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陕北黄土区不同林地土壤干燥化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加剧了区域土壤水分亏缺与土壤干燥化程度,同时制约着植被构建。选取陕西省吴起县金佛坪流域山杏、油松、刺槐、小叶杨和沙棘5种植被类型,对照荒草地。采用人工土钻法取样,分析不同植被类型0—10 m的土壤湿度特征和土壤干燥化效应。结果表明:各植被类型浅层和深层土壤水分均存在显著差异;与荒草地相比,各类林地均出现土壤水分过度消耗,其中刺槐林过耗量最大,山杏林最小;各林地均出现土壤干层,其中刺槐林、小叶杨林和山杏林土壤干层都已达到10 m以下,植被是深层土壤水分的主要影响因素。5类林地的土壤干燥化指数平均值39.26%,都远高于荒草地-9.57%。土壤干燥化强度为小叶杨(80.19%)刺槐(78.03%)沙棘(55.38%)山杏(37.94%)油松(32.34%),这是树种、林木大小和密度、林分生物量、树龄等生长指标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今后植被恢复中,应注意根据当地土壤水分条件,合理选择节水树种和合理设计林分结构,尽量避免或减轻土壤干化,维持较高的植被稳定性。  相似文献   
62.
近年来,树鼩(Tupaia belangeri)作为一种新型的实验动物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研究组前期的研究结果显示,螺杆菌属(Helicobacter)是树鼩肠道微生物群落中相对丰度最高的一类细菌,但其具体的细菌种类和结构特征仍然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将开展实验树鼩肠道中螺杆菌属细菌的分布种类和特征分析,为后续实验研究工作提供资料。通过系统采集72只树鼩的粪便样本,提取核酸后采用巢氏PCR法应用属特异性引物扩增螺杆菌属特异性片段,再分别采用7个种特异性引物对属特异性阳性样本扩增螺杆菌种特异性片段,包括肝螺杆菌(H.hepaticus)、家鼠螺杆菌(H.muridarum)、胆汁螺杆菌(H. bilis)、啮齿类螺杆菌(H. rodentium)、弯曲螺杆菌(Flexispira rappini)、鼩螺杆菌(H. suncus)和盲肠螺杆菌(H. typhlonius)。属特异性引物扩增阳性但种引物扩增阴性的样本进行核酸序列测定和BLAST比对分析,确认其最终所属的螺杆菌种类。结果显示,72份树鼩粪便样本中,属特异性引物扩增阳性有18份,总体阳性率为25.0%。其中,盲肠螺杆菌阳性8株、胆汁螺杆菌阳性6株,其余8份阳性样本经过测序和BLAST比对分析后确认为同性恋螺杆菌(H. cinaedi)阳性5株、猫螺杆菌(H. felis)阳性2株和猕猴螺杆菌(H. macacae)阳性1株。有4份树鼩粪便样本出现同时携带盲肠螺杆菌和胆汁螺杆菌的情况。将螺杆菌属细菌携带结果与实验树鼩的性别和年龄组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不同性别间以及不同年龄组间,属或种阳性样本情况均无差异(P 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树鼩具有较高的螺杆菌携带率,且不分性别和年龄,主要以盲肠螺杆菌、胆汁螺杆菌和同性恋螺杆菌为主。  相似文献   
63.
利用苏芸金杆菌鞭毛抗原(H抗原)的血清学反应及生理生化反应对三株苏芸金杆菌Tt-1、Tt-4及Tt-5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分别属于血清型H_(10)、H_(13),H_(21),其亚种  相似文献   
64.
镧—氨基酸络合物对牟氏角毛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镧 脯氨酸和镧 苯丙氨酸络合物对牟氏角毛藻 (Chaetocerosmulleri)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两种络合物对牟氏角毛藻细胞繁殖和叶绿素的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浓度为 1~ 1 5mg·L- 1 时 ,至第 6天细胞数分别提高 1 3.2~ 1 9.2 %、1 2 .6~ 2 1 .5% (P <0 .0 5) ;叶绿素浓度分别提高 2 5.2~ 33.9%、2 6.2~ 45.1 % (P <0 .0 5) ;其中以浓度为 5mg·L- 1 的实验组最高 .镧的氨基酸络合物对牟氏角毛藻的作用效果与镧相比是等同的 ,但最佳浓度明显降低 .  相似文献   
65.
光周期是引起蚊虫滞育越冬的主要因素,脂肪是滞育越冬期间的能源物质,研究光周期对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脂肪含量的影响,对进一步解释该蚊越冬机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材料与方法1.1实验蚊株中华按蚊上海株,为本实验室养殖。1.2蚊虫饲养条件温度25±1℃,长光照为16L:8D,短光照为8L:16D。1.3脂肪含量测定法称重法参照王仁赉方法〔1〕,比色法参照Van Handel方法〔2,3〕。2结果2.1称重法测定中华按蚊上海株脂肪含量及体重在短光照和长光照条件下羽化的中华按蚊10日龄平均单个雌蚊脂肪含量、体重分别为163μg、842μg和150μg、100…  相似文献   
66.
内生真菌紫杉醇生物合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杉醇是重要的抗癌药物之一,已经证明其对多种癌症具有显著疗效。目前,人们主要是从红豆杉的树皮中提取、分离和纯化紫杉醇,但由于红豆杉为生长缓慢、散生、濒危的珍稀植物,且随着紫杉醇临床用途的不断拓宽,市场需求的稳定增长,单纯依靠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紫杉醇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为了解决紫杉醇的药源不足,科学家已把目光从红豆杉树分离提取紫杉醇转向了其他替代方法,如化学全合成、半合成、组织培养与细胞培养、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紫杉醇等。因此,了解内生真菌紫杉醇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础和遗传调控机制,对解析内生真菌紫杉醇生物合成机制、构建高产紫杉醇基因工程菌株和早日实现内生真菌紫杉醇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结合本课题组多年来的科研工作,概述了红豆杉细胞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内生真菌发酵生产紫杉醇的优势、产紫杉醇内生菌的分离研究现状和生物多样性及紫杉醇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内生真菌生物发酵合成紫杉醇是可以无限生产、大量获取紫杉醇、解决紫杉醇药源短缺问题的很有前景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7.
According to the nucleotide sequences of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VR2332 strain and Pseudorabies virus shanghai strain provided in GenBank, two pairs of primers were designed to amplify the N gene of PRRSV by RT-PCR and Tk gene of PRV by PCR. As a result, a rapid molecular diagnosis with high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was set up.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PRRSV was detected from 11 out of 33 samples, PRV was detected from 9 out of 33 samples, and co-infection by PRRSV and PRV was confirmed in 8 samples, the rate of co-infection was at 24.2%.  相似文献   
68.
不同杀虫剂选育对家蝇抗药性水平及kdr基因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杀虫剂(溴氰菊酯和甲基嘧啶磷)筛选及不接触药物自然衰退的方法,研究了家蝇Musca domestica氯氟氰菊酯高抗品系(Cyh-R)对杀虫剂的抗性变化,探讨蝇类抗药性治理的方法。用点滴法测定氯氟氰菊酯对不同家蝇品系的毒力,比较抗药性的变化,结合特异性等位基因PCR扩增(PASA)技术检测了不同家蝇品系的kdr基因频率,探讨kdr基因频率与抗性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甲基嘧啶磷筛选后,氯氟氰菊酯对第2~8代Cyh-R品系的LD50呈递减趋势,从F0的2.8434 μg/蝇降为F8的0.4404 μg/蝇,但第8~18代Cyh-R品系的LD50呈逐代递增趋势;溴氰菊酯筛选后,氯氟氰菊酯对Cyh-R品系第2~16代的LD50呈上升趋势,从F0的2.8434 μg/蝇升至F16的24.3249 μg/蝇;表明了施用有机磷杀虫剂可降低其对氯氟氰菊酯的抗药性,而施用拟除虫菊酯药剂则有助于其对氯氟氰菊酯抗药性的增长;不使用任何杀虫剂也能降低其对氯氟氰菊酯的抗药性,但下降速率低于甲基嘧啶磷。PASA技术检测表明Cyh-R品系的kdr抗性基因频率为88.8%,不经过任何药剂筛选其kdr抗性基因频率下降程度最大,达到69.7%;甲基嘧啶磷筛选后其结果降为78.8%,而经溴氰菊酯筛选后kdr抗性基因频率则明显升高,达到98.9%。通过对kdr抗性基因频率和抗性水平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kdr抗性基因频率与家蝇对氯氟氰菊酯的LD50呈对数关系,即LD50值高的品系其kdr抗性基因频率相应的也较高。建议在家蝇防治中考虑轮换用药。  相似文献   
69.
页言 《植物生态学报》1986,10(3):240-240
1981年9月22—29日在巴黎举行了“实用生态学——为陆地经营管理制定科学依据”的国际科学讨论会。这次会议是1971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一个国际性研究和培训规划——人与生物圈(MAB)规划制定十年来的一系列活动之一,是由UNESCO和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共同组织。目的是为陆地经营管理的某些关键性问题提出评论和鉴定、报道研究成果及其野外活动的经验。参加会议的国家有67个,计400多位科学家和规划工作者。本书就是以这次会议提出的文章为基础,由法国的F.di Castri,F.W.G.Baker和M.Hadley三位编者将61篇文章归纳为六个部分分两册同  相似文献   
70.
以4年生的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UC157品种为试材。取长15cm嫩茎切成0.5cm的茎段在MS NAA0.05mg/L(单位下同) KT0.1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并继代培养形成无根芽丛。从无根芽丛上切取1.5~2cm长茎段接种于附加不同浓度的蔗糖、Ca、B、矮壮素(CCC)和环-磷酸腺苷(C-AMP)培养基中生根。结果(表1)表明:(1)提高蔗糖浓度到70g/L时,生根率达80%,对照为44.4%;降低蔗糖浓度为1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