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81.
采用磷酸铅盐溶液技术对小麦珠心细胞衰退过程进行了酸性磷酸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研究。结果显示,在未有明显衰退迹象的一些珠心细胞中,酸性磷酸酶只出现在细胞核轻微凝聚的染色质上,随珠心细胞衰退程度的逐渐增大,其衰退特征越来越明显,酸性磷酸酶依次在细胞质中较小液泡、细胞壁、线粒体、质体以及内质网等结构上出现活性反应。紧连胚囊的珠心细胞衰退细胞程度最大,细胞严重变形,酸性磷酸酶定位于细胞绝大部分结构中,但此  相似文献   
182.
在黑暗(对照)、红光、绿光、蓝光、黄光和白光条件下,对来源于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Linn.)Des.Moul.]头状花序乙醚提取物的色素溶液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及色价和色差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色价和色差与贮藏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颜色光照条件下,随贮藏时间(0—50d)的延长,溶液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及412、436和468nm特征波长下溶液的色价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溶液的色彩参数(L*、n*和b*)则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贮藏前后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且与贮藏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在贮藏至50d时,在红光、蓝光、白光、黄光、绿光和黑暗条件下类胡萝卜素含量降幅依次为98.97%、98.33%、95.10%、92.30%、80.38%和17.02%。贮藏10—50d溶液色价均显著小于起始色价(P〈0.05),其中,在黑暗条件下色价的变化均最小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而在红光照射下色价降幅最大。在黑暗条件下,溶液亮度增加、色彩变化不明显;而在其他颜色光照条件下,色素溶液均由绿转红、由黄向蓝转变,且与对照相比a*值显著增大、b*值显著降低(P〈0.05),但溶液亮度总体上无显著差异(P〉O.05)。在0—50d的贮藏期内,溶液的色价和色差与储藏时间均呈线形关系,溶液的褪色规律均符合一次降解曲线。研究结果显示:野菊花所含的类胡萝卜素类色素对红光、绿光、蓝光、黄光和白光均较敏感,光照时间越长分解越激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类色素应避光保存。  相似文献   
183.
为研究miR-202-5p在鱼类中作用的靶基因及功能, 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原位杂交技术构建了miR-202-5p在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不同组织和雌雄性腺中的表达谱。定量结果发现, miR-202-5p在牙鲆性腺中具有特异性的高表达, 且在精巢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卵巢。原位杂交结果显示, miR-202-5p主要在精巢的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中表达, 而仅在卵巢的Ⅳ和Ⅴ期卵母细胞中有较强烈表达。研究发现色素框同源蛋白2(Chromobox homolog 2, CBX2)在性腺发育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为进一步研究miR-202-5p在牙鲆性腺发育中的功能,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鉴定了二者的靶向关系, 结果证实, cbx2为miR-202-5p直接调节的靶基因, 为深入阐述miR-202-5p在牙鲆性腺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4.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小黄花茶物种原产地,近来研究发现小黄花茶种群具有急速衰退的趋势,其物种濒危机制并不清楚。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可反映物种利用资源的能力,研究小黄花茶种群生态位及其与伴生种之间的联结性,对探索小黄花茶群落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小黄花茶集中分布样地进行群落学调查,选择重要值排序前15个优势木本物种,计算生态位宽度(BS、BL)、生态位相似比(Cik)及重叠值(Oik)、种间联结系数(AC)以及共同出现百分率(PC)等指标,分析物种生态位与物种联结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黄花茶群落木本物种共63种,小黄花茶重要值(0.21)和生态位宽度值(BS=2.89,BL=15.76)均为最大。小黄花茶与其它优势种组成14个种对中Cik≥0.50的有2对,Oik≥0.50的有3对,优势种生态位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程度均较低。优势种总体联结性和种间联结性呈不显著负关...  相似文献   
185.
以‘云香’水仙为材料,采用PCR技术分离中国水仙WRKY转录因子家族成员NtWRKYY2(GenBank登录号为KX056496),其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867bp,编码289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NtWRKYY2编码蛋白含1个WRKY结构域和C2H2锌指结构(Csx4Cx23HxH),属于第Ⅱd类WRKY转录因子。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显示,NtWRKYY2在‘云香’水仙应对盐胁迫中显著上调表达。利用InFusion克隆技术成功构建过表达载体pMDC140-NtWRKYY2,并采用农杆菌介导叶盘法转化烟草,获得11株卡那霉素抗性植株,转化子进一步PCR检测结果显示,其中有8株目的基因已成功导入烟草基因组中,转化率为72%。盐胁迫处理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显示,盐胁迫处理后NtWRKYY2过表达的转基因烟草萎蔫和黄化程度小于野生型植株,Fv/Fm值下降幅度小于野生型植株。研究表明,NtWRKYY2过表达的转基因烟草具有抵抗盐胁迫的能力。该研究为水仙抗盐转基因育种提供备选目的基因。  相似文献   
186.
【目的】明确新疆野扁桃(Amygdalus ledebouriana)土壤种子库及幼苗更新特征,探究影响野扁桃种群更新受限因子。【方法】以新疆塔额盆地的野扁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野外样地调查、土样采集及母株下幼苗数量、级别统计的方法对新疆野扁桃土壤种子库及幼苗更新进行研究。【结果】(1)野扁桃土壤种子库种子平均密度为96.45粒/m2,托里居群完整种子密度最大,裕民居群被啃食种子密度最大,虫蛀种子仅在塔城居群出现;(2)野扁桃种子主要分布在枯枝落叶层,占种子总量的56.29%,S2(0—5 cm)土层占29.07%,S3(5—10 cm)土层占14.65%,土壤种子水平扩散距离与野扁桃所处坡度成正比;(3)调查的野扁桃幼苗中未发现实生苗,Ⅰ级苗占幼苗总数的51.13%,母株基部50 cm内的范围是野扁桃幼苗集中分布区域。【结论】野扁桃土壤种子库分布特征表现为近母株及地表,幼苗更新的特征也表现为近母株分布,自然条件下,被啃食种子、虫蛀种子和生态位缺失是野扁桃实生苗无法萌发,实生更新受限转而进行萌生更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7.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压力可能会导致头发颜色发生变化,但其潜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采用雌性C57BL/6小鼠脚底电刺激结合束缚来建立慢性应激小鼠模型,并用比色法检测小鼠皮肤和B16F10黑色素瘤细胞中黑色素含量和酪氨酸酶活性;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小鼠皮肤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和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 IL-6)含量;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评估小鼠皮肤中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κB, NFκB)/p65亚基的含量。结果显示:C57BL/6小鼠在慢性应激下由于皮肤中的毛囊黑色素细胞和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其毛皮颜色从暗色变为棕色。同时,慢性应激小鼠皮肤炎症反应增加,表现为皮肤中NFκB活性和TNF-α表达增加。在体外,TNF-α以剂量依赖性方式降低B16F10黑色素瘤细胞中黑色素生成和酪氨酸酶活性。以上结果表明,慢性应激通过降低雌性C57BL/6小鼠的毛囊黑色素细胞和酪氨酸酶活性来诱导皮毛颜色改变,而TNF-α可能在应激诱导的毛色改变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8.
党参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89.
全舒婷  焦伟伟  徐放  孙琳  綦辉  申阿东 《遗传》2023,(11):1007-1017
鸟苷酸结合蛋白(guanylate-binding proteins,GBP)是一类干扰素诱导蛋白,在应对细菌、病毒、衣原体以及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时,其发挥的作用存在差异,并且影响感染性疾病的发展和结局。目前,研究者发现在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发的细胞自主免疫中,GBP蛋白通过影响炎症小体的经典和非经典活化途径调控细胞焦亡。本文对GBP家族成员结构、进化特征以及炎症小体的经典和非经典活化途径进行了介绍,综述了GBP蛋白调控炎症小体活化的相关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GBP蛋白影响不同病原体感染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疗提供新的基础研究线索。  相似文献   
190.
目的:基于响应面设计优化白芷醇溶蛋白质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指纹图谱特征。方法:首先考察液料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四个单因素对白芷醇溶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再通过Box-Behnken方法对影响提取率的工艺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最后对白芷及易混淆药材的醇溶蛋白质指纹图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3∶1(mL/g),提取时间8.75 h,乙醇浓度42%,提取温度45℃,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0.294%。SDS-PAGE分析表明白芷醇溶蛋白质样品分子量范围介于15~95 kDa,91.4 kDa与65.6 kDa分子为高丰度蛋白质。此外,白芷与天花粉、粉葛、山药的醇溶蛋白质指纹图谱有显著差异。结论: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白芷醇溶蛋白质的提取工艺,并建立其专属性SDS-PAGE指纹图谱,为其分子鉴定及资源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