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3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71.
以温室专用黄瓜品种'津优3号'幼苗为材料,采用营养液栽培方法,研究了叶面喷施1 mmol·L-1亚精胺(Spd)对60 mmol·L-1硝酸钙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和植株体内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Ca(NO3)2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和根系O-·2产生速率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同时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明显提高,显著降低了黄瓜幼苗的株高、鲜重和干重;外源喷施Spd提高了硝酸钙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和根系SOD、POD和CAT活性,降低了O-·2产生速率,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显著下降.由此可见,外源Spd可通过提高黄瓜幼苗SOD、POD和CAT等保护酶活性来增强其对体内活性氧的有效清除能力,降低膜质过氧化伤害程度,从而缓解硝酸钙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  相似文献   
472.
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SYPA是本实验室筛选获得的一株高产精氨酸生产菌株。精氨酸琥珀酸酶(AL)是精氨酸合成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酶,催化底物精氨酸琥珀酸生成产物精氨酸。为进一步提高精氨酸产量,本文以钝齿棒杆菌基因组为模板,扩增得到其编码基因argH,全长为1434 bp,编码476个氨基酸,理论蛋白分子量大小为50.8 kDa,其与C. glutamicum ATCC 13032比对其同源性为99.4%,相差10 bp,3个氨基酸。将其在E.coli BL21(DE3)及C. crenatum SYPA中成功表达。利用载体pET-28a上的6×His?Tag选用Ni柱亲和层析纯化AL,纯化后获得的重组蛋白的比酶活达156.9mU/mg蛋白,总回收率为72.3%,对该酶的部分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发现产物精氨酸对其具有反馈抑制作用。成功构建钝齿棒杆菌重组穿梭表达质粒pJC1-tac-argH并将其通过电击转化法转入C.crenatum SYPA中,加强其代谢途径中AL蛋白表达量,并对其发酵产精氨酸做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与出发菌株相比,转化子在精氨酸琥珀酸酶酶活增强了66.8%的基础上精氨酸产量达40.9 g/L,比出发菌株产量的35.8 g/L提高了约14.2%。  相似文献   
473.
我院2006-2008年恶性肿瘤检出率及发病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近三年恶性肿瘤发病规律和特征.方法:整理并分析我院病理科2006-2008年肿瘤诊断登记资料.结果:三年中我院检出恶性肿瘤9319例.粗发率22.96%,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为(53.9±17.9)岁,前五位恶性肿瘤为:胃癌、肺癌、肠癌、鼻咽癌、食管癌;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49.7±17.7)岁,前五位恶性肿瘤为:乳腺癌、肺癌、胃癌、宫颈癌、肠癌.结论:我院三年来恶性肿瘤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74.
棉花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棉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了棉花转基因育种技术和转基因抗虫棉、转抗除草剂基因棉花、转抗病基因棉花、转品质改良基因棉花及天然彩色棉花等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475.
为研究豫医无毛小鼠分离近交系细胞免疫功能,采用单抗致敏的红细胞花环法和双抗夹心ELISA法分别对2月龄、6月龄无毛小鼠及杂合子有毛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进行体外测定,结果表明,2月龄组无毛小鼠CD3、CD4、CD8阳性T细胞及CD4/CD8与有毛小鼠相比无显著性差异,sIL-2R水平无毛小鼠高于有毛小鼠,差异显著(P<0.05);6月龄组无毛小鼠与有毛小鼠相比,CD4无显著性差异,CD3、CD4/CD8高于有毛小鼠,CD8、sIL-2R低于有毛小鼠,差异显著(P<0.05)。提示了豫医无毛小鼠分离近交系两种基因型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76.
为研究豫医无毛小鼠分离近交系细胞免疫功能,采用单抗致敏的红细胞花环法和双抗夹心ELISA法分别对2月龄、6月龄无毛小鼠及杂合子有毛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进行体外测定,结果表明, 2月龄组无毛小鼠CD3、 CD4、 CD8 阳性T 细胞及CD4/CD8与有毛小鼠相比无显著性差异,sIL-2R水平无毛小鼠高于有毛小鼠,差异显著(P<0.05);6月龄组无毛小鼠与有毛小鼠相比,CD4无显著性差异,CD3、 CD4/CD8高于有毛小鼠,CD8 、sIL-2R低于有毛小鼠,差异显著(P<0.05).提示了豫医无毛小鼠分离近交系两种基因型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77.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散剂(亿活)在牛奶蛋白过敏所致婴儿慢性腹泻中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牛奶蛋白过敏所致慢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补液、支持对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布拉酵母菌散剂(亿活),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腹泻症状消失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更显著,腹泻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牛奶蛋白过敏所致婴儿慢性腹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78.
闽东北海域假长缝拟对虾种群分布格局强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负二项参数、Mrisita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指数和扩散系数为种群分布格局强度指标,分析了闽东北海域假长缝拟对虾(Parapenaeus fissuroides Crosnier)种群分布格局强度,探讨了种群分布格局强度生态学意义及其影响因子。结果显示:假长缝拟对虾种群聚集强度和聚块性夏季最强,其余依次为秋季、春季和冬季,平均拥挤度夏季最大,其次是秋季、冬季,春季最小,扩散程度春季最大,其次是冬季、秋季,夏季最小。负二项参数和Mrisita指数表征种群聚集强度,聚块指数体现种群斑块的组成形式,个体平均拥挤度指数反映平均个体实际的拥挤程度,扩散系数反映种群扩散程度。饵料浮游动物是影响假长缝拟对虾种群聚集强度的主要因子,种内竞争是影响假长缝拟对虾种群扩散程度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479.
目的:探讨黄石市30年3819例肺癌患者心理变化特点,为相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985-2014年30年间我院收治的新发肺癌患者3819例,以2000年为界,分为前15年(1985年-1999年)组828例和后15年(2000-2014年)组2991例,观察患者心理特点,比较对肿瘤放化疗的接受度及完成率。结果:后15年病例数是前15年的3.61倍,前15年很多癌症病人拒绝治疗以及许多病人家属选择隐瞒患者病情不送医院治疗,而后15年大多数癌症患者知晓病情并愿意积极住院接受治疗;患者对自己病情的知晓度明显提高,最近的一次病情问卷调查显示约91.96%患者知道自己罹患癌症;后15年患者接受化疗的意愿明显高于前1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能顺利完成全程治疗的病人也明显多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15年患者接受放疗的意愿略高于前15年,但完成率明显高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肿瘤治疗水平的提高和时代的进步,患者对病情的知晓度和对放化疗的依从性普遍提高,这有利于肺癌患者的综合治疗的开展从而改善肺癌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480.
在30只麻醉兔上观察了心得宁和妥拉苏林抗枸椽酸钠所致的室颤的作用。使用β-肾上腺素能阻断剂心得宁可使动物枸椽酸钠的累积致死量增高,室颤出现时间推迟或完全不出现。使用α-阻断剂妥拉苏林时,这种对抗致颤效应更为明显,能完全取消枸椽酸钠降低室颇阈的作用。同时使用心得宁和妥拉苏林可使枸椽酸钠的累积致死量大为增高,大部分兔死于心搏无力而非室颤。结果提示,β-受体阻断剂只能部分地对抗心脏交感-肾上腺素能活动反射性所诱发的室颤。单独使用。α-阻断剂或与、β-阻断剂结合使用才能较有效地对抗致颤作用。这些结果指出,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在治疗心律失常中是有价值的。关于α-肾上腺素能受体在室颤中的可能机制,文中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