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新型抗菌肽研究有助于解决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本研究用SMART技术构建了景东湍蛙Amolops jingdongensis皮肤的全长cDNA文库。通过单克隆和测序获得一个抗菌肽cDNA序列,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其属于jindongenin-1家族,命名为jindongenin-1d。其cDNA序列全长321bp,编码含66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该多肽包括1个信号肽和1个前肽序列。成熟jindongenin-1d多肽包含24个氨基酸残基,理论分子量为2 709.38,等电点为9.24。对人工合成的jindongenin-1d蛋白进行了抗菌和溶血活性分析,结果表明jindongenin-1d对所选的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同时有弱溶血活性。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两栖动物皮肤分泌物活性物质的多态性和新型抗感染药物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2.
李媛  陶建平  王永健  余小红  席一 《生态学报》2007,27(3):1041-1049
通过不同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环境中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幼龄植株种群生命表及存活曲线、死亡曲线、消失率曲线和生存函数曲线,分析种群动态趋势,并根据野外取样分析华西箭竹对岷江冷杉幼龄植株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暗针叶林下,岷江冷杉幼龄植株总的种群结构呈明显的金字塔型,存活曲线DeeveyⅢ型,幼苗个体丰富,死亡率高,进入小树阶段后有较高的生命期望。小密度华西箭竹增大了岷江冷杉幼苗、幼树的死亡率,该环境下的岷江冷杉幼龄植株种群存活曲线为DeeveyⅡ型,而无竹环境为DeeveyⅢ型。大密度华西箭竹环境中岷江冷杉小幼苗叶重比显著增大,异速生长显著增高。过于密集的华西箭竹严重抑制了岷江冷杉幼苗的定居,而小密度华西箭竹的存在对岷江冷杉的更新并非完全不利。  相似文献   
103.
104.
为了解儿童原发性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流行株BZLF1基因及其启动区Zp的基因特征。本文对北京儿童医院2006年至2011年收治的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associated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EBV-IM)134例和EBV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BV-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EBV-HLH)32例患儿的外周血来源的DNA进行了EBNA3C、BZLF1和Zp基因片段的扩增分析。根据EBNA3C基因片段扩增产物的大小进行EBV-Ⅰ/Ⅱ分型,对BZLF1和Zp基因扩增产物进行直接序列测定,并用BioEdit 7.0.9进行序列分析。实验显示①儿童EBV感染流行株以EBV-I型为主,占97.2%(140/144),EBV-Ⅱ型为2.8%(4/144);②共检测出3种BZLF1基因型,12种亚型(包括6种新发现的亚型)。BZLF1-A型和BZLF1-B型两基因型在两种疾病中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83)。BZLF1-A1是儿童EBV感染性疾病中的常见基因型。BZLF1-A型第一内含子以3个29bp重复序列为主,而B型以30bp重复序列为主(P=0.000),且重复序列的个数波动于1-13个不等;③共检测出Zp-P、Zp-V3、Zp-V4、Zp-V1四种Zp基因型,并且这四种基因型在EBV-IM和EBV-HLH两种疾病中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272、0.252、1.0、1.0);④BZLF1和Zp基因连锁分析显示,BZLF1-A1基因型毒株的Zp基因分型以Zp-V3为主(P=0.000),而BZLF1-B4基因型以Zp-P型为主(P=0.000)。EBV-Ⅰ+BZLF1-A1与Zp分型中Zp-V3高度连锁(P=0.000);EBV-Ⅰ+BZLF1-B4与Zp-P高度连锁(P=0.000)。结果证实:①BZLF1-A1是儿童EBV感染的常见基因型。BZLF1-A型其第一内含子重复序列以29bp为主,而BZLF1-B型则以30bp的重复序列为主。②Zp-P和Zp-V3是儿童EBV感染的常见Zp基因型,二者检出率相似。③BZLF1-A1型的Zp分型以Zp-V3为主,而BZFL1-B4型则以Zp-P分型为主。EBV-Ⅰ+BZLF1-A1与Zp分型中Zp-V3高度连锁,而EBV-Ⅰ+BZLF1-B4与Zp-P高度连锁。  相似文献   
105.
陶品月 《蛇志》2014,(1):132-133
目的评价PTC教学模式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TC教学方法对急诊科护理实习生进行临床带教,比较培训前后的效果。结果护理实习生接受PTC教学模式培训后,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培训前。结论 PTC新型教学模式对急诊科护生进行培训,能有效提高急诊科护生的应急处置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取得了满意的有形及无形成果。  相似文献   
106.
为了更多地了解超氧在叶绿体中产生的部位,在测定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 L.)针叶离体叶绿体的Fv/Fm比值的同时,以Tiron为探针,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平行检测其氧自由基的产生。当光强达到足以引起光抑制并v/Fm比值下降时,指示超氧产生的TH^.半醌自由基的信号强度也随之增加。这一信号的强度也可被二氯苯基二甲基脲(DCMU)所增强,但被外源的自由基清除剂或二氯酚靛酚  相似文献   
107.
陶建平  钟章成 《生态学报》2000,20(2):207-211
通过人工施肥的方法,对活血丹无性系实验种群在不同养分供应情况下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可以显著改变克隆植株的形态,无怀系分株产生能力增强,个体生长旺盛;匍匐茎总长增长,生物量增大,节间短,匍匐茎较粗壮;相对叶面积小,叶片厚,叶柄较粗短。在未施肥条件下,克隆植株形态表现则正好相反。养分供应的差异对叶片的形态以及根重和根量的影响较其对隔离者和叶柄的特征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8.
光系统Ⅱ的光抑制和超氧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究短肽GFS-4自组装形成的水凝胶作为支架材料构建三维微环境对BMSCs生物学特性及向心肌细胞方向诱导分化过程的影响。方法:刚果红染色、红细胞膜裂解实验检测短肽GFS-4自组装效果及对细胞膜是否具有裂解作用;CCK8和AO/EB染色分别检测对BMSCs活性和凋亡的影响;Real-time PCR分析BMSCs诱导分化后MLC-2v、GATA-4基因表达情况。结果:GFS-4自组装后形成致密凝胶,自组装前后对细胞膜无损伤;三维培养环境细胞呈球形生长,细胞活力和凋亡速度均低于二维培养环境。三维培养组在诱导分化过程中的第5天和第7天MLC-2v、GATA-4基因表达均显著高于二维组(P0.05)。结论:短肽GFS-4自组装水凝胶构建的三维微环境延缓了BMSCs的增殖速度和凋亡速度,并促进向心肌方向诱导分化过程中MLC-2v、GATA-4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0.
国外对树木细根的研究动态   总被引:89,自引:5,他引:84  
单建平  陶大立 《生态学杂志》1992,11(4):46-49,F004
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但无论是在哪一层次上的研究,其重点往往是树木的地上部分,而对地下部分——根系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主要原因是对根系的生态学作用认识不足以及根系研究的困难。近来,随着对根系特别是细根在养分循环及能流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细根的研究已成为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一个热点。根系中粗根(直径>5mm)虽然占总生物量的20%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