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目的:研究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epatoma-derived growth factor,HDGF)PWWP结构域(PWWP domain)改变对肿瘤细胞体外及体内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HDGF的PWWP结构域突变体P24A,利用慢病毒感染细胞筛选稳定细胞系。采用CCK-8法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通过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移植瘤的形成情况。结果:在肝癌Hep G2和结直肠癌DLD1稳定细胞株中,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突变体P24A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其OD值在24、48、72和96 h均明显低于HDGF稳定细胞株(均P0.001)。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P24A组克隆数目明显小于HDGF组(P0.01)。异种移植瘤动物模型则证明P24A细胞株的瘤块生长速度(P0.001,P0.01,P0.01),瘤块大小及体积(P0.01)均明显低于HDGF细胞株。结论:PWWP结构域改变可能抑制HDGF发挥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2.
针对果园梨小食心虫监测中存在的人工计数调查费力且欠准确的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性诱的害虫自动监测装置,通过构建配套的图像处理系统实现了害虫自动识别计数。应用诱芯与粘虫板相结合进行害虫诱捕;机器视觉定时采集粘虫板图像;基于Visual C#与Matlab混合编程,构建害虫自动识别计数系统。并在桃园应用研制的性诱害虫自动监测系统对梨小食心虫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自动监测装置的平均诱捕率为89. 58%;梨小食心虫平均识别准确率为94. 11%。表明该自动监测系统的害虫诱捕率和识别准确率均高,提高了害虫监测识别的效率,在害虫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3.
目的:通过沉默TIGAR(Tp53 induced glycolysis and apoptosis regulator)基因,探讨其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及代谢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用靶向TIGAR的siRNA沉默TIGAR,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及蛋白印迹(WB)分别检测TIGA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将敲除效率较好的敲除序列包装进重组慢病毒感染细胞构建稳定敲减TIGAR的细胞。通过CCK-8法、软琼脂克隆形成、FCM法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速率、克隆形成能力和细胞周期分布;蛋白印迹法检测TIGAR沉默后周期相关蛋白CDK4和p27的表达情况。RT-qPCR检测TIGAR对糖代谢相关酶表达的影响;~(18)F-FDG、1-~(14)C、6-~(14)C摄取实验分别检测相应的代谢流量,乳酸试剂盒和ROS试剂盒分布检测细胞乳酸生成和ROS水平。结果:转染siTIGAR或感染shTIGAR病毒后细胞TIGAR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值均0.005)。成功构建了两株稳定敲减TIGAR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shTIGAR组细胞增殖速率和克隆形成能力明显下降,细胞周期阻滞在G_0/G_1期,P27蛋白明显上调,CDK4蛋白明显下调。沉默TIGAR促进细胞糖酵解速率和乳酸生成,抑制磷酸戊糖途径和氧化磷酸化,细胞ROS生成增加尤其是低氧情况下(P值0.05)。结论:下调TIGAR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其机制可能与调控CDK4和P27表达及代谢流量再分布相关。  相似文献   
134.
黄泥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组成对施肥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长期不同施肥黄泥田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和功能特性,深入认识真菌对不同施肥的响应机理,可以为合理施肥和保证农田土壤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设置不施肥(CK)、单施无机肥(NPK)、无机肥配施农家肥(NPKM)、无机肥加秸秆还田(NPKS)4个处理,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和FUNGuild对不同施肥处理下黄泥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门水平上看,土壤真菌群落主要由子囊菌、担子菌和接合菌构成,且以子囊菌为主(47%~74%).NPKM和NPKS处理中子囊菌的相对丰度分别为49%和47%,显著低于CK(71%)和NPK(74%)处理,从目水平上看,减少的主要为肉座菌、格孢腔菌和散囊菌.NPKM和NPKS处理担子菌相对丰度分别为18%和28%,高于CK(14%)和NPK(10%)处理,从目水平上看,增加的主要为银耳菌、糙孢伏革菌和伞菌.与CK相比,单施无机肥降低了担子菌含量.不同施肥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接合菌门的丰度,从目水平看,以内囊霉菌和粪蛙霉菌为主.NPK处理真菌α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处理,NPKM和NPKS处理的丰富度指数(Chao1和ACE)高于CK和NPK处理.不同处理之间真菌的营养类型以腐生营养型为主(48%~57%),NPKM和NPKS处理的共生营养型真菌相对丰度为17%,显著高于CK和NPK处理,增加的以丛枝菌根真菌、外生菌根真菌为主.NPK处理动物病原菌含量(10%)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孔隙度和盐度是影响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组成的主要因子,其次为有机质和总氮.长期单施无机肥降低真菌种群多样性,增加致病菌含量,不利于土壤健康,而有机无机肥配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真菌种群丰富度指数和共生真菌比例,有利于保持黄泥田稻田土壤健康的生态环境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5.
华静  冯华松  王庆  张燕  张春阳  赵丽 《生物磁学》2013,(27):5242-5246
目的:建立海水淹溺肺损伤(SWD-ALl)的大鼠模型,为SWD—ALl的基础及救治研究提供平台。方法:12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CG)组和海水灌注(SGI、SG2、SG4)组(分别气管内注入1、2、4mL/kg海水)。观察大鼠气管内海水灌注后症状以及各组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气、肺湿/干重r~(W/D),留取肺组织病理标本观察病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海水灌注组大鼠心率、呼吸频率明显加快,气道有白色泡沫渗出物,口唇发绀,肺部满布湿罗音。动脉血气分析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降低(P〈0.01);SGl、SG2组30min测氧合指数(Pa02/FiO2)低于300mmHg,之后逐渐升高至接近正常,SG4组各时间点测PaOJFi02得均在300mmHg以下;各组间比较,SG4组肺组织湿/干重比(W/D)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肺组织病理观察,光镜下肺间质水肿,肺泡隔断裂,大量的红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结论:经气管内灌注海水4mL/kg,可成功建立海水淹溺急性肺损伤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6.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预处理(LIP)后大鼠海马CA3区和齿状回区(DG)p38MAPK和HSP70的表达,以进一步探讨CA3区和DG区的缺血耐受机制。方法: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和LIP组,LIP组进一步分为LIP6 h、LIP 12h、LIP1 d、LIP2d、LIP3 d、LIP4d和LIP5 d亚组。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大鼠海马CA3区及DG区p38MAPK和HSP70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LIP后大鼠海马CA3区及DG区p-p38MAPK及HSP70的表达呈现出动态的变化,其中p-p38MAPK的表达于LIP后1 d明显增加、3 d达到高峰,LIP后4 d逐渐下降;HSP 70的表达则于LIP后2 d明显增加、3 d达到高峰,LIP后4 d逐渐下降。结论:LIP上调了大鼠海马CA3区和DG区p38MAPK和HSP70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7.
以萝卜为材料,对基因组DNA的RAMP分析体系中的Mg2+、dNTPs和引物浓度进行优化。分别设计3个浓度梯度:Mg2+为 0.75、1.5、3.0 mmol·L-1;dNTPs为 0.05、0.15、0.3 mmol·L-1;引物为 0.065、0.2、0.4 μmol·L-1,并对合适退火温度进行研究。筛选出的RAMP优化体系为(20 μL):dNTPs 0.15 mmol·L-1,Mg2+ 1.5 mmol·L-1,引物0.2~0.4 μmol·L-1,DNA 10 ng,Taq E 0.8U;PCR扩增程序为94℃ 3 min,94℃ 1 min,45℃ 1 min,72℃ 1.5 min,42个循环, 72℃ 8 min。运用此体系,进行引物组合筛选,并对7个萝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与品种鉴定进行RAMP标记分析。  相似文献   
138.
目的:分析我国城乡居民谷类食物的摄入状况及变化。 方法: 数据来自“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研究对象为31省份150个监测点62857名居民。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收集谷类食物的摄入情况。采用200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经过复杂抽样加权处理,计算中国居民谷类食物的摄入量。结果:2010-2012年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谷类食物摄入量为335.4 g,城市(279.8 g)显著低于农村(388.6g),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谷类摄入量呈递增趋势,分别为265.7 g、282.2 g、371.6 g、 426.8 g。过去30年,我国居民谷类食物的摄入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杂粮类食物摄入量下降最为明显。相比于1982年,谷类食物摄入量下降了172.4 g(33.8%)。结论:过去30年我国居民谷类食物的摄入量呈下降趋势,需要引导居民合理摄入谷类食物。  相似文献   
139.
对筛选到具有高效抑菌效果的植物乳杆菌SN4和粪肠球菌CN4产生的乳酸菌素进行进一步生物学特性研究。采用牛津杯法测定细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发酵上清制取乳酸菌素初提液,通过对两株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菌素进行蛋白酶、热和酸碱处理,研究其抑菌效果的稳定性,以及菌株的生长合成曲线和抑菌谱。试验结果表明:两种乳酸菌素对大部分蛋白酶较敏感,胰蛋白酶处理后乳酸菌素BSN4和BCN4分别能保留84%和55%活性;两种乳酸菌素在p H 4~10之间保持80%的抑菌活性(抑菌圈20 mm),在25~100℃处理20 min后能分别保留89.1%和74.4%以上的活性,乳酸菌素BSN4经120℃处理5 min后仍保留69%活性;菌株SN4在发酵10 h就能达到稳定期,并表现出较好地产酸性和抑菌活性。抑菌谱显示乳酸菌素BSN4和BCN4对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无明显抑菌效果,但对大部分革兰阳性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两种乳酸菌素对大部分革兰阳性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具有较好的环境耐受性,可为乳酸菌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0.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DOC)患者促醒作用、神经电生理和脑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收治的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DOC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高压氧治疗)和观察组(n=40,高压氧联合高频rTMS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促醒作用、神经电生理和脑损伤标志物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后修订的昏迷恢复量表(CRS-R)、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FP)、四肢体感诱发电位(SEP)、脑电图(EEG)分级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后髓鞘碱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高频rTMS治疗可有效促醒重型颅脑损伤后DOC患者,还可改善神经电生理活动,减轻脑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