们希望SYK-6菌株成为一个让人们理解木质素化合物降解的模式菌株。最后结合课题组现在的研究课题展望了木质素化合物的降解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3.
野桑蚕、蓖麻蚕及家蚕基因组的R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家蚕Bombyx mori丝素重链基因、丝胶基因1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因子13基因为探针,对野桑蚕B.mandarina、蓖麻蚕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和家蚕B.mori基因组DNA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在野桑蚕、蓖麻蚕基因组中存在着家蚕丝素重链基因、丝胶基因1的同源序列,而在中日野桑蚕以及蓖麻蚕品种间存在着限制性酶切位点差异;丝胶基因1在中国野桑蚕基因组的EcoRⅠ酶切图谱较日本野桑蚕与家蚕更为一致,表明家蚕与中国野桑蚕亲缘关系更近。此外,在野桑蚕基因组中发现了家蚕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因子13基因的同源序列,并且在家蚕品种间以及中日野桑蚕之间也存在着多态性。这些结果表明不同绢丝昆虫在适应生存环境的进化过程中,基因组发生了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54.
玉米自交系子粒中锌和铁含量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子粒锌、铁含量有显著差异的7个玉米自交系,按NCⅡ7×7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21个杂交组合进行玉米子粒锌和铁含量的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7个亲本中,锌含量最高的是亲本178(22.00mg/kg),铁含量最高的是亲本鲁原92(28.29mg/kg);21个杂交组合中,锌含量最高的是丹340×178(20.50mg/kg),铁含量最高的是鲁原92×178(29.95mg/kg).自交系178和鲁原92子粒锌和铁含量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显著高于其他自交系,是比较理想的富集锌和铁的亲本.遗传参数分析表明,子粒锌、铁元素含量以非加性方差为主.2005年和2006年7个自交系锌和铁含量的变异分析表明,不同自交系子粒锌、铁含量在年度间的稳定性不同,其中自交系丹340子粒锌、铁含量较高并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55.
本文对7个小麦-簇毛麦易住系种质V9128-1、V9128-3、V9129-1、V3、V4、V5、V12的抗条锈性进行遗传研究。用小麦条锈菌对供试材料苗期接种鉴定表明,7个易位系的抗病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据基因推导原理和系谱分析,可初步推测这7个易位系所包含的抗条锈基因不尽相同。进而对两个抗病谱较宽的易住系的抗条锈性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簇毛麦易位系V9128-1对条锈菌CY30的抗条锈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小麦-簇毛麦易位系V3对条锈菌CY31的抗条锈基因由一显一隐2对基因控制。揭示了小麦.簇毛麦易位系抗条锈性为寡基因控制,为尽快利用这些宝贵抗病基因,培育小麦抗锈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6.
RNA干扰技术对肝癌细胞内源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应用RNA干扰技术(RNAi)研究针对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的siRNA抑制肝癌细胞株内源survivin基因的表达.转染重组质粒pshRNA-survivin至肝癌细胞株SMMC-7721,通过免疫荧光、蛋白质印迹和半定量RT-PCR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及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构建的三种重组质粒pshRNA-survivin1/2/3均能明显抑制survivin基因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检测survivin基因的表达,转染重组质粒pshRNA-survivin的实验组survivin荧光强度明显低于转染载体pTZU6+1和pshRNA-GFP对照组;蛋白质印迹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shRNA-survivin明显抑制survivin蛋白的表达,抑制率为62%~78%,通过半定量RT-PCR检测到survivin基因mRNA转录明显减少,抑制率为57%~64%.由上述结果可以得出结论:重组质粒pshRNA-survivin可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内源survivin的表达和mRNA的转录,为survivin介导的肿瘤基因沉寂疗法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7.
采用山羊抗人IgG作为包被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山羊抗人IgG作为标记抗体,建立一种双抗体夹心法用于定量检测人源破伤风毒素单克隆抗体的IgG含量。以纯化的IgG作标准,用平行线法测得亲和层析纯化的人源破伤风毒素单克隆抗体G2的含量为0.512μg/ml,与分光光度法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因而样品检测采用纯化G2作参考标准,制作标准曲线,测定了已知样品和未知样品的抗体含量。结果表明本法重复性好,特异性强,可定量测定培养及纯化样品中人源单克隆抗体的含量。  相似文献   
58.
本文应用手术切除的人扁桃体或外伤脾为材料,在体外诱发了针对不同类型抗原的抗体应答,其中包括羊红细胞、卵白蛋白、破伤风类毒素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抗体应答,并应用破伤风类毒素体外激活的人B淋巴细胞制作杂交瘤。根据多次融合的结果表明其融合率平均为52.1%,抗体阳性率为15.6%,分泌IgM和IgG抗体的阳性集落孔的比例接近1∶1。我们还研究了体外诱发人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条件,发现细胞类群(在本研究中是采用不同的细胞分离方法)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目前所建立的体外免疫实验系统,主要是应用尼龙毛柱法富集B细胞,在96孔培养板上加上一定剂量范围的抗原刺激。为了协助淋巴细胞反应,可再加10%的T细胞条件培液或少量丝裂原混合物(LPS0.1μg/ml+PWM1μg/ml)。  相似文献   
59.
植物超薄切片制备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电子显微镜(指透射式)来研究植物细胞的超微结构,必须把植物材料制成超薄切片,其厚度不能超过0.1微米,以0.05微米(500埃)以下更为适宜。这是由于电子束穿透能力弱和电镜分辨率高的特点所要求的。  相似文献   
60.
用吐温—80—乙醚、福尔马林及紫外线处理的仙台病毒灭活疫苗接种成年大鼠,观察血抑抗体动向,得到以下看法。 血抑抗体效价与接种量有关。一次皮下接种10~5HAU后,7日检出抗体,21日后达最高峰,200日后慢慢下降,但462日仍可检出抗体。皮下接种10~3及10~4HAU后,10日呈阳性,其后的变化,大体与10 HAU组相同,402日后呈阴性。雌鼠与雄鼠之间未见差异。静脉、腹腔、肌肉、皮下四种途径之间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别。10~5HAU经静脉与腹腔接种4天,肌肉与皮下接种后7天均可检出抗体,14天后看不出差别。鼻腔接种组接种后21天虽可检出抗体,但与其他途径组相比,效价低。二次接种都比一次接种的抗体效价高。 Sv-V所产生的抗体能通过母乳很好地传递给仔鼠,胎盘传递不明显。即使母鼠的抗体效价高,胎儿或新生仔的抗体效价低;哺乳1~3周龄仔鼠的抗体效价几乎与母鼠相等,断乳后迅速下降,至10周龄时不能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