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0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5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高表达对低氧大鼠海马DG区神经细胞p53、p-p38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海马DG区神经细胞在41℃温浴1h诱导HSP70高表达,然后低氧培养,Western-blot检测细胞HSP70、p53、p-p38的表达。结果:温浴可以诱导HSP70高表达;HSP70高表达可抑制p53和p-p38表达。结论:HSP70保护低氧诱导的细胞凋亡可能与抑制p53和p-p38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2.
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寻找合适的产脂肪酶野生菌,以期能高效的催化合成生物柴油。通过添加橄榄油作为惟一碳源进行富集培养,然后以透明圈平板筛选法从油污土壤样品中成功地筛选到了一株酶活力值为10.12U/ml产脂肪酶菌株。通过对该菌株表型、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及16S rRNA部分序列的系统进化发育分析鉴定该菌为芽胞杆菌属,定名为BacilluspumilusB2。  相似文献   
163.
对高职院校<遗传学>教学中染色质与染色体、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着丝点与着丝粒、易位与交换、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和伴性遗传、限性遗传与从性遗传等易混淆概念作对比分析与探讨,以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了解概念的文字表述及逻辑关系,使学生增强对概念认知的科学性、准确性,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并达到记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4.
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凋亡是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细胞中的保守途径,它在胚胎发育阶段的组织形成和维持细胞动态平衡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细胞凋亡的途径主要为两种,即死亡受体信号途径和线粒体途径,它们的激活会产生不同的上游事件,但下游事件是一致的。细胞凋亡是受多基因严格控制的过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多种细胞凋亡的过程有了相当的认识,但凋亡过程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简要阐述了与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以及参与其中的多种调节因子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65.
整联蛋白是细胞表面的主要膜受体,具有介导细胞与细胞基质间的黏附及病毒吸附细胞等功能。αⅠ结构域型整联蛋白和非αⅠ结构域型整联蛋白与配体结合的方式各异。对整联蛋白-配体复合物分子结构的研究表明,整联蛋白利用其配体结合位点的αMIDAS(依赖金属离子的吸附位点)、βMIDAS与各种类型配体结合。  相似文献   
166.
目的:建立一种多重、快速、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产气荚膜梭菌、鼠疫耶尔森氏菌基因序列,分别针对ail、hly、cpe、3a基因设计4对引物和4条探针。通过重叠PCR扩增各目的基因并构建重组质粒,以该重组质粒DNA为模板,通过多重PCR同时扩增上述4个基因,建立xMAP液态芯片检测技术,在此基础上对标准菌株基因组DNA进行检测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xMAP液态芯片对质粒DNA和标准菌株基因组DNA的检测结果与多重PCR结果一致。该方法能在3.5 h内同时完成对4种病原菌的检测,特异性好,且敏感性要高于PCR方法,灵敏度最高可达200CFU/ml。结论:xMAP液态芯片技术是病原微生物的多重快速检测的新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167.
添加厨余垃圾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沼气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沼气产量和甲烷含量,研究了厨余垃圾的不同添加量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5℃下,随着剩余污泥中厨余垃圾添加量的增加,厌氧消化系统中碳氮质量比(C/N)、胞外多聚物(EPS)等生理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当剩余污泥与厨余垃圾质量比为2:1时,混合有机废弃物中沼气产量和甲烷含量均达到最大值,每克挥发性固体(VS)产生了156.56mL沼气,甲烷体积分数为67.52%,分别比剩余污泥单独厌氧消化时的产气量提高了5倍和1.5倍。  相似文献   
168.
目的分析西京医院皮肤科近3a来每年足癣义诊患者基本情况,并对口服特比萘芬片结合外用特比萘芬乳膏治疗足癣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a来每年夏天足癣义诊活动中就诊于西京医院皮肤科足癣患者情况。其中2007年义诊患者随机分为3组。I为单纯特比萘芬乳膏治疗组,外用特比萘芬乳膏2次/d×2周;Ⅱ为单纯口服特比萘芬片组,给予口服特比萘芬片(兰美抒片)250mg/d×1周;Ⅲ组给予口服特比萘芬,250mg/d×1周,联合外用特比萘芬乳膏,2次/d×2周。3组分别在患者治疗1个月后电话随访。结果3a足癣义诊周患者平均真菌阳性率为75.76%;采用特比萘芬联合疗法治疗的患者,有效率高达85.26%,复发率不足6%。结论特比萘芬联合疗法治疗足癣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9.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CD82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8例胆管癌组织及8例正常胆管组织中的KAI1/CD82蛋白表达。结果:KAI1/CD82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1.3%,明显低于正常胆管组织(87.5%,P<0.01)。KAI1/CD8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转移相关(P<0.05),而与胆管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和病理类型无关。结论:KAI1/CD82蛋白低表达可能参与了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并对肿瘤转移的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0.
本文从完美主义的概念、维度、测量、前因变量及后果变量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的研究除了继续探讨与完美主义相关的基础理论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外,重点应该探讨如何积极调节干预完美主义心态,特别指出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