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2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71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3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5篇
  1966年   4篇
  196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毛丝鼠幼仔,六日龄已基本上达到恒温水平。吮乳期幼仔的静止代谢率较威体高;二日龄前,代谢率变化不符合体表面积定律;二日龄后,趋向成年恒温动物代谢类型,而符合体表面积定律。幼仔在25℃环境的热能消耗比20℃时少。  相似文献   
32.
柱孢鱼腥藻生长在缺氮情况下,发现其固氮活性增加的同时也减少了对氧的敏感性。缺氮生长细胞的乙炔还原活性给氧抑制一半时的氧分压(pO2)是0.5atm.,而有氮生长细胞的半抑制浓度为0.35atm.。这表明蓝藻有可能通过增加呼吸耗氧而提高了它的固氮酶活性。呼吸作用与固氮酶活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无论在有氮、缺氮还是光诱导固氮酶形成的情况下,其固氮活性均随着呼吸速率的变化而变化。本研究结果,支持了柱孢鱼腥藻固氮酶的主要防氧手段是呼吸保护的观点。  相似文献   
33.
<正> 早在1876年意大利一些稻田里已发现跗线螨寄生水稻,但因为害轻微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1974年广西浦北农业局发现跗线螨能严重为害水稻,此后各主要稻区也相继报道,台湾省因跗线螨为害使水稻大面积不稔,已成立一个协作组专门研究台湾水稻上的跗线螨。 跗线螨为刺吸式口器,25—31℃范围内每一世代仅需10.6—3.8天,日产卵量高峰达4—5粒;总产卵量20—50粒。每年发生28—29代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鱼类同功酶的研究中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技术非常广泛。这种方法具有分辨力高,操作简便,分离时间短等优点。目前研究同功酶谱的变化来鉴定生物的类别,了解种群的地理分布以及在遗传育种等方面,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实验技术。研究发现,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在动物体内的分布有一定的组织和种属特异性。用电泳方法分析LDH同功酶可作为鱼类分类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5.
哺乳类中啮齿目占大部,啮齿目中小啮齿类[包括鼠科(Muridae)和仓鼠科(Cricetidae)]占大部,并且后者数量又高,决定了小啮齿类在国民经济中的重大意义和作为生态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材料。森林带的小啮齿类在林业和农业上有重大意义,在我国它们危害森林的自然和人工更新(寿振黄等,1958),危害苗圃和森林带的农业。同时,在许多流行病的保存与分布中,小啮齿类起特别重要作用。所有这些说明对森林小啮齿类生态学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6.
大面积渔业丰产,除需要大量鱼苗、鱼种之外,水城中鱼类所需的天然饵料,也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更好的了解天然生物饵料在冬季的变化情况,和找出其在各个季节中的变化规律,作为今后放养鱼类的依据,因此我们从1953年11月8日到11月26日先后共18天,在白洋淀进行了冬季渔业生物学基础的调查。此次调查选择较大而重要的23个淀泊,如端村前大淀、石猴淀、郝淀、后塘中心、燕王淀、池鱼淀、王家  相似文献   
37.
一.引言蚊子对人们的危害,大家都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吸人们的血,而且还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疾病。那应如何消灭蚊子呢?消灭蚊子的方法一般不外乎用化学药剂“DDT”、“666”等,另外用人工捕杀及填塞污水沟等等也可从防止蚊子的繁殖。但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上有某些限制,并且也是不够经济的。如蚊子幼虫  相似文献   
38.
南京幕府山寒武纪三叶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59年夏,南京大学地质系师生,在南京北郊幕府山,过去认为是早奥陶世的“仑山灰岩”中,首次采获寒武纪三叶虫,并由俞剑华、陈敏娟、张浅深等同志进行详细分层,发表“南京幕府山区寒武纪地层的发现”一文。除原采的三叶虫标本外,笔者及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同志们,曾数次前往作补充采集。本文所纪载的,即包括这几次采集的材料。  相似文献   
39.
40.
玉米花粉单倍体植株染色体上异染色质的变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谷明光  林侠 《遗传学报》1991,18(3):235-238
我们用Giemsa BSG C-带技术检查了玉米花药培养获得的花粉单倍体植株根尖细胞染色体上异染色质的变异,观察结果表明,有的植株所显示的C-带数目是与供体植株的相一致,有的植株所显示的C-带数目则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有的增加,有的减少。并讨论了异染色质发生变异的可能原因。还相应地观察到间期核中染色中心的变化是与中期染色体上C-带数目的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