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8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61.
目的:新型氮杂多肽酰肼类衍生物的设计和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以脯氨酸甲酯盐酸盐为原料,通过与苄氧羰基丙氨酸反应,在肼中肼解,得到所需中间体,进而与富马酸单酯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和溴乙酸叔丁酯反应,三氟乙酸中脱去叔丁氧基,再与取代胺或氨水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用MTT法测试合成的氮杂多肽酰肼类衍生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合成了10个氮杂多肽酰肼类衍生物,其中有6个化合物对肿瘤细胞表现出抑制活性。结论:初步建立了氮杂多肽酰肼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对肿瘤细胞抑制活性的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662.
广西马山岩溶次生林群落生物量和碳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植被在岩溶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全球碳平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马山县岩溶次生林年龄序列(幼龄林、中龄林和老龄林)3个演替阶段9个样地(20 m×50 m)的系统取样调查,研究了停止人为干扰后岩溶次生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沿幼林、中林和老林群落的顺向演替发展,群落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从幼林群落的48.17 t/hm2、到中林群落113.47 t/hm2,再到老林群落242.59 t/hm2。老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较高,平均为236.69 t/hm2,中林和幼林较低且非常相近,分别为225.17 t/hm2和224.76 t/hm2,各次生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差异不显著(P0.05)。土壤碳储量的大小顺序为幼林(198.44 t/hm2)中林(167.39 t/hm2)老林(113.43 t/hm2)。沿群落正向演替,各次生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碳储量和土壤碳储量的比例发生明显的变化。幼林的土壤碳储量占生态系统碳储量的88.29%,植物碳储量只占11.71%;中林相应为74.34%和25.66%;而老林为47.92%和52.08%。可见,随着岩溶植被的正向演替,土壤碳转变为植物碳的趋势十分明显,这是岩溶森林不同于酸性土森林的一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663.
4种茶菊对干旱胁迫的形态和生理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4种茶菊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了不同强度干旱胁迫下茶菊形态、生理生化及光合生长的响应特性,并对其进行耐旱性评价。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强,各茶菊幼苗叶片数增量、叶面积、生物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降低;根冠比、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SPC)含量和叶绿素(Chl)含量增加;胞间CO2(Ci)浓度先降后升;乳荷、黄滁龙株高增量持续降低,而玉人面、繁白露株高增量先升后降;玉人面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呈先升后降趋势,其它3个品种则持续升高。运用隶属函数法对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定,不同茶菊品种耐旱性由高到低为乳荷黄滁龙繁白露玉人面。  相似文献   
664.
以大肠杆菌O157DNA为模板扩增VT2-B亚单位,纯化后经EcoRⅠ和XhoⅠ酶切,连入表达载体pGEX4T-2,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4T-2-VT2-B。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经IPTG诱导,实现了VT2-B-GST融合蛋白的可溶性表达,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5%。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得到2株融合细胞,制备了腹水单抗,测得单抗的ELISA效价为104。Western blot表明,该单抗能与重组蛋白特异性的结合。特异性单抗的获得为VT2毒素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5.
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以下简称EPO)是高等动物及人类造血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生理调节因子。在临床研究中,EPO活力测定有助于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或多血症的鉴别诊断;在红系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研究中,EPO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刺激因子。因此EPO活力测试在临床血液病和实验血液学研究中都是一个重要的、有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66.
艾蒿和蕲艾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艾蒿(Artemisa argyi)和蕲艾(A.argyi cv.qiai)均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艾蒿分布甚广,我国除了西北的砂荒地区、西南高寒山地以及华南高温地区外,各省、区均有分布。艾蒿和蕲艾为我国传统中药,并已收入我国药典,但其精油成分未见有详细报道。本文报道二种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为生产和医药部门,在引种栽培及临床应用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67.
使用出壳后3星期的鸡,把后背阔肌(快,α型纤维)切碎然后使之占据前背阔肌(慢-紧张,α’和β’型纤维)的空缺位置,并在前背阔肌神经的支配下生成新肌,新生肌肉象正常前背阔肌一样具有 ATP-ase 淡染的性质,但它也与前背阔肌不同,它具有酸不稳定性,而这后一性质却是碎肉源(后背阔肌)的性质。另外,把前背阔肌切碎然后把它放归原位,则由此新生的肌肉在上述两个方面都象正常的前背阔肌。以上实验证明在出生后3星期的鸡的横纹肌中的卫星细胞已带有向某种类型发育的倾向,以致于这些细胞经繁殖、融合后所产生的肌纤维仍带有肉源肌肉的某些性质。  相似文献   
668.
姜樟鲜叶经水蒸汽蒸馏得到一种淡黄色的精油,得率为0.5-0.8%。我们应用气相色谱、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以及测定衍生物熔点等方法,对该精油进行成份分析、鉴定。共鉴定出α-,β-柠檬醛,香叶醇,柠檬烯,1,8-桉叶油素,芳樟醇,氧化芳樟醇,樟脑,龙脑,石竹烯等47个已知化合物,其中α-,β-柠檬醛含量高达64.11%。它们是香料工业和医药工业上的重要原料。  相似文献   
669.
紫金龙的生物碱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金龙(Dactylicapnos scandens Hutch)是云南民间使用较普遍的草药,主要用于镇痛。前报报道了从紫金龙根中分离和鉴定了其中主要生物碱成分右旋异紫堇丁〔(+)isocorydine〕和普罗托品(protopine)。最近又从该植物根中分得两个生物碱成分,其量较少。经光谱分析鉴定为(+)紫堇丁〔(+)ccrydine〕(1)和(+)海罂粟碱〔(+)glaucine〕(2)。质谱测得二者的分子离子峰分别为m/z 341,355,并均为基峰,而且二者均出现M~+—43(M—CH_2NCH_3)的碎片离子峰,分别为m/z298,312。与异紫堇丁的红外光谱相似,生物碱紫堇丁的羟基由于同甲氧基成分子内氢  相似文献   
6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