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7 毫秒
81.
该文设计9种分离培养基,采用稀释涂布法从14份真红树植物的46份组织样品中分离纯化内生细菌。并基于菌株形态学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确定分离菌株的种属及分析其物种多样性,采用秀丽隐杆线虫模型筛选菌株延缓衰老活性。结果表明:(1)通过基因序列去重复后从46份真红树植物组织样品中获得32株海洋细菌,基于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信息分析,覆盖12科17属,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优势菌属,并获得1株疑似橙单胞菌属(Aurantimonas)新种,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低于97%;(2)经过秀丽隐杆线虫粗筛发现3株海洋细菌具有显著延缓线虫衰老的活性(P0.05)。以上结果表明海南西海岸真红树内生细菌具有物种多样性,部分菌株具有延缓线虫衰老活性。  相似文献   
82.
为寻找新型抗衰老药物,该文以海南西海岸红树林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9种不同培养基从7种伴生植物21份样品中分离纯化放线菌,通过PCR扩增,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已纯化放线菌的多样性,利用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模型筛选菌株来进行延缓衰老活性研究。结果表明:(1)从7种伴生植物21份样品中共分离到26株海洋放线菌,隶属于9科15属,分别为拟诺卡菌属、短状杆菌属、短小杆菌属、Demequina、戈登氏菌属、类诺卡氏菌属、Lysinimicrobium、细杆菌属、假诺卡氏菌属、微球菌属、原小单孢菌属、拟无枝酸菌属、Yimella、北里孢菌属和链霉菌属,其中链霉菌属为优势菌属。(2)经秀丽隐杆线虫模型筛选,发现有2株海洋放线菌的发酵粗提物具有延缓秀丽隐杆线虫衰老的作用。综上结果说明海南西海岸红树林伴生植物中含有丰富多样的药用放线菌资源,为海洋放线菌抗衰老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3.
摘要 目的:研究免疫球蛋白联合磷酸肌酸钠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重塑和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3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输注磷酸肌酸钠治疗,每次0.5~1.0 g,每天1次,连用14 d。观察组联合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剂量1 g/(kg?d),每天1次,连用2 d。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心肌重塑指标和心肌损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nitrogen 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PINP)、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type I collagen carboxy terminal telopeptide,ICTP)、MMP9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TGFβ1、PINP、MMP2、ICTP、MMP9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TGFβ1、PINP、MMP2、ICTP、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i,cTnI)、脑利钠肽(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MDA、CK-MB、BNP和cTnI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MDA、CK-MB、BNP和cTn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联合磷酸肌酸钠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抑制心肌重塑、减轻心肌损伤,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4.
为提高微生物降解反式茴脑获得茴香酸的产量,对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NT2的发酵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降解过程的转化率。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碳氮源种类及浓度、反式茴脑添加量、发酵温度、接种量、初始pH以及装液量对茴香酸生成量、反式茴脑降解率的影响,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和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影响茴香酸生成量的显著因素并获取中心点,最后采用Box-Behnken模型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发酵条件并验证。结果表明氯化铵浓度、初始pH和装液量是显著影响因素,最佳发酵条件为:柠檬酸钠10 g/L,氯化铵1.26 g/L,反式茴脑添加量1%,发酵温度30℃,接种量4%,初始pH 7.9,装液量42 mL/250 mL。优化后茴香酸生成量为7.24 g/L,为优化前的3.5倍,茴香酸摩尔生成率为80.72%,反式茴脑降解率为89.81%,分别比优化前提高了270.28%和97.78%。综上,假单胞菌NT2是生物转化生产茴香酸的潜力菌株。响应面优化可以显著提高反式茴脑的降解率和茴香酸产量,这为大规模生产茴香酸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5.
海洋植物及其共附生微生物是海洋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产生许多结构新颖、活性独特的次级代谢产物,承担多种生理生态功能。北部湾海洋植物物种资源丰富,据统计,海洋植物有3门43种。该文综述了从2002年起北部湾海洋植物及其共附生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从11种红树植物和7种共附生微生物中获得59个新化合物和35个已知活性化合物,从3种海草植物中获得3个新化合物和7个已知活性化合物,从6种海藻植物和1种共附生微生物中获得25个新化合物和8个已知活性化合物,主要涉及结构类型有萜类、生物碱、黄酮类、甾醇,多数具有良好的抗菌、抗氧化、抗肿瘤、抗炎、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北部湾海洋植物研究方向及后续的研究建议。该综述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北部湾海洋植物及其共附生微生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6.
苹果蠹蛾头部感器的电镜扫描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扫描电镜系统观察并描述了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成虫及幼虫触角上及口器上的感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苹果蠹蛾成虫触角背面密布鳞片,感器很少,腹面和侧面鳞片稀疏,具大量感器;2)触角上的感器大部分分布于鞭节各节,少部分分布于柄节和梗节;3)雄虫触角上着生10种感器,雌虫触角上着生9种感器,与雄虫相比,雌虫缺少鳞形感器;4)雄虫口器具鳞形感器和刺形感器,雌虫口器仅具刺形感器;5)幼虫触角3节,基节无感器,第2节具2刺形感器且其分布位置存在个体差异,端节端部具呈三角状排列的3个栓锥感器;6)幼虫口器具一定数量和不同形态的感器。  相似文献   
87.
根据自然灾害医学救援要求及组织体制,结合灾害救援过程中的心理压力来源及心理需求,提出心理卫生支援分队建设指导:人员需具备专业技能,兼顾全面技术;采取的工作方式主要为团体合作、小组协作和单人干预等;日常训练重点在于做好实战训练、预案、心理和物资方面的准备,力求使心理卫生支援分队满足新时期非战争军事任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88.
南亚热带森林片断化对厚壳桂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片断化是造成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但从种群遗传学角度开展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因此,本文采用ISSR(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方法对广东省鼎湖山、黑石顶、大雾岭、古田、萝岗和饶平6个地点的南亚热带片断化森林中的厚壳桂(Cryptocaryachinensis)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每个种群分成体、小树和幼苗3个年龄级采样,共采集厚壳桂样品448个。7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209条多态性带。研究结果表明,6个厚壳桂种群的总遗传多样性为0.1529,种群平均遗传多样性为0.0537。和保护较好的厚壳桂种群相比,萝岗和饶平的两个村边林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低。6个厚壳桂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6489。AMOVA分析结果表明,总的遗传变异中,67.97%(P<0.0002)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间,2.06%(P<0.01)的遗传变异存在于不同年龄级之间,29.96%(P<0.0002)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基于遗传距离的UPGMA分析结果表明,6个厚壳桂种群大致分成两支:一支包括大雾岭和黑石顶2个种群,另一支包括其他4个种群。鼎湖山、古田、大雾岭和黑石顶不同年龄级均各自聚合在一起。可以看出,森林的破碎化导致了南亚热带厚壳桂种群遗传多样性降低,种群间基因流受阻,提示我们对于同一地区的易危物种,这种威胁将很大,急需开展相关的保护研究。  相似文献   
89.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源树突状细胞的蛋白质表达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B)的感染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 ,DCs)的应答反应是机体起始免疫应答的关键。因此,利用双向电泳技术(Two_dimensionalelectrophoresis,2_DE)对人源树突状细胞受结核分枝杆菌H37RvATCC 2 72 94菌株感染前后的全细胞蛋白表达图谱进行差异比较和分析,发现其中产生差异的有4 5个蛋白质斑点,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其中4个表达明显上调的蛋白质斑点进行分析鉴定,获得4个明确的肽指纹图谱,通过在数据库中检索分析,确定这4个蛋白质分别为人亚砷酸诱导ATP酶I(HumanArsenite_stimulatedATPase ,hASNA_I) ,膜联蛋白IV(AnnexinIV) ,γ_肌动蛋白(γ_actin) ,热休克蛋白2 7(Heatshockprotein2 7,HSP2 7)。上述发现有助于了解结核分枝杆菌入侵早期导致的树突状细胞蛋白质组表达变化,为深入研究结核分枝杆菌 宿主相互作用提供了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90.
运用石蜡切片和电镜扫描等方法对菠萝蜜叶和花进行解剖学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菠萝蜜的叶是典型的异面叶;表皮细胞的角质层较厚,叶肉有2~4层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细胞间隙发达,在叶肉和叶脉中还有较多含单宁的薄壁细胞,叶脉的木质部非常发达;说明了菠萝蜜的叶具有较强的耐旱和抗虫能力。花小,单性,花粉粒小而量多,风媒传粉;三孔花粉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