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根癌农杆菌介导D32基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烟草品种'中烟99'的无菌苗叶片为转化受体材料,通过根癌农杆菌C58C1介导对大豆中克隆的抗逆性基因D32进行转化,获得了抗卡那霉素的再生植株,并对转化植株进行了PCR检测.结果表明,烟草叶片分化和再生的卡那霉素选择压力为150 mg/L;外植体预培养对转化率有影响;优化的烟草转化方法是:经预培养2 d的外植体用OD600值为0.7的菌液侵染5 min, 共培养2 d后用无菌水冲洗5~6次,羧苄青霉素(Cb)和头孢霉素(Cef)浓度为400 mg/L的脱菌液浸泡120 min,超净工作台上吹风60 min,于筛选分化培养基生长50 d,可获得26.7%卡那抗性苗.对抗性植株经PCR检测证明,外源D32基因已初步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22.
通过对红霉素发酵培养基中添加稀土元素的研究,确定了几种能对发酵效价有提高作用的稀土元素及其浓度,当其中镧La^3+、钕Nd^3+和铈Ce^4+离子浓度分别为50mg/L、50mg/L和100mg/L时对提高红霉素效价水平最显著,提高了32%、25%和25%,并且对改善红霉素组分也有明显作用,红霉素A组分相对百分含量分别提高18.9%、32.7%和34.4%,红霉素B组分分别减少24.1%、58.6%和62.1%。  相似文献   
123.
海南原鸡繁殖期夜栖地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鸡Gallus gallus在繁殖期的日常活动趋向于以夜栖地为中心,因此夜栖地的研究对原鸡的繁殖和保育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2~5月在海南大田自然保护区,采用野外观察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原鸡的夜栖地利用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15个夜栖地.结果表明: 1) 原鸡在繁殖期多结成2~6只(3.3±1.5, n=13)的繁殖群,在同一棵树或邻近几棵树上集群夜栖; 2) 落叶季雨林和灌丛草地是原鸡繁殖期夜栖的主要植被类型; 3)原鸡多以小刺竹Bambusa bambos作为夜栖树,占53.3%,其次是厚皮树Lannea coromandelica,占20.0%; 4)原鸡倾向于选择灌木生长茂密、地面草本稀疏的生境作为夜栖地,并栖息在胸径均值为8.4 cm±3.5 cm的乔木或灌木的枝条上,栖枝均高为4.4 m±0.8 m; 5)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原鸡夜栖地选择的主要因子依次为:栖树高、栖枝高度、栖树胸径、栖枝层盖度、草本层盖度、栖枝下方盖度和栖枝上方盖度.据此分析认为:繁殖期原鸡警惕性高,夜栖地多选择易于隐蔽和转移的生境.  相似文献   
124.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紫杉烷14β-羟基化酶(简称14OH)基因的表达。方法:以曼地亚红豆杉(Taxus×media)为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双元载体转化系统将针对14OH基因构建的RNA干扰载体导入该植物细胞中。应用PCR-Southern技术对转基因细胞进行了鉴定。另外,利用RT-PCR技术检测14OH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采用HPLC技术对转基因细胞系中三种C-14氧取代的紫杉烷成分进行测定。结果:Southern检测证实转基因实验获得成功,RT-PCR结果表明转基因细胞系中14OH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HPLC分析显示C-14氧取代的紫杉烷含量也有明显降低。结论:该RNA干扰技术有效地抑制了曼地亚红豆杉细胞内14OH基因的表达,有望为提高紫杉醇的生物合成产量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5.
对北部湾盆地涠洲组和流沙港组的钻井所获的岩屑进行孢粉分析,以孢粉组合优势和特征分子为依据,划分出流沙港组4个孢粉组合,涠洲组3个组合8个亚组合。流沙港组时代属于始新世,以藻类为优势的孢粉组合属于晚始新世,涠洲组属于渐新世。始新统与渐新统的界线位于流沙港组与涠洲组之间。  相似文献   
126.
本文主要探讨利用现代类比法将表土花粉数据定量转换为植被覆盖度的方法,以及该方法在中国复杂地貌和气候环境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可信度.陆地植被覆盖使用了卫星遥感MODIS 500×500m分辨率的栅格数据,覆盖度分类为乔木、草地和裸地三种.使用的表土花粉数据共1 127个样点,其地理分布基本能够覆盖中国的各种植被类型.用于现代类比法定量计算的化粉变量类型共64个.研究结果表明,计算获得的每个样点的植被覆盖度与MODIS实际观测值具有很好的对应性,基于花粉的覆盖度估算值与遥感实际观测值之间的相关性很高,其中裸地达到0.99,乔木达到0.97,草地为0.95.从空间分布看,利用花粉定量转换的植被覆盖样点可以清楚地识别从裸地向草地和乔木的变化区间,并且与植被分布的实际情况吻合.本研究证明,基于中国表土花粉数据对植被覆盖度的定量恢复足可行的.此外,研究发现乔木覆盖度较高的对应特征花粉较多,主要是松属、栲属、栎属(含青冈栎)、桦属、桤木属、杨梅属、冷杉属,云杉属等,而草地的对应特征花粉类型有莎草科、禾本科、蒿属、蔷薇科、豆科等,裸地主要为麻黄属和藜科等.  相似文献   
127.
1植物名称浙皖粗筒苣苔(Briggsia chienii Chun)。2材料类别种子及无菌苗叶片。3培养条件MS为基本培养基。诱导种子发芽培养基:(1)MS+6-BA 1.0 mg·L-(-1)(单位下同)+NAA 0.5;诱导叶片分化培养基:(2)MS+6-BA 2.0+NAA 0.5;增殖继代培养基:同(1);壮苗培养基:(3)MS+6-BA0.1+NAA 0.05;生根培养基:(4)1/2MS+0.1%活性炭。以上培养基均含30 g·L-(-1)蔗糖和7.0 g·L-(-1)琼脂,pH 5.8。培养温度为(25±2)℃;  相似文献   
128.
经调查研究表明:在青海省的油菜种植区,茴香薄翅野螟Evergestis extimalis Scopoli越冬幼虫从6月初开始化蛹,6月中旬化蛹率达为80%,到6月下旬化蛹率达到100%;成虫于7月上旬开始羽化,7月15~20日为成虫羽化高峰;田间卵始见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中旬达到产卵高峰期;越冬幼虫平均死亡率为96.63%。  相似文献   
129.
甘肃民勤不同演化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分布格局及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杜建会  严平  俄有浩 《生态学杂志》2007,26(8):1165-1170
通过对甘肃民勤不同演化阶段灌丛沙堆的调查,研究了其空间格局、形态和表层土壤水分特征及其差异,并对研究区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灌丛沙堆以稳定阶段为主,但这种稳定状态可能是暂时的,随着距离沙丘距离的变化,不同演化阶段灌丛沙堆呈现出有规律的分布,植被、表层土壤水分以及风力的相互作用是引起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随着灌丛沙堆的演化,灌丛沙堆的形态参数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雏形阶段灌丛沙堆的高度与水平尺度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发育阶段灌丛沙堆高度随水平尺度的增加呈现二次函数增长,稳定阶段灌丛沙堆高度随水平尺度的增加呈现对数函数增长,活化阶段灌丛沙堆高度与水平尺度的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0.
红豆杉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和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本文综述了红豆杉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和基因工程的研究文献,并对这些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