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异位妊娠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示可疑妊娠滋养细胞流动与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在本院收治的100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时期在本院例行正常产检的100例宫内妊娠孕妇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检查,并抽血进行甲胎蛋白的定量测定。测定子宫动脉、滋养细胞血流阻力及血清甲胎蛋白含量。结果:观察组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观察组收缩期峰值速速、舒张末期速度较对照组升高,观察组滋养细胞血流阻力指数RI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收缩期峰值速速、舒张末期速度较对照组升高,观察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甲胎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异位妊娠患者血清甲胎蛋白与滋养细胞血流RI呈负相关(r=-0.425,P<0.001)。结论:早期异位妊娠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升高,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滋养细胞存在高流量-低阻力血管,滋养细胞血流阻力RI与血清甲胎蛋白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2.
田间试验表明,玉米螟微孢子虫病垂直传播时发病较重,收获期虫口密度显著降低,水平传播时发病较轻,虽然发病率高达91.5—95.5%,虫口密度降低也不显著。越冬期染病螟虫虫口进一步降低,至前蛹期达到高峰,但残存虫仍有近半数带病虫羽化成为新的传染源。试验还表明,在单株含虫1—12头范围内,两个玉米品种单株每增1虫减产1.32—1.39%,另一品种不同虫量处理的产量无显著差异,表现高度耐螟,微孢子虫和耐螟品种在控制玉米螟虫口方面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3.
岷江上游景观边界网络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局与过程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与基于斑块的研究相比,基于边界的研究是格局与过程研究的一个新的切入点.以岷江上游地区为例,基于TM影像数据,应用RS、GIS、Fragstats等软件,选用边界长度、边界密度、边界海拔、结点数量、网眼大小、网络连接度等指数,研究了景观边界网络格局的变化,并分析了与之相关的生态过程.结果表明,在1974~2000年期间,由于人为干扰强度的加剧,岷江上游景观边界网络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在早期以边界长度增加为主,网络连接度变大,在后期以边界数量和结点数量增加为主,网络连接度变小;森林景观与低坡位景观类型间的边界减少,森林下线上移;农田与林地的边界在早期增加,1986年后减少,而与灌木林地的边界持续增加;随着林地的蚀退,森林结构变得简单化,而农田、灌木林地、草地等景观类型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04.
秦岭山茱萸立地因子主分量分析及立地条件类型分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山茱萸主产区林分样地的地貌,土壤肥力以及群体生长因子为变量,采用打分求和方法和主分量分析方法对山茱萸立地条件类型分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主分量分析法与打分求和法相比,以主分量分析法划分的类型与实际吻合更好;山茱萸立地条件类型的分化趋势主要受控于土壤肥力因子和地貌因子,在满足土壤肥力和地貌条件之外,山茱萸更适合于在石砾含量中等的轻壤土上生长。  相似文献   
105.
以我国温带主要阔叶树种水曲柳幼苗为对象,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海拔740 m和1200 m布设两处试验地,分别进行增水30%(+W)、减水30%(-W)和自然降水(CK)处理试验,分析植株生长和叶片光合作用参数、可溶性蛋白和光合色素含量,以及降水和温度变化对水曲柳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对水曲柳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显著,与海拔1200 m样地相比,海拔740 m样地3个处理水曲柳幼苗的基径、株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胡萝卜素含量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气孔限制值均显著升高,而胞间CO2浓度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水曲柳幼苗光合能力的下降归因于非气孔因素限制.降水变化对水曲柳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6.
为积累国人颏孔的资料和进行种族、地域的比较,本文对南京地区国人下颌骨颏孔的形状、位置和方向进行了观察。并对颏孔的大小及其与下颌骨各缘的距离进行了测量。
本文所用材料为南京地区出土的733个完整的成人下颌骨(共1466侧颏孔)。将下颌骨置于标准水平面上,在牙槽上加压,使下颌骨尽可能与平面接触,观察两侧颏孔的形的形状、开放方向及位置。通过颊孔的中心点O作水平线OA向后至下领支后缘, OB线向前至下领骨正中线;通过O点作垂线OC向下至基底缘、OD向上至牙槽缘;测量各线及颊孔的最大纵径和最大横径。  相似文献   
107.
本文记述潜蛀农作物茎髓的黑潜蝇属三新种,模式标本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苧麻黑潜蝇 Melanagromyza boehmeriae,新种(图1-4) 头部:额宽几与眼宽相等,从侧面观,眼眶呈线状突出,上眶鬃2对,第一对显著较长,第二对约为其长度的3/4,下眶鬃2对较弱,眶毛约3行,倾向不规则,半月片高于半圆形,颊深约为眼高1/8,触角第三节长大于宽,有短纤毛,触芒具明显羽状纤  相似文献   
108.
实驗在5只成年中国产猕猴(Macaca Mulatta)身上进行。利用在条件反射实驗前不足以引起皮层誘发电位的弱閃光刺激,結合以前肢皮肤电刺激建立条件反射。实驗証明,在条件反射形成的初期和消退过程中,同样強度的弱閃光刺激能在大脑皮层枕叶和頂叶引起明显誘发电位,它的出現早于前肢的条件运动反应。在条件反射巩固之后,弱閃光不再明显地引起誘发电位,而在条件刺激时只有皮层自发电位的去同步化出現,或者甚至不出現大脑皮层电活动的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09.
华北黍芒蝇的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种已知仅分布在印度,但作者在鉴定采自东北和华北的芒蝇属标本中,都发现本种。它们两性的外形和外生殖器特征(图1-4)与Malloch(1925)和Pont(1972)的记述相符。标本产地:北京市白祥庵(2♂♂,1942年8月20日,近藤铁马采),延庆县1♂1♀′1964年9月,李伟华采),昌平县(11♂♂,11♀♀,1977年7月,屈西峰采);河南省濮阳县(4♂♂2♀♀,1979年7月,张继坤采);吉林省双阳县(2♀♀,1956年9月,作者采)。 寄主植物仅知黍(Panicum miliaceum)1种,卵产在植株上部叶片背面近叶脉处,幼虫蛀食未抽出的幼穗,每穗多头,造  相似文献   
110.
本文报道寄生于疣蝗和黑条小车蝗的一种微粒子虫的光镜和电镜形态特征及寄生习性,定为新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