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中国大黄属植物简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82.
83.
十齿花属分类地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过去认为与十齿花属近缘的科,属的形态,木材解剖,花粉形态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的比较研究。结果支持最初作者置于卫矛科的意见,并建立十齿花亚科,置于卫矛亚科和雷公藤亚科之间。滇西北产者订为一所种。  相似文献   
84.
85.
本文报导了用于基因重组与基因合成实验设计的软件系统的建立.此系统由30个功能模块组成,为研究者提供了包括在DNA分子上寻找限制性内切酶位点、核酸分子片段之间同源性比较,基因化学合成的实验设计、特定顺序分析引物及核酸杂交探针的设计、阅读框的查找等功能.此外,本系统可以对外来数据库的资料进行援引和进一步分析,为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86.
<正> 从苦玄参(Picria fel-terrae Lour.)抗癌有效的B部分,分离出二种新四环三萜甙,称苦玄参甙A和B(Picfelterraenin A和B)。经元素分析确定其分子式为C_(41)H_(62)O_(13)和C_(42)H_(64)O_(14)。二者的IR均有羟基(3420cm~(-1))、羰基(1685cm~(-1))、与羰基共轭的双键(1585cm~(-1))及强的C—O伸缩振动吸收峰(1160—950cm~(-1))。二者  相似文献   
87.
徐海静 《生理通讯》2004,23(5):121-122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3名美国科学家获得,此前公布的医学或生理学奖的获得也是2名美国科学家。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甚至学领域,美国人在诺贝尔奖领域一直身手不凡。  相似文献   
88.
为探究土壤酶活性对生物炭输入的响应特征,以及为合理应用桉树枝条生物炭提供理论参考,该研究基于桂北桉树人工林田间试验,以桉树人工林采伐剩余物枝条为原料,在500℃条件下厌氧制备生物炭,施用质量分数分别为0(CK)、0.5%(T1)、1%(T2)、2%(T3)、4%(T4)和6%(T5)的桉树枝条生物炭,输入1 a后,分析了不同处理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沿着土层垂直深度,土壤酶含量减小。(2)各土层脲酶、过氧化氢酶、β-葡萄糖苷酶和脱氢酶的含量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生物炭施用量为6%时含量最高。(3)酸性磷酸酶、蔗糖酶、亮氨酸氨基肽酶和纤维二糖苷酶的含量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酸性磷酸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在生物炭施用量为2%时含量最高,蔗糖酶和纤维二糖苷酶则在生物炭施用量4%时含量最高。总体上,桉树枝条生物炭施用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桉树人工林的土壤酶活性。该研究结果可为林业废弃物制备生物炭资源化利用途径及其在桉树人工林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
摘要 目的:探讨慢阻肺伴左心衰竭临床特征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50例。根据是否合并心衰,将150例患者分为慢阻肺伴左心衰竭组(A组)与慢阻肺未伴左心衰竭组(B组)。分析150例患者中慢阻肺伴左心衰竭的占比,分析对比两组一般资料、习惯和疾病病史、肺功能、心脏彩超、心电图结果、血液指标水平与动脉血气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慢阻肺伴左心衰竭的影响因素。结果:(1)150例患者中,慢阻肺伴左心衰竭者占比为3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未合并左心衰竭者占比为68.00 %。(2)两组性别、年龄、患病时间、糖尿病史、吸烟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FEV1/FVC、左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室重量分数、左室后壁厚度、肺动脉压、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白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N末端脑钠肽前体、PaCO2、PaO2、SaO2对比有差异(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肺动脉压是影响慢阻肺合并左心衰竭患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慢阻肺伴左心衰竭的占比较高,其与性别为男性、年龄偏大、有糖尿病史、吸烟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升高、肺动脉压升高相关,需对以上因素给予积极干预及治疗。  相似文献   
90.
目的:确定腰硬联合蛛网膜下腔注射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观察蛛网膜下腔注射半数有效剂量芬太尼的效果和副作用,并与蛛网膜下腔注射半数有效剂量的布比卡因进行对比。方法:首先,确定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半数有效剂量,筛选50例符合的产妇行腰硬联合分娩镇痛,蛛网膜下腔注射芬太尼的剂量始于25μg,如果镇痛有效,下一病例减少2.5μg芬太尼;如果无效则下一病例增加2.5μg芬太尼。用Probit回归分析计算芬太尼蛛网膜下腔注射行分娩镇痛的半数有效剂量和95%可信区间(95%CI)。第二步,筛选100例需要进行分娩镇痛的产妇,随机分入ED50芬太尼组(F组)和ED50布比卡因组(B组),比较两组药物镇痛效果及起效时间、产妇下肢运动阻滞程度及血压心率变化、胎心变化和镇痛全程药物追加次数。结果:芬太尼蛛网膜下腔注射分娩镇痛的ED50为11.5μg,95%CI为3.5-15.4μg。F组镇痛的平均起效时间为(12.0±3.8)min,两组镇痛的成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218),F组需要追加PCA的病例百分率明显少于B组(P=0.018)。F组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轻于B组(P=0.018)。两组镇痛方法对产妇的血压、心率均无明显影响。两组胎心下降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F组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00)。结论:腰硬联合分娩镇痛蛛网膜下腔注射芬太尼的ED50为11.5μg,95%CI为3.5-15.4μg。蛛网膜下腔注射半数有效剂量的芬太尼可以提供简便、持久、满意和安全的镇痛效果,并且对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较小,但其所致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