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以6年生库尔勒香梨为试材,在春季香梨萌芽前施用15N尿素,研究香梨施用15N尿素的吸收、分配和利用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香梨吸收的15N在各器官的分配率存在显著差异,盛花期15N优先分配在根中,其Ndff(从肥料中吸收的15N量对该器官全氮量的贡献率)最高,新稍次之;新梢旺长期和果实膨大期根部吸收的15N优先向新生器官(叶和新稍)运转,根部15N的分配率不断下降;果实成熟期果实成为新的分配中心,其Ndff最高,果实累积的15N量占香梨树体总的15N吸收量的19.8%.香梨树体对土施15N-尿素肥料的当季利用率随生育期的推进而不断提高,到果实成熟期达到最大值(18.5%).  相似文献   
72.
未建华  李净净  倪金凤 《微生物学报》2019,59(10):1864-1871
昆虫共生微生物是一种特殊的微生物资源,其中放线菌在昆虫肠道、体表和巢穴中广泛分布。近年来,人们从培菌昆虫来源的放线菌中分离得到多种新型化合物,可以选择性抑制菌圃的致病真菌,部分还对植物致病真菌、昆虫致病真菌、人类病原菌和癌细胞有抑制活性。因此,研究培菌昆虫相关微生物不仅有助于了解宿主与微生物的共生机制,还能发掘新的活性物质,用于生物农药、生物医药的开发。本文对培菌昆虫来源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3.
番茄果实糖酸类物质的含量及比例直接影响其风味品质,前期研究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能够促进果实的成熟并提高其芳香品质。该试验为探究外源ALA对番茄果实发育及其糖酸品质的影响,以番茄‘原味1号’(Solanum lycopersicum cv.Yuanwei No.1)品种为试材,于第4穗果授粉后10 d果实表面喷施0、100和200 mg·L^(-1)的ALA溶液,分析ALA对番茄果实形态、果皮色泽及果实不同部位组织中糖、酸类物质组分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外源ALA溶液能显著促进番茄果实横径、纵径的增加,提高果实单果重,还显著降低果实硬度,促进果实软化,提升果实口感,并提高了果实V_(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果实不同部位组织(包括果肉、小柱和隔膜)糖类物质组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外源ALA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包括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并有利于糖类物质向果肉中积累。(3)在有机酸类物质中,除酒石酸含量增加外,外源ALA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果实各部位组织中酸类物质含量,从而显著提高番茄果实果肉部位糖酸比,提升果实糖酸品质。研究发现,在番茄果实发育过程中外源施用200 mg·L^(-1) ALA不仅能够促进果实发育及着色,提高单果重,提升果实的外观品质,还有利于果实糖酸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74.
仵均祥  魏建华 《昆虫知识》1991,28(3):166-168
黄斑露尾甲适宜高湿的生境。室内试验结果表明,食料含水量15%时,卵完全不能孵化。在食料含水量20~45%范围内,卵孵化率、幼虫发育速率及成虫日均产卵量均与食料含水量之间呈“S”形曲线关系,拟合关系式分别为和;幼虫期死亡率与食料含水量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拟合关系式为D=0.2926W~2-20.8121W+379.3,并求得幼虫期死亡率最低的食料含水量为35.6%;预蛹和蛹则不甚敏感,其发育速率和死亡率均随食料含水量变化而定。  相似文献   
75.
在本文中,我们用荧光能量共振转移分析和荧光显微技术证明,小鼠艾氏乳腺癌腹水细胞质膜NADH-铁氰化钾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传递所偶联的质子泵活性能诱导细胞与人工脂质体融合。糖酵解代谢的抑制剂碘乙酸能抑制融合,同时融合过程是吸取质子的。近几年来,我们实验室已报道了多种生物膜质子泵均具有诱导膜融合的功能。因此,质子泵诱导膜融合可能具有比较广泛的生理意义。并为细胞中存在有受能量代谢控制的驱动膜融合的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76.
肽聚糖的生物合成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肽聚糖(peptidoglycan)是细菌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细胞形态、大小及存活至关重要;同时,肽聚糖是众多常用抗生素的作用靶点。在细菌的正常生长过程中,肽聚糖不断地合成和水解,为了保证细胞壁的完整性,肽聚糖生物合成过程必然受到严谨的时空调控。肽聚糖的生物合成及其调控机制是微生物学中重要的基础研究之一,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团队在该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研究进展。基于此,本文综述了肽聚糖的从头合成和循环再利用过程,并重点阐述了肽聚糖合成关键酶——肽聚糖合酶及其调控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本文对未来需要加强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7.
祁连山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碳贮量和碳通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野外调查测定、野外定位观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植被类型变化较大林区,选择邻近相同海拔、坡向和土壤类型的天然林(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高山灌丛林)、人工林(13年生华北落叶松林)、牧坡草地和农田等植被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祁连山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碳动态.结果表明:天然林、牧坡草地、农田和人工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59.45~84.7、78.30、13.51和43.25 g·kg-1,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为15.96~19.95、17.74、10.63和15.97 kg·m-2,土壤有机碳平均周转时间分别为27~36、25、23和33 a;不同植被类型土壤CO2通量依次为青海云杉林584.03 g C·m-2·a-1,祁连圆柏林517.63 g C·m-1·a-1,高山灌丛林601.00 g C·m-2·a-1,牧坡草地796.89 g C·m-2·a-1,农田281.75 g C·m-1·a-1,人工林569.92 g C·m-2·a-1;同一植被类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碳密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而土壤有机碳周转时间则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78.
中国车前属植物一新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报道圆苞车前Plantago ovata Forsk.在中国的归化新记录,并提供该种的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79.
细菌代谢工程需要优化基因的表达来平衡代谢物通量分布和减少有毒的中间体积累,从而提高产物生物合成。细菌小RNA(small RNA,sRNAs)与靶标m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来抑制或激活其靶标基因的表达。sRNA在细菌的生理过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被认为是细菌代谢工程中调节靶标基因表达的有力工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工合成sRNA在细菌代谢工程中得到应用,分别就细菌sRNA的靶标识别和其对靶标的调控及代谢工程中的应用做了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80.
目的:建立籼型杂交稻亲本V20B成熟胚愈伤组织培养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方法:以V20B的成熟胚作为外植体,研究比较不同培养基、不同生长物质类型及浓度、不同培养条件对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分化的影响。结果:诱导培养基以N6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5 mg.L-12,4-D和0.2 mg.L-16-BA,光照条件下诱导,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93.44%;继代培养基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0 mg.L-12,4-D,黑暗条件下培养;分化培养基以DL为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为2.0 mg.L-1KT、2.0 mg.L-16-BA、0.2mg.L-1NAA、0.2 mg.L-1IAA;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对该体系获得的愈伤组织侵染后能获得的抗性愈伤组织,经PCR检测潮霉素基因转化率为53.89%。结论:建立了适宜于籼型稻V20B的高效组织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