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狭翅雏蝗的呼吸代谢及其种群的呼吸能量消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邱星辉  杨宗贵 《昆虫学报》1994,37(4):417-425
本文用红外CO2气体分析仪测定了狭翅雏蝗Chorthippus dubius(2ub.)的呼吸代谢,讨论了狭翅雏蝗的呼吸代谢与温度、光暗条件及体重的关系。根据测定结果外推到野外自然种群,估出内蒙古草原三种植物群落中狭翅雏蝗种群的呼吸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122.
日本学者竹本常松从葫芦科绞股兰(Gynostemma pentaphyllum)植物的地上部分,发现了50多个达玛烷型人参皂甙类化合物。之后,不少人用它作人参的代用品,发现绞股兰对老年慢性气管炎,癌症及防治可的松药副作用具有良好疗效,而被开发利用。最近,我们在研究葫芦科植物时,发现与雪胆属亲缘较近的棒槌瓜(Neoalsomitra integrif-  相似文献   
123.
明党参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珍稀特有单种属植物明党参的4个居群的材料,从物种生物学及保护生物学的角度,对它们 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居群染色体数目恒定(2n=20),核型类型均为2A型,居群间存在核型多型性,主要表现为染色体的杂合性及随体染色体的位置也有一定变化。采用淀粉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10个酶系统,获得19个基因位点的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居群的遗传变异处于较低水平,多态性位点比率P=33.35%,等位基因平均数A=1.43,等位酶基因多样度指数 Ho:0.03,He=0.07。总的基因位点变异中,有58%的变异来自于居群间,42%的变异存在于居群内,居群杂合体过量的位点仅为13%。偏东部居群的遗传多态性比西南部居群高。根据明党参居群遗传变异式样并结合相关研究,提出了其遗传多样性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24.
杀虫剂抗性: 遗传学、基因组学及应用启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邱星辉 《昆虫学报》2005,48(6):960-967
杀虫剂抗性已成为害虫防治工作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种人为的、自然选择的重要的进化现象,开展抗药性的研究不仅为抗性的监测、治理和农药工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还可以揭示生物进化的一些基本规律。在过去的10年,昆虫对许多化学杀虫剂抗药性的分子基础得到了进一步阐明,已从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中克隆了杀虫剂的靶标基因,还查明了一些害虫的与抗性相关联的基因突变。最近,随着经注释的昆虫基因组的出现,由复杂多基因酶系如酯酶、细胞色素P450酶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介导的抗性的机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有关杀虫剂抗性的进化以及抗性基因的传播模式也逐步得到揭示。基因组技术在揭示昆虫其他可能的抗药性机制以及在发现新的杀虫剂靶标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5.
1999年福建省龙岩市引进短低温型水蜜桃品种--“台湾甜桃”示范种植,表现速生、早产、丰产、稳产、适应性强,适宜龙岩地区中低海拔的城郊地带推广种植。生产上应采取择地建园、适期配方施肥、培养树体合理结构、高效低毒农药防治病虫、适时疏果等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6.
烟粉虱热点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大农业害虫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传播,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准确掌握烟粉虱研究的国际、国内状况和前沿动态,基于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对烟粉虱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国内的烟粉虱发文量总体不断增长,研究队伍规模不断增大、基金项目不断增多,烟粉虱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纵观烟粉虱相关文献,国内外科学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烟粉虱的入侵与扩散、生物型/隐种、共生菌、抗药性、传播植物病毒、天敌等方面,本文就这些热点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烟粉虱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27.
摘要目的:总结诊断及治疗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diabetic optic neuropathy,DON)的临床经验,为本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 法:回顾性研究22 例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发病特点,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严格控制血糖,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病侧颞浅动脉 旁皮下注射,口服或静脉滴注活血化瘀药物,并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2、肌苷片等营养视神经的药物,同时给予全身检查,包括 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治疗,观察经综合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视野改变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的特点等。结果:接受治疗的患者共有22 例(29 只眼),治愈10 例(12 只眼);好转7 例(10 只眼),总有效率为 79.3%。结论: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及时正确诊断、系统的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视力,扩大视野。  相似文献   
128.
探讨重庆地区COVID-19疫情时空分布特征及扩散模式,以期未来为本地应对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积累经验。本文收集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官方数据,采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空间计量分析,并实现区域分布可视化,描述性统计和社会因素相关分析采用SPSS 20.0和Graphpad Prism 7.0软件进行统计和作图。结果5个时间节点,重庆地区COVID-19累计报告发病率的Moran’s I值均为正值(均P<0.05);局部Getis-ord Gi*指数分析探测到渝东北高渝东南低的态势越发明显;标准差椭圆展布呈现东北-西南的空间格局,随时间的变化经历了扩散-极化-扩散-稳定的过程;重心走势呈现向西南(渝西片区)移动距离逐渐减弱态势,市内出行(r=0.449,P=0.007)和交通网络(rs=0.321,P=0.049)对COVID-19的流行具有正相关性。重庆地区COVID-19疫情存在空间聚集性,高发聚集区域集中在渝东北片区,GIS较好地揭示了疫情聚集性变化过程和传播的时空趋势,市内出行和交通网络2个社会因素对重庆地区疫情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9.
为探索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在降解聚苯乙烯过程中聚苯乙烯与麸皮的最佳配比,本研究将聚苯乙烯与麸皮按不同比例PS1(1:9),PS2(2:8),PS3(3:7),PS4(4:6),PS5(5:5),PS6(6:4),PS7(7:3),PS8(8:2),PS9(9:1),PS10(10:0),CK(0:10)共设置11组饲养黄粉虫,研究不同比例聚苯乙烯对黄粉虫的增重、死亡率、取食量、取食聚苯乙烯量、消化率、利用率、虫粪量、化蛹率、羽化率、产卵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粉虫生长性能随着饲料中聚苯乙烯含量的升高而降低.至黄粉虫大量化蛹时,CK、PS1、PS2、PS3、PS4组黄粉虫的生长性能相接近,PS3和PS4组进入大量化蛹期的时间要晚7 d左右,有助于降解更多的聚苯乙烯.虽然PS4组黄粉虫取食聚苯乙烯的量略高于PS3组,且两组的消化率、利用率、死亡率、产卵量差异不显著,但PS3组在化蛹率、羽化率、干物质等方面优于PS4组.综上所述,PS3(3:7)组的配比较优,既能保证黄粉虫的正常生长发育确保其经济价值,又能降解较多的聚苯乙烯,可为规模化养殖黄粉虫降解聚苯乙烯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0.
RNAi抗虫技术,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害虫防控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是茄科植物上的重要害虫,对作物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用饲喂法RNAi探究了沉默凋亡抑制蛋白1(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1,IAP1)表达对茄二十八星瓢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HvIAP1在茄二十八星瓢虫的每个发育阶段均表达,1龄幼虫和3龄幼虫的表达量最高,成虫的表达量最低.取食200 ng/μL dsHvIAP1浸泡处理的叶片2 d后,可导致92%的茄二十八星瓢虫1龄幼虫死亡,同时在取食dsHvIAP124 h后,HvIAP1基因的表达量下降了2.40倍;另外,单头取食200 ng的dsHvIAP1可导致70%的4龄幼虫死亡,同时在取食48 h后,HvIAP1基因的表达量下降了2.58倍.并且RNAi处理后1龄幼虫和4龄幼虫大部分个体在48 h内出现急性取食障碍现象,基本不取食直至死亡.上述结果表明,HvIAP1基因在茄二十八星瓢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当该基因表达受阻,会直接影响茄二十八星瓢虫的取食、抑制其生长发育而死亡.这一研究表明HvIAP1基因可作为潜在的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的RNAi靶标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