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81.
不同载体固定化胰蛋白酶酶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以壳聚糖、复合硅胶、阴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固定化胰蛋白酶的酶学特性。方法:通过测定不同载体固定化胰蛋白酶的活力得其最适反应温度值、最适反应pH值和米氏常数(Km)值。结果:以壳聚糖、复合硅胶、阴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制备固定化胰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70℃、60℃、60℃;最适反应pH值分别为7.5、8.0、8.0;表观米氏常数K’m分别为22.72mg/ml、25.12mg/ml、29.04mg/ml。结论: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胰蛋白酶均表现出一定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利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2.
概述了长白山野菜资源的数量、种类,从植物分类学地位、分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概述了长白山具有重要食用价值的名优山野菜资源。  相似文献   
83.
DNALA是一种个人DNA数据隐私保护的方法。该方法能有效的实现对个人DNA数据的隐私保护,但前期数据预处理复杂,而且后期处理精度不高。本文针对DNALA的这些缺点进行改进,形成了Savior算法。Savior算法在数据预处理阶段用双序列比对代替了DNALA中的多序列比对,在随后的处理中用随机爬山法代替了DNALA中的贪心策略,从而克服了原算法的缺点。对比实验说明:在达到同样的保护强度时,Savior对数据的改动小于DNALA,数据预处理耗费的时间小于DNALA。  相似文献   
84.
在前期实验证实吴茱萸碱(Evodiamine,EVO)对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有放射增敏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EVO作为放射增敏剂应用的可能性,并探讨不同加药时序对放射增敏作用的影响是否有差异,采用EVO联合射线作用于胃癌SGC7901细胞探讨EVO对其放射敏感性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浓度EVO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并检测低浓度EVO不同加药顺序联合射线后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克隆形成实验分析联合作用对SGC7901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拟合存活曲线并计算各组细胞放射增敏比;流式细胞术分析EVO联合放射线作用后细胞周期分布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水平。通过上述实验方法得到EVO对SGC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并且不同加药顺序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不同(P<0.05)。克隆形成实验中求得联合作用组各放射剂量下的存活分数、放射生物学敏感参数均低于单独放射组,且联合作用组中先加药组的增敏效果优于后加药组(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EVO联合不同放射剂量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的比率明显高于单独放射组及单独加药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提示联合作用组中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高于单独放射组及单独加药组(P<0.05)。综上所述,EVO对SGC7901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并且不同加药顺序对放射增敏作用的影响不同,联合作用中先加药后放射的效果优于先放射后加药组,其增敏效果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联合作用导致细胞G2/M期阻滞、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长期慢病管理计划中确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在2013年1月至12月间发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事件的情况,并采用面对面访谈式问卷调查方法,在2013年12月对患者进行肺疾病评估测试、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探讨急性加重发生对患者健康的影响。结果:50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过去1年间220例(43.7%)有急性加重发作,其CAT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高于未发生急性加重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发作患者中,66.4%的生活质量均受到中等程度及以上影响,高于无急性加重发生组(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有急性加重发作的患者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患病率也高于无急性加重发作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对患者生活质量、精神状态均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6.
厦门两种文昌鱼染色体的制备与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吕鱼的进化地位十分重要,对其染色体的研究在进化和比较基因组学方面有重要意义.然而文昌鱼的染色体制备困难,使研究受到了限制.本文介绍了一种改良的义昌鱼胚胎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以及用文昌鱼成体再生细胞制备染色体,首次获得了文昌鱼体细胞中期染色体标本,并观察了厦门2种文昌鱼的染色体,其中白氏文吕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二倍体2n=40,日本文昌鱼(B.japonicum)二倍体2n=36.再次从细胞分类学角度证实白氏文昌鱼和日本文昌鱼作为两个独立物种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T辅助细胞(Th)相关细胞因子在狼疮性肾炎发病中的免疫机制作用。方法:6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2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IL-17、IFN-γ、IL-4水平,并对其与SLEDAI、SDI、24小时尿蛋白量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狼疮性肾炎组血清IL-17水平显著高于狼疮无肾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01),狼疮性肾炎组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狼疮无肾炎组(P<0.05)和健康对照组(P<0.01),血清IL-4水平在狼疮性肾炎组、狼疮无肾炎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狼疮性肾炎组IFN-γ/IL-4比值显著高于狼疮无肾炎组(P<0.01)和健康对照组(P<0.05);狼疮无肾炎组IFN-γ/IL-4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SLE患者血清IFN-γ表达水平与SLEDAI积分呈正相关(r=0.402,P<0.05),血清IL-17、IL-4表达水平与SLEDAI、SDI、抗ds-DNA抗体、C3、24小时尿蛋白量均无相关性。结论: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中IL-17、IFN-γ、IL-4等促炎细胞因子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促起炎症发生及组织损伤,参与了狼疮性肾炎的免疫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88.
文昌鱼属于脊索动物门头索动物亚门,由于独特的进化地位,生物学家普遍认为文昌鱼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实验室模式动物[1,2],全世界许多科学家正致力于文昌鱼的模式化工作,要使文昌鱼成为实验室模式动物,首先要实现它在实验室的连续繁育,保证它能一代又一代的繁育下去.  相似文献   
89.
本文报道了,用细胞核移植的方法,获得亲缘关系更远的,不同亚科鱼类之间的核质杂种鱼,即由鲤科(Cyprinidae)中,雅罗鱼亚科(Leucinae) 的草鱼 (Ctenopharyngodon ldellus)的胚胎细胞核和鳊 亚科(Abramidinae)的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的卵细胞质配台而成的 核质杂种鱼。被移植的卵子共659个,得杂种成鱼24尾,成活率为3.6%。这些核质杂种鱼的若干形态特征,如体长/头长,体长/体高,体长/体宽,背鳍硬刺,腹棱、臀鳍条数,鳃耙数,咽喉齿,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数等,与草鱼者相似,这表明此核质杂种鱼的上述特征受草鱼细胞核的影响。 检查草鱼,团头鲂和由草鱼细胞核和团头鲂细胞质配台而成接质杂种鱼的染色体组成表明,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8。但这三种鱼的绝大多数染色体在形态上很难彼此区别。不过,根据我们初步观察发现,在我们于长江水产研究所选用的草鱼和团头鲂染色体组型中,它们的第十一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可以区别:草鱼中,该对染色体的臂比指数>3 (见图Id、Id’),而团头鲂中该对 染色体的臂比指数为2 (见图Ie、Ie’)。经检查也发现核质杂种鱼染色体组型中的第十一对染色体 的臂比指数也>3 (见图If、If’)。由此可见,核质杂种鱼的细胞核系来源于被移植的草鱼细胞核, 与核质杂种鱼所表现的若干形态特征所表明的结果相一致。 初步观察还表明,核质杂种鱼的生长速度明显比团头鲂快,也稍优于一般报道的草鱼的生长速 度。没有发现在这些杂种鱼中,有象草鱼那样往往困惑染疾病而死亡的例子。 目前,已有一尾雄性核质杂种鱼成熟并能产生正常的精子使草鱼卵受精。鉴于在这远缘鱼类之间 进行有性杂交,例如草鱼和团头鲂之间进行有性杂交,它们的杂交胚胎往往不正常,或在不同发育阶 段致死,或即使能获得少数成鱼,它们也因性腺发育不良而不能繁殖后代形成杂种体系。而用细胞核 移植的方法则能在远缘鱼类之间获得核质杂种鱼,它们因能繁殖而有可能发展为新的鱼类克隆,为用 生物工程的方法培育鱼类新品种探索一条新途径。有关此核质杂种鱼的生化等性状分析,将另文报 道。  相似文献   
90.
近年来成都动物园大熊猫曾出现类似出血性肠炎的疾病,并有死亡。为搞清病原,作者于1988年11月,对9只大熊猫的粪便作了初步检查。结果如下。材料和方法标本共9份,系采自成都动物园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大熊猫的粪便。分别划线接种于S—S平板和伊红美蓝琼脂平板培养基,置37℃孵箱24小时后,观察结果并挑选各种类型的菌落,分别涂片作革兰氏染色,生化反应和血清学鉴定。结果从9份标本中共分离出肠道杆菌31株,其中大肠杆菌20株占65%;变形杆菌4株占13%;枸椽酸杆菌1株占3%;肠杆菌2株占6%;克雷伯氏菌2株占6%;革兰氏阴性杆菌(未鉴定出的)2株占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