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6篇
  免费   612篇
  国内免费   2212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268篇
  2014年   470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156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58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21篇
  1962年   5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01.
102.
兴安落叶松结实规律与长短枝习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5月,大兴安岭林区发生的特大森林火灾,实属世界罕见,火灾面积达1.0×10~6ha 多。大量的火烧迹地亟待更新、无论是人工更新还是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其中关键的问题之一是种子的来源,在大兴安岭地区,兴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在现有国际标准方法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某些可能影响方法准确性、精密度及实验效率的实验条件,并从目前我国多数实验室的实际装备情况出发提出了一个等效,较为实用和简捷的流水线法。  相似文献   
104.
配体蛋白与细胞膜受体蛋白结合后,可引起膜受体的构象与膜脂的有序性变化.本文研究外源性层粘连蛋白与腹水肝癌细胞膜受体结合后膜热量变化,膜序参数改变和膜电荷及细胞迁移率的变更.就膜蛋白构象与膜脂有序性以及膜电荷等方面改变的生理意义与层粘连蛋白抗癌细胞脱落转移寻找理论关系.本文应用微量量热法、顺磁共振和细胞电泳等技术,得知层粘连蛋白与癌细胞膜作用后细胞膜有放热效应,膜流动性增大,细胞电泳动变慢.癌细胞膜的这些变化对于限制癌的恶性生长与脱落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5.
106.
<正>前言 毒原性大肠杆菌(ETEC)为引起霍乱样水性腹泻的肠道病原菌,是发展中国家儿童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去流行地区的旅行者也多为此而烦脑。在机场检疫所申报的腹泻症的20—30%为ETEC所致。由与海外航渡无关的集体食物中毒和散发性腹泻症中也能分离出本菌。其分离率由散发事例中水样腹泻的百分数推算。除人之外,也是牛、猪和羊等家畜的重要下痢病原菌。 然而,该ETEC用通常的生化学和生物学试验与常住大肠杆菌不能区别。只能通过毒素的产生性  相似文献   
107.
本文研究了五种常见寄主对瓜实蝇Dacus cucurbitae Coquillett实验种群增长的影响。用五种寄主(黄瓜、水瓜、南瓜、苦瓜和西瓜)饲养的瓜实蝇,对未成熟期各阶段(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和成活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对成虫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因寄主不同而差异很大。具体表现在平均世代历期,总卵量和孵化率等方面。本文求出了一系列反映瓜实蝇实验种群生长的重要参数,包括繁殖价,以及瓜实蝇各发育阶段在稳定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8.
分枝杆菌     
<正>一、分枝杆菌和分枝杆菌病 目前分枝杆菌的DNA诊断的靶物质并非是与分枝杆菌病原性直接相关的因子,而是核糖体RNA(rRNA)。分枝杆菌包括结核杆菌群、麻风杆菌和非定型分枝杆菌,分枝杆菌病则为由这些细菌引起的以慢性细胞性炎症为特征的感染症。为目前细菌感染症中最重要的传染病。日本每年有数千人因结核病而死亡,需要治疗的患者也有十几万人。在发展中国家,在最近的将来没有克服该病的希望。全世界患者达1600万—2000万人,每年因结核病而死亡者计有300万人。 非定型分枝杆菌的毒性比结核杆菌弱,故作为病原菌一直被忽视,但最近因发现其中有引起条件感染症的菌种而始引入注目。尤其在美国的AIDS患者中普遍检测到该菌。该菌的问题焦点是既存的抗结核制剂对大多数菌种无效。在AIDS患者中多  相似文献   
109.
秦晓群  孙秀泓 《生理学报》1996,48(2):190-194
本研究观察到臭氧(O3)对体外培养经3H-UdR标记的免气道上皮细胞有明显细胞毒性作用,且损伤程度与O3作用时间呈正相关。O3暴露组细胞内丙二醛(MDA)产生增多(P<0.01),提示O3损伤细胞的机制与胞膜脂质过氧化有关。表皮生长因子(EGF)可明显降低O3所致的3H释放率(P<0.01)、降低O3的细胞毒指数及细胞内MDA含量(P<0.01),证明EGF对气道上皮细胞有保护作用。进一步还观察到浓度为5ng/ml的EOF可以取消O3所引起的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P<0.01),并增加细胞内谷胱甘肽总含量(P<0.05),但不能改变O3所致的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的增加(P>0.05),对GSH/GSSG比值也无明显提高,这些都提示EGF的细胞保护机理可能与其促进细胞内谷胱甘肽合成有关,而对GSSG转化为GSH的还原过程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