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71.
AphA蛋白促进副溶血弧菌c-di-GMP合成和生物膜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合运用表型和分子生化实验研究AphA蛋白对副溶血弧菌生物膜形成的调节机制。【方法】利用菌落褶皱和结晶紫染色实验比较aphA突变株(ΔaphA)和野生株(WT)的表型差异;进而利用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的方法分别检测ΔaphA和WT中c-di-GMP分子含量;提取ΔaphA和WT的总RNA,采用实时定量RT-PCR的方法研究AphA对scrABC和scrG的调控关系;分别构建克隆有scrABC和scrG上游启动子区的LacZ重组质粒,并将重组质粒转入ΔaphA和WT中,通过测定并比较两株菌中β-半乳糖苷酶活性差异来进一步研究AphA对scrABC和scrG的调控关系;PCR扩增scrABC和scrG的整个启动子区DNA序列,并纯化His-AphA蛋白,通过凝胶阻滞实验(EMSA)验证AphA对靶基因启动子区是否具有直接的相互作用。【结果】表型结果显示AphA能促进c-di-GMP的合成和生物膜形成;实时定量RT-PCR和LacZ结果表明AphA能抑制scrABC和scrG的转录表达;EMSA结果证明AphA不能结合到scrABC和scrG的启动子区DNA上。【结论】AphA间接抑制scrABC和scrG的表达是其促进副溶血弧菌c-di-GMP合成及生物膜形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72.
miRNA是一类长度在18~25个碱基的具有调控作用的RNA核酸小分子。在各种生物学过程的调控中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miRNA研究技术的飞速发展,昆虫miRNA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该文主要综述了miRNA在昆虫免疫、生殖、凋亡及神经发育等生物学过程中功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3.
钟莉娜  赵文武  吕一河  刘源鑫 《生态学报》2014,34(12):3368-3377
以陕西省延安市1985年、2000年和2008年三期1∶25万景观单元类型图,1∶5万地形图等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为数据源,基于ArcGIS 9.3软件,采用多距离空间聚类、景观单元类型转移矩阵、空间数据叠加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延安市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延安市的景观是由林地、灌木、草地和农田等基本景观单元构成的复合景观;研究期间农地面积急剧减少,流失的农地主要转变为林地、草地、灌木和聚落,除农地和裸地外,其他景观单元类型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1985—2008年,林地、灌木和草地聚集的最大尺度减小,而农田聚集的最大尺度变大,农田和草地的空间聚集强度明显小于林地和灌木;延安市主要景观单元类型演变主要发生在海拔1100—1500 m之间的区域和坡度范围7—21°之间的区域,但农田向聚落的演变主要发生在海拔较低(900—1300 m)、坡度较缓(7°)的平川缓丘地带。1999年之前,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延安市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而1999年之后,国家推行的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生态重建措施成为延安市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274.
为探讨青花菜在模拟酸雨胁迫下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表达变化,克隆了青花菜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的cDNA序列全长,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青花菜GST基因cDNA全长为915bp,开放阅读框为642bp,编码213个氨基酸,推测分子式为C1091H1719N289O306S5,分子量为23 940.7,没有跨膜螺旋区域和信号肽。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青花菜基因GST与芥菜的GST聚类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模拟酸雨胁迫下,GST基因的表达量在胁迫初期显著增大,随时间延长开始下降,表明其参与了青花菜抗酸雨的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275.
丝状真菌可以分泌大量纤维素酶及辅助酶来降解纤维素底物,也是目前工业上纤维素酶的主要生产者。回顾并综述了丝状真菌降解转化纤维素的酶系和机制进展,详细总结了组学研究在纤维素酶研究上的新成果,并探讨了提高丝状真菌酶系效率和产量的遗传改良策略。  相似文献   
276.
丝状真菌可以分泌大量纤维素酶及辅助酶来降解纤维素底物,也是目前工业上纤维素酶的主要生产者。回顾并综述了丝状真菌降解转化纤维素的酶系和机制进展,详细总结了组学研究在纤维素酶研究上的新成果,并探讨了提高丝状真菌酶系效率和产量的遗传改良策略。  相似文献   
277.
为了解隐孢子虫在藏羊中的感染情况,采用饱和蔗糖漂浮法检查34份藏羊新鲜粪便。通过巢式PCR扩增阳性分离株的18S rRNA、HSP70和CpA135位点基因,并采用限制性内切酶Ssp I和Vsp I对18S rRNA产物进行酶切分析。同时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藏羊感染隐孢子虫类别。结果显示仅1只藏羊感染隐孢子虫,18S rRNA与Cryptosporidium xiaoi山羊分离株(GU553016)相似率为99.9%;HSP70与C.xiaoi绵羊分离株(FJ896041)相似率为98.7%;CpA135与C.ubiquitum人源分离株(HM358023)相似率为99.3%。18S rRNA产物经Ssp I酶切后获得3条条带493 bp、262 bp和103 bp,经Vsp I酶切后获得3条条带508 bp、181 bp和104 bp,与C.bovis酶切条带相似。基于18S rRNA和HSP70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该分离株与C.xiaoi亲缘性最近。这是首次在藏羊体内发现肖氏隐孢子虫。  相似文献   
278.
【背景】印楝素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源杀虫剂,已有研究表明其对红脉穗螟具有胃毒和触杀效果,但印楝素对红脉穗螟生长发育的影响还未见报道。【方法】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印楝素不同亚致死剂量水平下,对红脉穗螟幼虫和蛹发育历期的影响,并对药剂处理后成虫的寿命、产卵量和孵化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经印楝素处理后,红脉穗螟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与对照相比均有所延长,成虫寿命变短,同时处理后红脉穗螟成虫产卵量及后期的卵孵化率均显著降低,其中经LC25、LC50和LC90剂量处理后,产卵量分别降低了14.30%、20.38%和19.43%,卵孵化率分别降低了24.24%、26.89%和31.60%。【结论与意义】印楝素可通过干扰红脉穗螟虫体的生长发育和后代产卵力来达到对害虫种群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279.
土壤结皮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由于结皮形成机制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亲水性和斥水性,从而影响土壤的水力学特征与水文循环。本研究利用水滴穿透时间法测定了野外不同植被下物理结皮和生物结皮的斥水特征,利用扫描电镜观测了结皮的表面形态,并用微型入渗装置测定了结皮及其对照土壤的入渗特征。结果表明: 1)物理结皮的平均水滴穿透时间(WDPT)为3.3 s,对照为0.9 s,表现为亲水性;生物结皮的平均WDPT介于20.9~140.9 s,是无结皮的2.8~19倍,其中君迁子和刺槐林下的生物结皮平均WDPT分别为134.5和140.9 s。2)与对照相比,物理结皮累积入渗量、平均入渗速率和吸湿力分别降低了0~4.3%、3.5%~5.1%和27.2%~90.1%,生物结皮分别降低了0~25%、1.4%~28.2%和36.0%~84.9%。3)无论是否存在结皮,利用Philip模型拟合处理入渗数据均存在“曲棍球状”曲线;曲线上斥水性停止时间(WRCT)之前,点源微入渗以水平方向上的扩散为主,WRCT点以后以垂直方向上的入渗为主,土壤结皮的形成延长了该转折点的形成时间。综上,物理结皮是无机矿质颗粒堵塞了表层土壤,不影响斥水性的变化;生物结皮表现为斥水性有机物对土壤结构的影响,增强了其斥水性。物理结皮和生物结皮均会降低土壤的累积入渗量和平均入渗速率,但物理结皮主要影响土壤的吸湿力,对稳定入渗速率影响不大;生物结皮不仅降低了土壤吸湿力,还增加了稳定入渗速率。  相似文献   
280.
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安徽合肥的入侵生态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区域的入侵格局,分析其入侵性与当地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随机布设样地方法量化了该植物入侵区域的海拔、坡度、植物群落等22个生境因子,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1)加拿大一枝黄花生境的22个生态因子所含的生态信息可用6个综合因子表征:土壤肥力因子、土壤理化因子、植被因子、复合因子、干扰因子和光源因子;(2)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发生频率与速效钾、样地中植物总株数、杂草盖度、有机质、植物种数、海拔、坡度、乔木高度、乔木大小、土壤含水率等生态因子呈正相关,但是与水源距、土壤有效磷、土壤全磷、土壤pH呈负相关。【结论】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可能与当地自然环境中的某些生态因子密切相关,生态因子可能对其入侵成功产生抑制或促进作用。本研究有助于明确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的生态因子,为该入侵植物的有效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