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7 毫秒
431.
构建分子标记连锁图谱的图论构图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统计学、遗传学和图论原理,建立了一种新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构建的方法,即图论构图法.应用这种方法,从77个家蚕RAPD标记位点中构建了7个标记位点的两个连锁群.与MAPMARKER程序所构建的结果相比表明,图论构图法具有更为可靠的构图效果.  相似文献   
432.
PsnHB13与PsnHB15为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 nigra)周期蛋白PsnCycD1;1过表达株系转录组差异基因。为探究PsnHB13与PsnHB15基因功能,使用InterPro工具对PsnHB13与PsnHB15保守结构域进行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对PsnHB13和PsnHB15蛋白质关联网络分析,酵母双杂交验证互作蛋白,统计转基因植株叶片长宽比、叶片和茎部干质量与鲜质量比值,并对PsnHB13过表达小黑杨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PsnHB13与PsnHB15分属于2个不同亚家族,PsnHB13主要包含HDZip Ⅰ结构域,PsnHB15主要包含HDZip Ⅲ结构域。PsnHB13和PsnHB15蛋白质关联网络分析,均筛选到10条互作蛋白,且PsnHB15对家族蛋白具有较高的互作概率。酵母双杂交结果显示PsnHB15与PsnHB13互作,PsnHB13与PsnCycD1;1互作。PsnHB13与PsnHB15过表达小黑杨株系在幼苗初期叶片长宽比均明显增加。PsnHB13过表达株系茎部干质量与鲜质量比值显著增加(P<0.05)。PsnHB13...  相似文献   
433.
引言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化学除莠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近几年来在我国用于防除田間杂草的化学药剂,也与日俱坛。其中五氮酚(簡称PCP)在水田中的应用,在东北地区已进入推广阶段,上海市郊亦于去年开始試驗,且已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434.
在肉牛的养殖中,养殖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肉牛肥育期饲养技术、啤酒糟养牛技术、高能日粮肥育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35.
野生濒危植物掌叶木的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野生濒危植物掌叶木的叶片为材料,通过单因子试验分别研究了模板DNA、退火温度、TaqDNA聚合醇用量、dNTP浓度、Mg2+浓度、引物浓度等对ISSR-PCR反应的影响,找出各自的合适条件,通过各个因子的组合研究建立了适宜于掌叶木ISSR分析的扩增体系,即25μL的反应体系中含模板DNA约30ng,Mg2+2.0 mmool/L,引物0.8μmol/L,dNTP0.20 mmol/L,TaqDNA聚合酶1.5U.该研究为利用ISSR分析掌叶木遗传多样性、进行掌叶木种质资源研究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36.
目的探讨腺相关病毒介导的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DCN)基因过表达对5/6肾切除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将DCN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基因克隆入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载体中,在HEK293细胞中包装成rAAV-GFP和rAAV-DCN病毒。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n=8),手术组(operation,n=8),手术+rAAV-GFP病毒尾静脉注射组(GFP组),手术+rAAV-DCN基因尾静脉注射组(DCN组)。携带相应基因的病毒注射后3周行5/6肾切除术构建肾间质纤维化模型。术后第12周处死动物,肾组织切片行HE染色,天狼星红(Sirius red)染色和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GFβ1和α-SMA。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TGFβ1、α-SMA、E-cadherin、p-smad2、smad2、samd7和p-P38 MAPK表达水平。结果DCN基因过表达显著抑制了5/6肾切除术所致血压升高和肾功能下降(P<0.05),明显减轻了5/6肾切除大鼠肾小球萎缩与代偿性肥大,肾小管扩张及管型形成。Sirius red和Masson染色表明DCN过表达明显抑制了5/6肾切除大鼠肾脏胶原沉积(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CN过表达明显减少了肾组织TGFβ1和α-SMA的表达(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CN过表达明显下调了TGFβ1、α-SMA、p-smad2、p-P38 MAPK的表达,显著上调了E-cadherin and samd7的表达(P<0.05)。结论腺相关病毒介导的DCN基因过表达显著抑制5/6肾切除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而保护肾功能,其机制与下调TGFβ1、α-SMA、p-smad2、p-P38 MAPK表达和上调E-cadherin和samd7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37.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在儿科应用的优点。方法将160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静脉留置针采血,对照组使用注射器采血,并对两种方法的穿刺成功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穿刺成功率高,无溶血现象;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低,且易使标本溶血。结论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的优点是穿刺部位易掌握、血管易暴露、针头易固定,且方便、安全、有效,穿刺成功率高,值得儿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8.
马紫荆  张云玲  刘彬 《广西植物》2022,42(7):1116-1125
为探讨天山中段南坡巴伦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该研究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在和静县巴伦台地区海拔范围内设置34个样地进行了植物多样性和土壤因子的调查及室内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调查到30科75属134种植物,草本层为主要优势层。不同海拔高度上土壤理化指标具有异质性,土壤含水量、全盐、有机质、全氮、全钾、有效氮和有效钾差异性显著(P<0.05),其中除全钾以外,其他土壤因子的含量均表现为中海拔大于低、高海拔区域。随海拔的升高,植物群落在低、高海拔段Pielou均匀度指数较高; 灌木层物种Patrick丰富度指数较低; 草本层物种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减小。(2)RDA分析表明,影响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海拔、土壤含水量、全盐、有机质、全氮和有效氮。海拔作为主导因子,与草本层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与灌木层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呈负相关关系; 全盐是抑制植物群落总体物种Simpson指数的主要土壤因子; 氮元素一定程度上限制灌木、半灌木物种的生长。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因子对不同生活型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筛选作用及不同物种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不同。  相似文献   
439.
惠兰(Cymbidium faberi)是中国兰属代表种之一,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对其内生细菌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植物内生细菌资源,还可以为探讨兰花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采用分离培养方法及16S r RNA基因序列测定对天目山野生蕙兰、在温室培养1年后的蕙兰根内生细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野生蕙兰根内分离得到的97株细菌分属于变形菌门的α-变形菌纲、β-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及厚壁菌门的13个属,其最优势类群为γ-变形菌纲(86.60%),Lelliottia(26.80%)为最优势菌属。从温室盆栽蕙兰根内分离得到的52株细菌分属于变形菌门的α-变形菌纲、β-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及放线菌门的9个属,优势类群为β-变形菌纲(48.08%),优势菌属为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34.62%),其中菌株eh R17为潜在的新种。这些结果表明天目山野生蕙兰可培养根内生细菌多样性较其在温室培养1年后更为丰富,同时也说明植物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40.
张仁平  郭靖  张云玲 《生态学报》2020,40(15):5318-5326
分析植被物候与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一直是研究全球变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新疆草地生态系统极为脆弱,对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十分敏感,在新疆地区开展草地物候和净初级生产力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有着独特的意义。基于遥感数据和野外台站实测数据,利用CASA模型模拟了新疆草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阐述了2001—2014年新疆地区草地的NPP的空间格局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1)通过实测生物量精度检验表明,CASA模型基本可以反映新疆地区草地植被NPP。(2)2001—2014年新疆草地NPP平均值为102.49 gC m~(-2) a~(-1)。不同草地类型的NPPA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山地草甸平均NPP最高,达到252.37 gC m~(-2) a~(-1);温性草甸草原次之,为204.93 gC m~(-2) a~(-1)。高寒荒漠和温性荒漠的平均NPP最低,分别为43.94 gC m~(-2) a~(-1),53.11 gC m~(-2) a~(-1)。(3)新疆NPP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如下特点:山区NPP高于盆地NPP,北疆NPP高于南疆NPP;(4)降水能够促进新疆草地NPP增加,其中,夏季和秋季的降水对草地NPP的影响最为明显,温度对新疆地区草地NPP影响不大。降雨可以促进新疆草原NPP的增加。特别是在降水量较少但温度较高的草原,如温带荒漠草原、温带草原沙漠、温带沙漠、低地草甸等,年降水量和夏秋降水量对草地NPP有显著影响。温度对新疆草地NPP的影响不大。通过对新疆草地空间格局的分析,研究了草地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合理规划新疆草地的生产和利用,以及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