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是一种常见的腐生真菌和条件致病菌,其次生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具有高度的致癌性和致畸性,严重危及人类和动物健康。近年来,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发展迅速,在真菌生长发育、挖掘真菌次级代谢产物以及研究包括黄曲霉毒素在内的真菌毒素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功能基因组学在研究黄曲霉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黄曲霉与其他曲霉之间的相互作用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黄曲霉功能基因组学受到细胞壁难以破除、耐药性高、筛选标记少、缺陷型菌株构建费力耗时等因素的影响而发展缓慢。概述了黄曲霉的选择标记、遗传转化方法和黄曲霉毒素以及环匹阿尼酸(cyclopiazonic acid, CPA)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在提高黄曲霉基因操作效率方面的潜在策略。例如,构建缺乏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途径的菌株、Cre-loxP重组系统、CRISPR-Cas9等方法,为深入开展黄曲霉遗传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2.
超声无损检测是分析材料特性和缺陷检测的重要方法。针对传统电路仿真和数学仿真的不足之处,分析了超声无损检测系统发射/接收的工作过程,并分别建立仿真模型。着重分析了耦合剂的厚度对信号的影响,以及在换能器和传输导线参数不变,只改变激励端输入参数的情况下,系统所产生的超声回波信号的变化。以此为基础,在超声检测系统设计中通过参数调节,得到最优化的设计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准确预示系统设计的参数调节趋势并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3.
自噬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一种细胞分解自身构成成分的生命现象.细胞内的双层膜结构与溶酶体结合后其内包裹的受损、变形或衰老细胞器蛋白质等被水解酶类降解.细胞自噬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生命体借此维持蛋白质代谢平衡及细胞环境稳定,这一过程在细胞清除废物、结构重建、生长发育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细胞自噬也与肿瘤的存活和死亡等过程密切相关. 近年来对细胞自噬的研究有了较大的深入,本文主要对自噬体的形态和发生过程及其分子机制、信号调节通路、自噬研究的检测方法,以及自噬与细胞凋亡和肿瘤发生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概述,以期较全面地了解细胞自噬作用和最新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构建组蛋白 H2A、H2B、H3、H4的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检测其在酵母细胞中的表达和自激活活性,为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组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奠定基础.方法:扩增 H2A、H2B、H3、H4蛋白基编码区 cDNA序列,克隆至酵母表达载体 pGBK-T7中,再将其转化至酵母细胞 AH109中,提取酵母总蛋白,检测各种组蛋白的表达,并检测表达的组蛋白在酵母细胞中对报告基有无自激活作用.结果:将 H2A、H2B、H3、H4基的 cDNA 克隆至酵母表达载体 pGBK-T7中,其中组蛋白 H4得到正确表达,且对报告基 LacZ、HIS3、Ade 无激活作用.结论:可以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 H4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15.
基因的点突变体在其结构和功能研究中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如何高效、经济地构建基因点突变体是许多分子生物学研究遇到的棘手问题.以PIAS3点突变体的构建为对象,设计了新型的以反向PCR为基础的点突变构建流程,获得的点突变体质粒经测序后均与预期相符,并在293T细胞内得到了正确表达.以上结果表明,该实验设计方案能够高效、方便地用于基因点突变体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它们的分子功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6.
目的:克隆核心组蛋白H2A、H2B、H3和H4的基因,表达并纯化组蛋白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融合蛋白。方法:用PCR方法从乳腺文库中扩增核心组蛋白H2A、H2B、H3和H4的编码序列,分别将其以正确相位与pGEX-KG载体中的GST编码序列融合,得到重组质粒pGST-H2A、pGST-H2B、pGST-H3和pGST-H4,分别转化大肠杆菌BL21,表达融合蛋白GST-H2A、GST-H2B、GST-H3和GST-H4;用谷胱甘肽-Sepharose 4B亲和纯化融合蛋白;用Western印迹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及纯化。结果:分别构建了核心组蛋白H2A、H2B、H3和H4的融合表达载体;Western印迹检测表明,融合蛋白GST-H2A、GST-H2B、GST-H3和GST-H4获得表达及纯化。结论:表达并纯化了H2A、H2B、H3和H4的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核心组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7.
探讨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在体外分离扩增和诱导分化的可行性。无菌条件下分离新生(24h)SD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和胎牛血清诱导分化。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分别检测诱导前细胞巢蛋白(Nestin)的表达,以及分化细胞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GFAP)的表达,以鉴定细胞类型。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干细胞分化前后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显示:从乳鼠海马分离培养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具有克隆增殖能力,并呈Nestin表达阳性,分化后可出现NSE及GFAP表达阳性的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诱导前,细胞增殖活跃,S+G2/M期细胞为(36.27±1.99)%,而分化各阶段(3,7,10d)S+G2/M期细胞比例与诱导前(Ctrl)相比则明显下降(尸〈0.05),分别为(26.39±1.10)%、(26.33±1.33)%和(24.54±1.12)%。这些结果表明乳鼠海马存在神经干细胞,并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可用于基础和临床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18.
叶远浓  郭锋彪 《遗传》2012,34(4):42-52
必需基因是生物体在优化条件下生长不可缺少的基因。近年来,对必需基因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微生物学、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领域的热点。文章首先描述了已经实验确定必需基因的微生物物种。然后,对必需基因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从进化保守性和序列组成两方面比较必需基因和非必需基因的差异,到必需基因的理论预测及必需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等。最后,对这一重要研究领域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9.
XBP-1和Erα存在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雌激素受体α(Erα)是乳腺癌治疗的靶标和预后的指标。在乳腺癌中,人X盒结合蛋白1(XBP-1)与Erα共表达,并在一些乳腺肿瘤中过表达。这些结果提示,XBP-1与Erα可能存在相互作用。XBP-1由于剪切方式不同,产生两种形式的XBP-1,即XBP-1S和XBP-1U。体外GST沉淀实验表明,XBP-1S和XBP-1U均能结合Erα,XBP-1S的结合能力大于XBP-1U。体内免疫共沉淀实验也表明,XBP-1S和XBP-1U以激素不依赖的方式与Erα结合。Erα通过其DNA结合结构域与XBP-1S和XBP-1U结合,而XBP-1S和XBP-1U通过其N末端的亮氨酸拉链结构域和C末端的转录激活结构域与Erα相互作用。这些结果提示,XBP-1S和XBP-1U可能通过与Erα的相互作用参与雌激素受体信号途径。  相似文献   
120.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鱼腥草的药用部位地上茎、根状茎和叶进行了解剖学观察。鱼腥草茎和叶的表皮下有特殊的皮下层细胞.茎的皮层和髓中有分泌细胞存在。地上茎和根状茎之间在皮层细胞层数、周维纤维柱的有无、维管柱和髓所占比例、维管束束数、次生生长等办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与它们各自担负的生理功能相关联。叶的皮下层细胞显著,它们是复表皮的一部分。叶表皮上有胶质化表皮细胞和水钵的结构。对鱼腥草茎和叶中的皮下层细胞的来源和功能、与其他古草本类群相关的结构特征以及水钵的结构与分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