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从广西北部地区作物根围采集土壤标样323个,分离纯化出腐霉菌株260个,共15种。其中7种为广西新记录,即棘腐霉Pythiumacanthicum,浮游腐霉P.aquatile,宽雄腐霉P.dissotocum,缺性腐霉P.elongatum,孤雌腐霉P.amasculinum,禾生腐霉P.graminicola,绚丽腐霉P.pulchrum。优势种为瓜果腐霉P.aphanidermatum,其余7种为刺腐霉P.spinosum,德里腐霉P.deliense,昆明腐霉P.kunmingense,南宁腐霉P.nanningense,刺器腐霉P.acanthophoron,终极腐霉P.ultimum,镰雄腐霉P.falciforme。同时对腐霉的地理分布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腐霉分布有着明显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72.
贡嘎蝠蛾幼虫肠道细菌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对实验室养殖条件下的重要经济昆虫冬虫夏草寄主-贡嘎蝠蛾(Hepialus gonggaensis,Hg)幼虫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常规分离培养与分子鉴定的方法和基于16S rRNA作为分子标记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的方法.[结果]用常规分离与分子鉴定方法获得8个属的细菌类群,其中肠杆菌属(Enterobacter)是优势菌群,肉食杆菌属(Carnobacterium)是次优势菌群.对通过DGGE方法得到的11条16S rRNA优势条带序列进行了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肉食杆菌属(Carnobacterium)的丰度最高,是肠道细菌中主要的优势菌群,芽孢杆菌属(Bacillus)是次优势菌群.DGGE图谱还显示Hg幼虫不同虫龄肠道细菌菌群的结构存在差异,推测可能与其发育生理状态的差异有关系.[结论]结合常规分离法与DGGE法能够更有效的分析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获得更多更全面的微生物多样性信息.  相似文献   
73.
稻鸭共作能有效控制稻田杂草的危害, 但是它对后茬小麦田杂草的影响及其控制作用尚没有详细的报道。我们于2000-2012年对江苏丹阳稻鸭共作兼秸秆还田的有机稻麦连作田土壤杂草种子库进行了连续13年的观察实验。结果显示, 稻鸭共作兼秸秆还田的措施使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通泉草(Mazus japonicus)、碎米荠(Cardamine hirsuta)等18种麦田主要杂草的种子库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总体的降低幅度高达97%。除了Pielou指数处于小幅波动状态外, 麦田杂草群落多样性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丰富度下降表明杂草种子库向种类少、多样性低的方向演变。从Bray-Curtis指数和Jaccard相似性指数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可见, 连续稻鸭共作兼秸秆还田能够降低下茬的麦田土壤里杂草种子密度及多样性, 控制杂草危害。  相似文献   
74.
不同作物轮作制度对土壤杂草种子库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为明确不同作物轮作制度对杂草种子库特征的影响,比较研究了玉米-小麦(MW)、大豆-小麦(SW)轮作和原水稻-小麦(RW)轮作方式下杂草种子库的特征。结果表明,作物轮作显著影响杂草种子库的密度和种类组成,进行玉米-小麦或大豆-小麦轮作2年后,杂草种子库密度分别比稻麦轮作降低27.16%、44.44%。在原水稻-小麦轮作方式下,种子库中主要杂草为陌上菜、异型莎草、菵草、水苋菜、千金子等。玉米-小麦轮作使种子库中马唐、碎米莎草、飘拂草的相对优势度显著上升,鸭舌草、水苋菜、菵草的相对优势度显著下降。而在大豆-小麦轮作方式下,种子库中通泉草、马唐、鳢肠、飘拂草的相对优势度显著上升。玉米-小麦轮作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大豆-小麦轮作和水稻-小麦轮作。玉米-小麦与大豆-小麦轮作种子库的物种组成相似性较高。作物轮作影响杂草种子库密度和种类组成的机制,可能在于通过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压,限制了某些对单一种植系统有着良好适应性的杂草种类的生长。  相似文献   
75.
从珠子草中分离得到了三个木脂素。利用波谱数据(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分析)和已知样品的比较鉴定了分离得到的木脂素的结构,详细推测这些化合物的质谱过程,结构表明质谱数据符合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76.
乙酸铜对蚕豆根尖细胞致畸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方法,以不同浓度的乙酸铜为诱变剂,选择不同的处理时间,测定蚕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乙酸铜能诱发较高频率的微核率,处理6h、12h时微核率均随着乙酸铜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处理24h时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其微核率随乙酸铜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高于一定浓度后反而呈下降趋势。不同浓度的乙酸铜在不同处理时间均使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增大。乙酸铜还能诱导蚕豆根尖细胞产生较高频率的染色体畸变,且产生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因此,乙酸铜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致畸效应。  相似文献   
77.
植物源农药对橘小实蝇的毒杀及引诱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药膜法,分别测定了3种植物源生物杀虫剂对橘小实蝇成虫的毒力。其中GF-120(0.02%多杀霉素RB)对成虫的毒性最强,LC50值为0.23mg·kg^-1,其次为0.3%印楝素EC,毒性最小的为0.36%苦参碱EC。采用非选择性试验测定了橘小实蝇成虫对8种植物精油的趋性,结果表明,天竺葵和薄荷对橘小实蝇成虫的诱集效果最好,引诱率可达36%以上,与甲基丁香酚处理比较无显著差异,并且对雌雄虫都有效,其次为洋甘菊、鼠尾草和丁香,甜橙、罗勒和柠檬的诱集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78.
植物四倍体是重要的育种资源,其创制和抗性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植物四倍体的抗性研究,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本文对近年来四倍体与二倍体植物的抗性(抗寒、抗旱、抗热、抗盐、抗病等)差异进行了总结,并从植物组织细胞结构、生理、分子应答和表观遗传组修饰等方面对其抗性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9.
用提取的重组表达载体pET-E2转化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再进行SDS-PAGE,可得到有一条约34 kDa的表达带,与理论推测的蛋白分子量一致,通过Western-blot鉴定,证明此带即为目的蛋白带.该产物有一个六聚组氨酸尾,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计算机扫描分析考马斯亮兰染色后的蛋白胶显示目的蛋白占整个菌体蛋白的36%以上,经Ni-柱纯化的E2蛋白纯度可达95%以上;以纯化的E2蛋白为抗原,用ELISA方法检测了20份抗HCV阴阳性血清,结果表明15份抗HCV阳性血清中检出5份E2抗体阳性血清,而5份抗HCV阴性血清中没有检测到E2抗体.  相似文献   
80.
中国茶梅内生真菌一新记录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继光  徐同 《菌物系统》2003,22(4):666-6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