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肠道病原菌,可引起肠道炎症。该病原菌主要通过其致病岛(SPIs)编码的III型分泌系统(T3SS)分泌效应因子,包括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其在入侵肠上皮细胞时会释放促炎因子引发炎症反应,同时,为防止促炎因子过度破坏宿主细胞影响菌体的生存和繁殖,鼠伤寒沙门菌会产生一系列抗炎因子来调节细胞内信号通路,与宿主共同繁殖并最终全身扩散造成严重感染。旨在对鼠伤寒沙门菌利用T3SS效应因子入侵并调节宿主细胞信号通路机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评价抗逆转录病毒药对孕育期雌性大鼠心血管功能及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SD大鼠9周龄雌鼠19只、10周龄雄鼠6只,9只/10只雌鼠与3只雄鼠合1笼,共2笼,分为正常对照组(CON)、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组(HARRT)。其中CON组雌性大鼠每天早、晚生理盐水 (10 ml/kg)灌胃,HARRT组雌性大鼠灌等容积抗逆转录病毒药(AZT 31.25 mg/kg +3TC 15.63 mg/kg +LPV/r (41.67/10.42) mg/kg),连续3个月。记录雌性大鼠体重、存活情况;检测超声心动图,多导生理记录仪检测动脉血压、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相应试剂盒检测血糖、血脂四项、心肌酶及肝酶;Masson染色及透射电镜分别观察心肌胶原纤维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CON组雌性大鼠均存活(9/9),HARRT组雌性大鼠存活6只(6/10);与CON组比较,HAART组雌性大鼠体重减少(P< 0.01);LVDd、IVST、LVPWT、LAD增加(P<0.05);动脉舒张压增加(P<0.05)、LVP +dP/dtmax减少(P<0.01);TG减少、Glu增加(P<0.05)、CK减少(P<0.01)、GOT减少(P<0.05);心肌组织胶原纤维增多,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异常。结论: 抗逆转录病毒药可导致孕育期雌性大鼠心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23.
核酸荧光探针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酸荧光探针新进展田少敏阮康成(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200031)关键词核酸荧光探针核酸荧光探针作为核酸标记的工具,具有方便、快速、灵敏和安全等特点,近年来得到很大发展,不但种类明显增加,性质上也有进一步改善。下面就笔者得到的最新资料,...  相似文献   
24.
鄂西大蓟根的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题对菊科蓟属植物鄂西大蓟根Cirsium henryi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了五个单体成分并以光谱分析法鉴定它们的结构:乙酰丁香酸(p-Hydroxycinnamic acid,1),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2),香草酸(vanillic acid,3),二羟丙基软脂酸酯(2,3-dihydroxypropyl hexadecanoate,4)和胡萝卜苷(glucoraphenin,5)。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5.
目前全球面临耐药形势严峻的挑战,更迫切寻找新的结构和新的作用机制的药物。许多中药具有抑菌或潜在抗感染作用,本研究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中药有效成分及单体抗菌的生物活性及机制方面作一综述,为中药单体在抗感染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加快中药单体抗感染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6.
通过查阅资料,访问及实地调查等方法,报道了云台山野生珍稀濒危中药植物24科37种,对它们的生长环境、药效及现在情况做了介绍,并分析了云台山野生中药植物资源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对云台山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7.
翻转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由课前任务、课堂指导和课后反馈组成,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酵母蔗糖酶的提取与比活力测定"、"蔗糖酶进程曲线的制作"以及"固定化活性干酵母细胞的制备与转化糖的生产"三个典型的生物化学实验为研究对象,利用翻转课堂对其进行教学目标的探索和设计,为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动力、提高科研动手能力及开发其创新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8.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能够通过Ⅲ型分泌系统(typeⅢsecretion systems,T3SSs)分泌效应蛋白Vop S,催化三磷酸腺苷(ATP)分子中的单磷酸腺苷(AMP)通过磷酸二酯键共价连接至宿主细胞Rho鸟苷三磷酸激酶(Rho GTPases)成员蛋白Rho A、Rac1和Cdc42的特定的苏氨酸残基上,导致宿主细胞肌动蛋白骨架崩解,细胞变圆。该发现推动了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单磷酸腺苷酸化(AMPylation)修饰的迅速发展,其中催化AMPylation修饰的蛋白质称为单磷酸腺苷酸化酶(AMPylator)。目前的研究表明,与蛋白质的磷酸化修饰类似,蛋白质AMPylation在真核以及原核生物中都是一种重要的调控蛋白质功能的翻译后共价修饰调节机制。与AMPylation相对应的是去单磷酸腺苷酸化(de-AMPylation),即去单磷酸腺苷酸化酶(de-AMPylase)催化修饰后的蛋白质脱去AMP基团的过程,使底物蛋白重新恢复其原有的生物学功能。现就蛋白质AMPylation修饰的催化过程、AMPylation修饰的研究进展以及AMPylator/de-AMPylase的种类、物种来源、结构、功能和底物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阐述。此外,就目前已有的AMPylation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其中详细阐述了一种化学标记法的原理和过程。  相似文献   
29.
牛肝L-谷氨酸脱氢酶在压力下的解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牛肝L-谷氨酸脱氢酶(GDH)在压力下的解离。研究表明,在2kbar时GDH由六聚体解离成亚基,标准解离体积变化为-293ml/mol,解离自由能为48kcal/mol(10℃)。GDH在压力下的解离还显示出异常的浓度依赖性,表明在天然寡聚蛋白的布居中存在着自由能不同的单体聚合。不同温度下的GDH解离研究结果表明,由亚基-六聚体的聚合是一熵增驱动过程。bis-ANS存在时观察到的现象,暗示谷氨酸脱氢酶的亚基解离过程中发生了构象漂移(conformationaldrift)。此外还研究了底物结合对解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高压力对限制性内切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质粒pSPORT1为底物研究了高压力对Ⅱ型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和XbaⅠ反应的影响。高压力未引起两酶底物碱基特异性的改变,但二者反应活力均随压力升高而逐渐下降,XbaⅠ对高压力更敏感。引起HindⅢ和XbaⅠ限制性内切酶活性完全丧失的压力分别为200和180MPa,半失活压力分别为130和75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