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1973年自山东省无影山表土中分离出一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编号161)。它对小鼠的宫颈癌、肝癌和黑色素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微球菌也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2.
重液浮选对花粉浓度计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重液浮选方法可获得富集、清洁的孢粉制片,但在浮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在丢弃的底样中留下相当数量的孢粉。本文定量地探讨这些残留孢粉在重液不同比重条件下对花粉浓度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重液浮选中,不同类型孢粉的漂浮率有所不同,并因此造成浓度计算中的误差,误差的大小因孢粉类型和重液比重的不同而不同,大体在1—15%之间。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因症状性盆腔器官脱垂(POP)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因POP接受手术治疗的1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全盆底重建术97例,阴道骶骨固定术22例,传统手术(经阴子宫切除+阴道壁修补术)57例。回顾性分析不同术式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疗效及病人生活质量评分及性生活影响等相关资料。结果:1三组手术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费用上均存在不同的差别。其中盆底重建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及骶骨固定组(P=0.00)。2176例患者中有163例患者完成术后12个月随访。其中传统手术组患者的客观治愈率低于其他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种术式术后6、12个月PFDI-20评分均较术前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术前及术后6个月PFDI-20评分比较无差异;术后12个月传统手术组评分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术后恢复性生活的患者当中,盆底重建组及传统组中有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性交痛,而骶骨固定组其性生活较前术前明显改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新发尿失禁的比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术式各具优缺点,但均为症状性POP的有效治疗方式。在临床应用中,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年龄、合并症、性生活要求及经济情况等,制定和选择最合理的个体化方案。  相似文献   
24.
25.
研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喷洒对7种彩色马蹄莲种球出芽及不同栽培基质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彩色马蹄莲种球经0~1200mg·L-1GA3喷洒后,其出芽率随处理浓度的增大呈先升后降趋势,各品种于1000mg·L-1GA3处理下达最高出芽率,且显著高于对照(P<0.05);三种基质配比试验中,7种彩色马蹄莲株高、球茎重量、开花期、花梗长度及佛焰苞口径等几个指标均在基质2中的表现相对好于基质1和基质3;09和16号品种适宜盆栽,08、21、33、37、47号品种适宜切花或盆栽。  相似文献   
26.
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病原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中华绒螯蟹“水瘪子”病病因, 对病蟹进行了寄生虫检查、病原生物分离、回接攻毒及电镜观察等病原学研究, 同时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 以健康蟹为对照, 对病蟹的不同组织进行了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 病原分析未见致病性生物; 病蟹的鳃、肌肉和肝胰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变, 主要的病理特征为鳃组织增厚, 鳃腔增大, 血细胞增多, 细胞核边缘化; 肝胰腺组织中单层上皮细胞空泡化, 并出现转运泡, 随着病情的加重, 肝细胞排列紊乱, 转运泡和空泡的数量增多, 体积增大, 且转运泡内内容物增多, 更甚者肝小管基膜破裂、内容物外流, 细胞核解体, 肝细胞出现坏死; 肌细胞的病变特征主要是肌丝松弛变性、细胞核固缩深染。病原学研究和发病情况调查表明该病为非生物性疾病, 依据该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发病原因, 将该病命名为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  相似文献   
27.
【背景】吡啶作为一种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普遍存在于焦化、炼油、皮革和制药等行业的废水中,并对环境造成危害。【目的】治理废水中残留的有机污染物吡啶,筛选高效降解菌。【方法】采用富集培养和选择培养,以石家庄某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为材料进行吡啶降解菌的筛选,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G+C)mol%测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对筛选到的降解菌进行鉴定,并分析其对吡啶的降解特性。【结果】分离筛选到一株能以吡啶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生长代谢的降解菌B21-3,经鉴定该菌株为全食副球菌(Paracoccuspantotrophus)。菌株B21-3对吡啶的最适降解温度为32°C,最适降解pH为7.0,吡啶浓度为100mg/L时降解率为48.50%±0.02%;通过逐步提高吡啶初始浓度对菌株进行驯化,驯化后菌株可耐受较高浓度吡啶且吡啶降解率显著增加,吡啶浓度为100 mg/L时驯化后菌株B21-3对吡啶的降解率为90.26%±1.70%。驯化后菌株在含吡啶的无机盐平板上传代培养15代后,对吡啶的降解率为89.39%±2.03%。【结论】菌株B21-3具有较强的吡啶降解能力及降解稳定性,该菌株可作为吡啶污染水体生物修复的潜在资源。  相似文献   
28.
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蛋白(HA),纯化后的重组蛋白HA免疫小鼠并制备杂交瘤单克隆抗体,用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全病毒进行筛选,成功地获得了抗H5N1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单抗.MDCK细胞微量中和试验表明,单抗8G10D7可对clade2和clade9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起中和作用.Western-blot及血凝抑制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该单抗的结合位点位于HA蛋白的HA1亚基上.鸡胚感染病毒预防试验结果表明,8G10D7对禽来源的和人来源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均可达到100%的保护率;在治疗试验组中,8G10D7对禽来源的病毒感染具有较高的保护率,可达100%,对人来源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最高也可达87.5%的保护率.该抗体的获得不仅为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预防和治疗带来了希望,同时其中和位点的发现也为以后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9.
孙名浩  李颖硕  赵富伟 《广西植物》2023,43(8):1375-1382
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DSI)是测序技术的产物,至少包括DNA、RNA等遗传物质的序列信息和天然产物化学结构信息等,其获取和利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利益分配问题已经成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进程的热点和焦点。自2016年以来,《生物多样性公约》框架下各方对此虽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讨论,但在DSI内涵和外延、与遗传资源的关系、开放获取、监测DSI的利用等领域仍然存在根本分歧。DSI获取与惠益分享问题面临政治博弈、技术障碍、国内法与国际法协调、多公约协同等多重挑战。我国作为全球DSI的主要提供国和利用国,为有效应对DSI获取与惠益分享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有必要加强以下方面的相关工作:(1)加强DSI的相关基础研究工作,特别是需要强化跨学科研究,并开展惠益分享试点示范;(2)适时制定生物信息数据管理制度,系统构建生物资源数据分类、汇交、共享、研究、利用、跨境传输、惠益分享等关键制度;(3)加快建成开放、安全、共享、互惠的全球性生物资源数据生产和存储基础设施,加强生物资源数据国际合作;(4)充分发挥诸如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等跨部门协调机制作用,持续加强我国参与DSI相关国际论坛讨论的协同增效。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经阴道放置网片的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5年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因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接受全盆底重建术的患者12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等相关资料。结果:12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7.18±18.00)min,出血量(56.27±26.47)m L,留置尿管(3.47±0.94)天,住院天数(4.21±0.93)天。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3.96%、阴道壁血肿0.79%、术后肢体疼痛7.14%、下肢静脉血栓0.79%,所有患者术中均无膀胱或直肠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126例患者中,111例完成随访(88.09%,111/126),随访时间为6~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7个月。术后发生网片暴露1例(0.9%,1/111),网片挛缩1例(0.9%,1/111),慢性盆腔疼痛2例(1.80%,2/111)、新发尿失禁6例(5.4%,6/111)。其中3例为急迫性尿失禁(2.7%,3/111),3例压力性尿失禁(2.7%,3/111)。盆底重建术后共有3例患者出现复发,其中2例因症状明显再次行手术治疗,客观治愈率的为97.29%(108/111),主观治愈率为98.19%(109/111)。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PFDI-20)均较前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21例患者恢复性生活,性生活疼痛者3例(14.28%),性生活不适者4例(19.04%),总体性生活满意度为85.71%(18/21)。结论:全盆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较好,且网片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