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为探讨单纯疱疹病毒Us3基因及其编码产物对LPS活化的巨噬细胞生物学活性和凋亡的影响,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46.7细胞瞬时转染pcDNA3.1(+)-Us3重组质粒并体外培养。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转染率,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中TNF-α分泌水平,Annexin-V染色评价转染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发现,pcDNA3.1(+)-Us3重组质粒可成功转染至RAW246.7细胞,转染率为10.3%。与空质粒转染组相比,pcDNA3.1(+)-Us3转染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分泌水平明显升高,但凋亡细胞数量略有下降,证实Us3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调控巨噬细胞细胞因子分泌活性及其活化细胞凋亡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2.
非人灵长类接触人类或受人类活动干扰导致肠道寄生虫与宿主关系失衡,这种影响造成肠道寄生虫感染,进而增加肠道寄生虫种类和荷虫量。为检验生态旅游对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肠道寄生虫的种类和承载是否有影响,本研究收集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投食群和野生群粪便样品,采用福尔马林乙酸乙酯沉淀法,共发现5种肠道寄生虫:阿米巴原虫(Amoeba),鞭虫属(Trichuris sp.),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蛲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钩虫(Hookworms)。结果显示,投食群的阿米巴和蛲虫的荷虫量高于野生群;蛔虫在投食群和野生群均有发现,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鞭虫和钩虫只在投食群中发现。投食群部分肠道寄生虫具有高荷虫量和新增的两个种类是由于非人灵长类直接或间接与人类接触(生态旅游等)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63.
新标准“注射用克痛宁”临床应用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天新  吉天鹏 《蛇志》1999,11(4):43-46
目的 评估按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修订的国家标准生产的“注射用克痛宁” (电泳纯和免疫纯 )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 各种中、重度急慢性疼痛患者 92例 ,肌肉注射给药 ,70 μg/次 ,70~ 1 40 μg/天。慢性疼痛病例一般按疗程用药 ,每疗程 5天 ,急性疼痛病例及部分慢性疼痛病例疼痛消失即停药。以病人曾用过的镇痛药疗效作为历史对照。结果 总有效率 96 .7% ,总显效率 82 .6 % ,首支总有效率 93.5 %。对癌痛组的首支有效率稍低 ,为 84 .2 %。一般在肌注后 30~ 6 0 min起效 ;对急性疼痛疗效可持续 6~ 1 0 h,对慢性疼痛大多可持续 1 2 h或 2 4 h以上。对阿片类药物成瘾患者也有良好效果。少数病人出现轻度口干、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结论 新标准“注射用克痛宁”对各种急慢性疼痛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起效快、镇痛作用强而持久、不成瘾、毒副作用小 ,且具有潜在的戒毒作用。优于原地方标准的“克痛宁”。  相似文献   
164.
戊唑醇对小麦纹枯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研究了新型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对小麦纹枯病菌发育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光镜和电镜观察发现戊唑醇处理导致病菌发生一系列变化菌丝呈现念珠状异常膨大和缢缩,菌丝原生质体内液泡和电子致密体增多,菌丝细胞壁不规则加厚,部分菌丝的隔膜发育受阻成畸形,不能形成正常的桶孔隔膜和桶孔覆垫.有些菌丝原生质体内出现菌丝内套菌丝的现象.这些变化最终导致菌丝细胞解体死亡.  相似文献   
165.
大豆豆腐产量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六合小叶青×新沂小黑豆、上饶干不死×淮阴秋黑豆、六合小叶青×南农73-935 3个杂交组合植株世代的P1、P2、F1、F2、F2:3为材料,分析了干豆腐产量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干豆腐产量的遗传均是1对加显性主基因和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干豆腐产量的遗传率较高,3个杂交组合植株世代F2:3家系干豆腐产量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1.80%、59.80%、61.85%,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8.03%、39.18%、36.12%。进行高豆腐产量选育时应以主基因选择为主,兼顾多基因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6.
167.
灵长类动物母亲的育婴行为不仅对后代的存活起着关键作用,而且对婴猴的发育和成年后的社会交往有着重大影响,因此母-婴关系一直是灵长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解川金丝猴的母-婴关系,探讨川金丝猴母-婴关系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我们于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以母-婴间相对距离表示照料强度,对神农架川金丝猴的母-婴照料关系以及母亲照料强度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母亲照料行为强度、母亲对阿姨行为的容忍与婴猴年龄相关,限制行为与婴猴年龄不相关。身体接触与婴猴年龄不相关;腹部接触以及母-婴相对距离小于1 m与婴猴年龄呈负相关;相对距离1 m至5 m、相对距离5 m至10 m和相对距离大于10 m与婴猴年龄呈正相关;母亲对阿姨行为的拒绝与婴猴年龄呈负相关;母亲对婴猴的限制行为与年龄不相关。总的来说,即随着婴猴成长,母婴间距离越来越远,母亲也逐渐减少对婴猴的保护。母亲的生育经验、婴猴性别、婴猴出生先后和社会单元大小对神农架川金丝猴母婴关系没有显著影响,补食群丰富的食物资源和群内雌性友好的关系可能是导致本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8.
褪黑素对玉米幼苗根系发育和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褪黑素是一种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吲哚胺类化合物,参与植物的多种生理和生化过程.近年来研究认为褪黑素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强植物的抗逆性,但对其作用机理仍知之甚少.通过两种褪黑素的施用方法,详细研究了褪黑素对于玉米根系发育和抗旱性的影响.首先,采用水培根灌褪黑素的方法对玉米幼苗的根系和生长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加褪黑素显著提...  相似文献   
169.
中国马尾松林土壤肥力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简尊吉  倪妍妍  徐瑾  雷蕾  曾立雄  肖文发 《生态学报》2021,41(13):5279-5288
土壤肥力是各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反映,也是林地生产力的基础。为了解马尾松分布区林下土壤肥力状况,利用499条文献数据、134条历史调查数据和131条当前调查数据中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和内梅罗指数法分别对土壤养分单一指标丰瘠水平和综合肥力状况进行评估,并分析马尾松天然林与人工林和纯林与混交林间土壤肥力特征的差异,为马尾松林可持续经营和生产力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平均值分别为4.79和4.91、33.78 g/kg和19.92 g/kg、1.82 g/kg和1.32 g/kg、0.46 g/kg和0.40 g/kg、14.49 g/kg和15.71 g/kg、88.00 mg/kg和59.41 mg/kg、4.94 mg/kg和2.38 mg/kg、71.72 mg/kg和52.99 mg/kg;(2)除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钾含量外,两个土层其他土壤养分指标的丰瘠水平在"较缺"水平及其以下;(3)0-20 cm土层土壤肥力指数(0.97)大于20-40 cm土层(0.77),土壤有效磷含量的肥力指数均最小(0.60和0.33);(4)除20-40 cm土层pH值、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外,其他土壤养分指标和肥力指数均表现为混交林>纯林;这些指标在天然林与人工林间的差异因指标而异。总体来看,马尾松林土壤磷和钾养分的供给潜力和能力较弱,土壤综合肥力状况也偏"贫瘠",其中土壤有效磷含量最低,肥力指数也最小;0-20 cm土层的土壤肥力状况优于20-40 cm土层,均受林分起源(天然林与人工林)和林分结构(纯林与混交林)的影响;但由于指标缺乏(如物理指标)和数据分布不均衡(天然林和混交林少),土壤肥力的估算以及林分特征对土壤养分和肥力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0.
5羟色胺-N-乙酰转移酶(SNAT)是褪黑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为揭示香蕉SNAT基因的功能,该研究对香蕉SNAT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获得其中2个成员(MaSNAT1和MaSNAT2)并对它们进行克隆验证,结果发现仅MaSNAT2表达。对MaSNAT2进行了系列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其在MeJA、ABA、GA_(3)、褪黑素及低温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1)MaSNAT2基因CDS长度为741 bp,编码246个氨基酸;MaSNAT2蛋白定位于叶绿体,具有GNAT超家族典型保守Acetyltransf_7结构域;MaSNAT2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组成,三级结构与水稻OsSNAT相似度为81.60%。(2)MaSNAT2蛋白与小果野蕉SNAT相似度最高,亲缘关系最近;MaSNAT2启动子具有MeJA、ABA和GA_(3)等激素响应元件。(3)qRT-PCR结果显示,MaSNAT2基因的表达受ABA抑制;GA_(3)处理8 h和48 h后MaSNAT2表达量分别升高15.1倍和16.2倍;MeJA处理4 h后MaSNAT2表达量提高至5.2倍;褪黑素及低温处理能显著诱导MaSNAT2的表达。研究表明,MaSNAT2属于GNAT超家族,其表达受GA_(3)和MeJA诱导,受ABA抑制;该基因在香蕉响应低温胁迫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