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肠毒素B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金葡菌肠毒素B感染脐静脉内皮细胞8 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同时用比色法检测TNF-α、caspase-3及caspase-8的产生量,并检测加入TNF-α抗体、caspase-3和caspase-8抑制剂后的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肠毒素B作用脐静脉内皮细胞8 h后均可诱导细胞凋亡,且TNF-α、caspase-3和caspase-8的产生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加入TNF-α抗体、caspase-3和caspase-8抑制剂后凋亡率明显降低。结论金葡菌肠毒素B可以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其凋亡机制可能是通过TNF-α介导的caspase-8及caspase-3激活的外源性死亡因子受体途径。  相似文献   
62.
滇藏常绿杜鹃亚属的修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常绿杜鹃亚属Subgenus Hymenanthes是由K.Koch(1872)根据Blume(1826)建立的Genus Hymenanthes改级组合而成。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沿用了Maximowicz(1870)所建立的、后由Koehne(1893)修订过的Subgenus Eurhododendron这一亚属名称,直到最近D.F.Chamberlain(1978,1979,1982)对该亚属的名称才作了正式订正。 这里要强调指出,N.F.Tagg(1930)“The Species of Rhododendron”一书中系统地整理了该亚属的种类,首次建立了亚属下的分类系统。在此基础上,H.O.  相似文献   
63.
64.
跨种扩增是一种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得物种微卫星标记的方法。本研究利用在近缘种中已发表的微卫星DNA引物,对大鳄龟(Macroclemys temminckii)进行跨种PCR扩增,在合成的69对引物中获得8对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对PCR扩增产物进行统计,得出观测杂合度(Ho)的范围是0.041 7~0.954 5,平均为0.384 8;期望杂合度(HE)的范围为0.041 7~0.811 8,平均为0.479 1;多态信息含量范围为0.040 0~0.759 2,平均为0.423 2;经过卡方检验后,部分微卫星位点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总体来说,这些位点是研究大鳄龟遗传结构的良好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65.
通过PCR克隆的方法,获得了分别来自二倍体长穗偃麦草的E基因组和四倍体长穗偃麦草的E1基因组的4个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基因启动子的部分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它们之间的同源性较高,两个x型亚基启动子序列之间只有1个碱基的差异,而两个y型亚基启动子序列完全相同, x和y型亚基启动子序列之间的长度和部分碱基位点都有差异。推测四倍体长穗偃麦草中的E1基因组可能起源于二倍体的E基因组。与来自小麦族的A、B、D和G基因组部分亚基基因的启动子序列比较表明,小麦族的这一区域在进化上是相当保守的,不同基因组来源的序列同源性都在90%以上。经过对这些序列的聚类分析,表明长穗偃麦草的y型HMW-GS基因与其他亚基基因的进化关系较远,而x型亚基基因与一个来自小麦1B染色体的亚基基因关系最近。Abstract: The partial promoter regions of HMW glutenin subunit genes were cloned form the genomes E (in diploid Agropyron elongatum) and E1 (in tetraploid Agropyron elongatum) by PCR approach. There was only one nucleotide acid difference in the promoter sequences of x-type subunits between the two genomes; moreover, the promoter sequences of the two y-type subunits were completely identical. Although these promoter regions were very similar to each other, differences still existed in sequence size and the kind of nucleotide acid between the x-type and y-type subunits. It was speculated that the E1 genome in tetraploid Agropyron elongatum was probably originated from E genome in diploid species. The comparisons of these subunits with some of those from A, B, D and G genome of Triticeae demonstrated that the sequences of their partial promoter regions were conserved and shared a high homology more than 90%. The phylogenetic analysis based on the sequences in this region indicated that the y-type HMW glutenin subunits of Agropyron elongatum species were different from other subunits, whereas the x-type subunits of them were most closely related to that from the B genome.  相似文献   
66.
乔木,高15米,径35厘米,树皮灰黄褐色,纵裂。芽卵形,长2-4(10)毫米,黄褐色,被疏柔毛。当年生小枝被疏柔毛。叶纸质,圆状倒卵形或宽卵形,长8—16厘米,宽5—13厘米,先端骤尖或短尾尖,叶基通常近心形,稀截形,缘具宽而浅的圆锯齿,齿端具短尖头,上面被稀疏糙毛及细小钟乳体,背面密被疏柔毛,中脉在上面微  相似文献   
67.
构建了一种适用于克隆cDNA的双分子质粒载体。使用此载体,以载体引物合成ds-cDNA后,用连接酶将cDNA-载体重组子自身环化,转化宿主菌。本文以此方法构建了人胚胎组织cDNA文库,转化菌中约50%含有cDNA插入片段。此方法大大简化了cDNA克隆步骤,提高了克隆效率。  相似文献   
68.
为了解狗蔷薇(Rosa canina L.)类原球茎发生机制,以建立月季高效再生体系,探讨了根尖内部维管组织在狗蔷薇愈伤-不定根根尖膨大发育为类原球茎过程中所起作用。剪切试验发现,脱离愈伤的狗蔷薇不定根根尖不能诱导类原球茎形成;桥接培养表明,通过维管组织向根尖运输外源激素TDZ诱导类原球茎发生的效率高于共质体运输方式;TIBA(2,3,5-triiodobenzoic acid)处理限制了根尖维管组织向分生区的延伸速度,并最终影响了类原球茎发生率;在类似狗蔷薇愈伤-不定根结构的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 Gaertn.)根段-不定根上也重现了根尖被诱导发育为绿色球体过程。由此表明,愈伤-不定根中完整的维管组织是狗蔷薇类原球茎发生的结构基础之一,揭示获得与愈伤-不定根类似的内部结构和组合模式的外植体(如毛状根),并将其视为整体进行诱导培养,是建立月季类原球茎再生体系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69.
山茶科核果茶属、石笔木属和拟核果茶属的分类学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形态学、胚胎学、孢粉学和解剖学4方面探讨了核果茶属(PyrenariaBl.)、石笔木属(TulcheriaDunn)和拟核果茶属(ParapyrenariaH.T.Chang)的分类学问题,3属在形态上的主要差异具有连续性而难以断开,大小孢子和雌雄配子体的发生过程高度相似,均具有皱波状至皱网状的花粉外壁纹饰和大头茶型(Gordoniaeeous-Type)气孔器,几方面的资料提示,核果茶属、石笔术属和拟核果茶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类群,从而以新的证据支持或主张将上述3属合并成1属。  相似文献   
70.
山茶属瘤果茶组植物的订正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