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32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51.
药用甘草组织培养生产黄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草是驰名中外的中药材,有"十方九草"之称,甘草黄酮为其主要成分之一,不仅具有消炎保肝、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和抗菌等药用功效,还可用于食品、化妆品等工业生产中。本文介绍了甘草黄酮的种类、组织化学定位,并着重总结了黄酮的组织培养获得途径及生物合成调控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旨在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甘草黄酮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2.
首次记录四点白钩蛾属Dipriodonta Warren,1897在中国大陆分布,并记述中国1新纪录种,四点白钩蛾Dipriodonta sericea Warren,1897.提供了属种描述和鉴别特征,给出了种检索表及成虫和外生殖器图.  相似文献   
53.
MOC-31和CD44v6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检测肿瘤标志物MOC-31和CD44v6对鉴别良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液基薄层细胞学自动涂片技术方法筛查出查到肿瘤细胞的恶性腹水标本390例以及良性腹水标本100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MOC-31和CD44v6的含量和表达情况。结果 ELISA结果显示MOC-31和CD44v6在良性腹水中的含量分别为21±4ng/ml和291±32ng/ml,在恶性腹水中的含量分别为98.1±19.3ng/ml和891±116ng/ml,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MOC-31在恶性腹水细胞中阳性表达250例,良性腹水细胞中阳性表达5例;CD44v6在恶性腹水细胞中阳性表达266例,良性腹水细胞中阳性表达3例,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MOC-31和CD44v6可以做为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值得在临床病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融合PCR是一种常用的构建重组片段或重组质粒的手段,但长片段融合PCR的难度较大。文中将探讨长片段融合PCR过程中引物设计及扩增条件对产物的影响。方法以构建烟曲霉rho 1基因回补株为例,采用融合PCR的方法扩增重组片段(长达6.5 kb),在引物设计时引入不同大小的同源区,并设置不同的扩增体系。结果当设计引物的同源区为35 bp,选用具有高扩增效率、高保真性的DNA聚合酶,以及各片段在融合PCR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15 ng/μL时,实现了长达6.5 kb的片段扩增并完成了烟曲霉rho 1回补株的构建。结论在合适的PCR引物设计、片段浓度配比及聚合酶条件下,长片段融合PCR在丝状真菌的基因敲除及回补株的构建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55.
帕罗西汀为5-羟色胺(5-HT)阻断药,具有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低等优点,为目前临床上常用抗抑郁症药物。帕罗西汀疗效和不良反应与该药血药浓度密切相关,并且个体差异性较大。因此,研究开发专一性强、灵敏度高的血药浓度检测方法十分必要,具有重要的临床和实践意义。本文综述帕罗西汀血药浓度检测时血样的前处理方法,同时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检测帕罗西汀血药浓度进展进行论述,为该领域的临床合理用药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6.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部队生活区胆囊结石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新疆地区部队生活区进行调查.应用统一制定的新疆地区胆囊疾病危险因素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预约腹部B超检查肝脏和胆囊.结果:2054例被检人群中胆囊结石的患病率为2.6%.年龄17-83岁,平均(24.00± 10.13)岁,年龄差异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胆囊结石的相关因素为年龄、肉类、饮水、胆囊疾病史与胆囊结石患病有明显相关(OR值分别为1.033、3.137、0.355、13.916),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部队生活区胆囊结石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胆囊结石患病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而仅发现年龄、胆囊疾病史、猪肉、饮水与胆囊结石患病有关,其中山泉水和深井水为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7.
目的: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斑块变化的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探讨CXCR2基因+1235 C/T单核苷酸多态与中国汉族人群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的相关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67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和636例对照组进行检测,分析CXCR2基因+1235 C/T单核苷酸多态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同时收集济南军区总医院心内科经冠脉造影证实为阳性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60例及对照者360例,对上述关联分析的结果进行复制实验的印证。结果:CXCR2基因+1235 C/T单核苷酸多态三种基因型(CC型,CT型和TT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分布频率分别为39.3%,45.3%和15.1%,在对照组分别为41.7%,47.2%和11.1%,CXCR2基因+1235 C/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对照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校正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后,CXCR2基因+1235 C/T多态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CXCR2基因+1235 C/T多态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存在相关关系,CXCR2基因+1235 C/T多态可能是中国汉族人群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58.
目的:壳聚糖接枝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编织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组织相容性的新型生物材料,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为主要的人工韧带种子细胞.本研究通过建立一种可应用于生物材料上的细胞迁移模型,旨在观察BMSC在改性PET材料编织物上的迁移能力,探讨该材料作为人工韧带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利用316L医用不锈钢自主设计制作细胞迁移模具,置于六孔板,在模具加样孔内接种小鼠BMSC,培养24h后撤出模具,分别继续培养48 h、72 h和96h;在证实模具可有效用于量化细胞迁移过程后,将不同线密度的PET材料编织物平铺于六孔板底,利用本模型观察BMSC在3000D组和5000D组经改性的PET材料编织物上的迁移能力,吉姆萨染色法计算不同时间点BMSC的迁移面积.结果:细胞接种24 h后撤出模具,可见六孔板底中央出现与模具底面大小相当的无细胞空白区,周围接种BMSC,随培养时间延长,BMSC逐渐由周围向中央区域迁移;在经改性的PET材料编织物上成功建立细胞迁移模型后,随培养时间增加,两组细胞迁移面积均逐渐增大,其中3000D组细胞迁移面积显著大于5000D组(P<0.05).结论:利用316L医用不锈钢模具建立的细胞迁移模型能够应用于平铺编织物引导细胞迁移的基础研究,本模型可作为传统模型无法观察人工材料对细胞迁移可能影响的良好补充;3000D经改性的PET材料编织物的线密度较5000D更有利于小鼠BMSC在材料上的迁移和生长.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新生儿及成人指皮组织CD11c阳性细胞的数量、形态和分布情况。方法:取7例尸检新生儿及5例成人无名指指皮组织样本,CD11c标记,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阳性细胞的表达、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人指皮组织中,CD11c阳性细胞和阳性突起呈棕褐色,胞体大小不等、形态多样;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突起长短粗细不等,可相互连接。阳性细胞呈散在或灶带状分布,灶带状分布常见于表皮乳头周围、血管神经分叉周围,血管外膜、环层小体被囊结缔组织内可见散在的CD11c阳性细胞。新生儿组CD11c阳性细胞的表达率为(31.0±9.4)%,高于成人组(6.0±2.7)%(P0.01)。结论:CD11c分子可能也是人指皮组织细胞分化过程中的阶段性标志物,其表达量的降低与年龄的增长有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4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2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试验组给予曲伏前列素滴眼,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降眼压效果和视力改变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眼动脉(OA)、睫状后短动脉(SPCA)及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阻力指数(RI),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的眼压和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眼压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视力与治疗前比较均提升,且试验组眼压降低及视力提升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和12周后,试验组患者的眼压低于对照组,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试验组患者OA、SPCA及CRA的EDV、PSV均高于对照组,而R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异物感、轻度结膜充血、虹膜色素加深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可降低眼压,提高视力,改善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