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TPR(tetratricopeptide repeat)是在很多蛋白中均被发现到的一个含有34个氨基酸的蛋白重复序列,其基本功能是参与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天蓝色链霉菌A3(2)中有70个蛋白含有类TPR结构域,NsdA是其中的一个,研究发现该蛋白对天蓝色链霉菌的产孢和产素都有负调控作用。本研究中发现基因SCO7252和SCO1593编码含TPR结构的蛋白,中断SCO7252基因后菌株放线紫红素和钙依赖抗生素产量均提高,但形态分化没有明显变化,基因SCO1593中断后菌株在产孢产素及形态等各方面均未受到影响。基因SCO7252被命名为nsdB,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生长30h时开始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分析表明,天蓝色链霉菌的70个含类TPR结构的蛋白中有32个仅含该结构域,有25个另外含有DNA结合区域,这些暗示着它们可能直接控制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2.
bldA编码天蓝色链霉菌中唯一有效识别UUA亮氨酸密码的tRNA(Leu)UUA。通过构建阿维链霉菌NRRL8165基因组亚文库,筛选得到含有阿维链霉菌bldA。及其侧翼序列的克隆。利用λRED介导的PCR targeting技术构建了bldA。的基因置换质粒pHL358,将其跨属接合转移进入阿维链霉菌NRRL8165,筛选得到bldA。基因置换菌株TW10。TW10表现为光秃表型,表明bldA。调控阿维链霉菌的形态分化。摇瓶发酵TW10菌株并对发酵产物进行HPLC分析,发现TW10菌株均不合成阿维菌素组分,提示阿维菌素的合成受bldA。调控;考察阿维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其中areA3和aveR含有TTA密码,它们的翻译可能受bldA。调控,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3.
记述采自中国海南省管蚜蝇族1新属1新种,羽角蚜蝇属Plumantenna gen.nov.,模式种:海南羽角蚜蝇,Plumantenna hainanensis sp.nov.。新属近似于Pseuderistalis Shiraki,1930,但新属触角基部羽毛状,翅中部无斑。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24.
朱娟娟  陶美凤 《生物工程学报》2008,24(10):1702-1713
以野生型阿维链霉茵NRRL8165为出发菌株,用PCR方法克隆孢子色素基因簇直系同源基因(whiEa)侧翼片段,并构建基因置换载体pHL643.将pilL643跨属接合转移进入阿维链霉菌NRRL8165,通过置换载体和染色体之间的同源双交换,对染色体上的whiEa基因簇进行置换,得到3株阿泊拉霉素抗性、硫链丝菌素敏感的重组菌株,均表现为孢子色素合成缺陷.通过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whiEa基因簇被置换.通过摇瓶发酵和HPLC检测,发现whiEa基因簇置换菌株所产阿维菌素产量明显提高,表明孢子色素与阿维菌素生物合成之间可能有竞争底物的现象.  相似文献   
25.
记述采自中国海南省的长吻蚜蝇属Lycastris 1新种:黄盾长吻蚜蝇L. flaviscutatis, sp. 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26.
陕西省蚱科三新种记述(直翅目: 蚱总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记述采自陕西省佛坪自然保护区蚱科昆虫 3新种 ,即二齿尖顶蚱 Teredorusbidentatus sp.n.、秦岭蚱 Tetrix qinlingensis sp.n.及波股蚱 Tetrix undatifemurasp.n.。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27.
记述采自陕西省佛坪自然保护区蚱科昆虫3新种,即二齿尖顶蚱Teredorus bidentatus sp.n.、秦岭蚱Tetrix qinlingensis sp.n.及波股蚱Tetrix undatifemura sp.n.。模式标本保存限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痰培养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情况,分析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与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382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98例为观察组,同期按照2:1的比例选择非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49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细菌耐药性分析,同时调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对于头孢噻肟、哌拉西林、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头孢他啶都高度耐药;除哌拉西林、多粘菌素外,对照组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GCS评分、深静脉置管等因素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显著相关(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GCS评分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比较常见,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有耐药性,糖尿病、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GCS评分为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9.
0-4℃低温处理黄豆、绿豆、红小豆3种作物幼苗,它们的生长均明显受抑制,其中红小豆和绿豆从处理的第一天起生长就完全受抑;黄豆幼苗生长虽也受抑,但仍有缓慢生长现象。比较3种作物根系中POD、COD、ATPase同工酶,其中COD未观察到有明显变化,但POD和ATPase同工酶变化明显,0-4℃低温下3种幼苗生长受抑与根系及同工酶的变化呈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0.
本文记述采自青海省雏蝗属1新种:宽沟雏蝗Chorthippus latisulcu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