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同伴间的社会互作是一种天然奖赏,能够影响成瘾药物使用的敏感性。催产素(Oxytocin,OT)能够调节社会行为,并提高社会互作的奖赏价值。然而不同背景的同伴互作以及与OT合并使用是否对可卡因的奖赏效应有不同的影响尚不清楚。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是一种单配制田鼠,个体间具有较复杂的社会行为。利用雌性棕色田鼠,我们首先检测了可卡因(20 mg/kg)单独强化以及与不同背景关系的同伴(熟性雌性、陌生雌性和陌生雄性)同时强化诱导的条件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CPP)及持续时间;其次检测了实验鼠外周注射OT (1 mg /kg)并给予不同背景同伴强化对可卡因CPP的影响。结果表明,可卡因单独强化时,实验鼠能够形成可卡因CPP并能持续至3周;用熟悉的雌性同伴强化时,实验鼠对可卡因CPP的维持时间缩短;用陌生的雌性或雄性同伴强化时可抑制可卡因CPP的形成。实验鼠注射OT后,用熟悉雌性或陌生雄性同伴分别强化时会抑制或反转可卡因CPP。这些结果表明不同背景关系的同伴强化对可卡因奖赏效应的影响不同。OT可促进同伴强化的奖赏价值,降低动物对可卡因的偏爱,且该效应因强化同伴的背景而不同。  相似文献   
42.
棕色田鼠洞群内社会组织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每月选取农田样方,用洞道内置夹及挖捕法对棕色田鼠洞群内的群体结构进行调查发现,棕色田鼠在不同的季节,洞群内个体组成不同。在4月和10月,同洞群内成年雄性和雌性的数量较多,往往有两个以上的雌性个体参与繁殖,而且亚成体和幼体的数量也较多;而6月至9月,棕色田鼠多呈雌雄一一配对,有些洞群内也有幼体和亚成体,雌雄共巢,而呈现单配制特征。所以其社会组织呈现群居家庭、双亲家庭和单亲家庭3种类型。4月和10月群居家庭最多(60%,61.53%),6月和9月双亲家庭较多(80%,75%),双亲家庭所占比例和密度呈负相关,而群居家庭所占比例和密度呈正相关。在不同的季节洞口系数不同,洞口系数和密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3.
人工饲养条件下棕色田鼠繁殖和近亲回避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邰发道  赵亚军 《兽类学报》1999,19(2):143-149
对棕色田鼠在实验室的繁殖进行了研究,通过观察阴道涂片和阴道外观发现,成年雌性棕色田鼠在雄性的诱导下,有明显的动情周期。妊娠期平均为2111d,平均产仔数为343只。棕色田鼠产后即可动情、交配、怀孕,从而缩短了繁殖间隔期,增加了繁殖强度。连续产多胎时,第一胎的生殖间隔期较长。如果把同洞口捕捉的熟悉鼠配对和与陌生鼠配对相比较,发现前者的生殖间隔期明显的长于后者,而存活仔数和配种成功率明显小于后者,说明熟悉性、亲缘识别和近亲回避也在种群繁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4.
常罡  邰发道 《生态学杂志》2011,30(1):189-192
季节变化是影响鼠类扩散植物种子的一个主要环境因素.2008年9-11月(秋季)和2009年3-4月(春季)分别在秦岭南坡的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调查了森林鼠类对锐齿栎种子的扩散,并与种子大小年假说的预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春季锐齿栎种子的扩散速度比秋季快,平均扩散距离(取食距离和贮藏距离)也比秋季远,该结果与种子...  相似文献   
45.
棕色田鼠的发声及其频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不同年龄的棕色田鼠在不同状态下的发声进行了声谱分析,以研究其发声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发育规律。棕色田鼠幼体的频谱图较简单,一般有1-2个波峰,主能峰频率在1800HZ左右,且能量区为1个,位于中频区(1300-2500HZ);发声以单音节为主,持续40-100μs。亚成体频谱图较幼体复杂,为2个相近的能量区,均位于中频区(750-1320Hz,1431-1570Hz),MPF=945Hz;叫声单  相似文献   
46.
为研究在能量需求变化的情况下生理功能调节在消化道适应性变化中的地位,并探讨生理调节与消化道形态结构适应性变化的关系,采用NADPH-黄递酶(NDP)组织化学法、VIP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整装铺片技术对哺乳和非哺乳雌性棕色田鼠及雄性棕色田鼠胃肠道管壁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阳性神经元的分布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哺乳和非哺乳雌性棕色田鼠及雄性棕色田鼠NOs阳性神经元分布于肌间神经丛,VIP分布于黏膜下神经丛,未观察到共染现象。NOS和VIP阳性神经元在哺乳雌性棕色田鼠胃及小肠前段的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的分布显著高于非哺乳雌鼠和雄鼠,而在回肠、盲肠和结肠差异不显著。由此说明,不同繁殖状态下,能量需求的不同促使消化道发生适应性变化,首先是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的变化。同时提示消化道适应策略与消化道各段生理功能及能量胁迫程度有关[动物学报51(5):830—839,2005]。  相似文献   
47.
亲本投资作为一种早期社会环境对个体发育产生显著的影响。而某些原因会导致哺乳类亲本缺失,造成亲本投资改变。最近有关亲本缺失对子代的影响有较多的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早期母本剥夺、父本剥夺和早期隔离分别对子代成年后情绪、认知及攻击行为、育幼行为和配偶关系的建立等多种社会行为的影响,并总结了这些早期发育的社会环境对神经内分泌的效应,并指出本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有助于正确认识哺乳类不同亲本投资对后代行为的影响及相关神经内分泌机制。以上研究可为哺乳类异常行为的发生机制的理解提供重要线索,也为野生动物和实验动物的科学管理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8.
雌性根田鼠的亲属识别与配偶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Y字型选择箱中进行3种不同熟悉处理的配偶选择实验以检验动情雌性根田鼠配偶选择时的亲属识别和近交回避。(1)动情雌鼠在熟悉雄性同胞和陌生非同胞之间嗅添频次和时间、及自我修饰时间的差异非常显著(P<0.01),所作的脊柱前凸反应时间也有显著差异(P<0.05),这些行为均多针对于陌生非同胞雄性。结果提示动情雌性根田鼠在熟知雄性同胞身份的条件下对陌生非亲属雄性的气味更感兴趣,在择偶中与非亲属雄性交配来实现近交回避。(2)动情雌鼠对陌生雄性非同胞的嗅添频次和时间及所作的脊柱前凸反应时间显著大于陌生同胞雄性(P<0.05),而针对陌生雄性非同胞自我修饰时间非常显著地大于针对陌生雄性同胞(P<0.01)。这说明动情雌性根田鼠在择偶时可以识别断奶后分离不熟悉的雄性亲属,而在交配行为上偏向于非亲属雄性。(3)动情雌鼠在熟悉雄性同胞和非同胞之间跃添时间差异明显(P<0.05),嗅添频次的差异更甚(P<0.01);所作的脊柱前凸反应时间和社交后自我修饰时间差异也非常显著(P<0.01),这些行为也均都偏向于非同胞雄性;结果提示断奶后继续熟悉可维持动情雌鼠对雄性亲属的嗅觉识别记忆力,在交配行为上主动回避亲属雄性。故认为:断奶后嗅觉识别持久力是发情雌性根田鼠亲属识别的机制,亲属识别是最初发情的雌性根田鼠配偶选择中近交回避的首要途径和机制,熟悉性是维持雌性根田鼠配偶选择实现近交回避的机制和特征。  相似文献   
49.
以两性配对共居至交配或生仔作不同熟悉处理,在Y字型选择箱中分别观察棕色田鼠、根田鼠的择偶行为和配偶识别.结果如下:(1)棕色田鼠雌雄两性均表现出对熟悉异性或配偶的喜好倾向;(2)在根田鼠中,只有雌性表现出对熟悉雄鼠或配偶的选择倾向,雄鼠无明确的选择取向;(3)每种雌性田鼠对2种熟悉性不同的同种雄性的嗅舔时间均有显著差异性,而每种雄性田鼠对2种熟悉性不同的同种雌性的嗅舔时间均无显著差异性.这些结果表明:(1)熟悉性对棕色田鼠择偶行为的影响大于对根田鼠的影响;(2)嗅舔时间差异可反映不同田鼠的配偶识别能力,熟悉性对棕色田鼠配偶识别能力的影响大于对根田鼠的影响;(3)2种田鼠配偶识别的性别差异的一致性,提示这2种田鼠的雌性配偶识别能力均强于雄性田鼠,而雌鼠的配偶识别能力可能取决于雌鼠受交配或分娩刺激的生理状态; (4)棕色田鼠室内所表现的择偶行为的两性熟悉性特征与其单配制有关,根田鼠所表现的择偶行为的雌性熟悉性特征与其一雄多雌制有关.  相似文献   
50.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产后1、10、25、45、60日龄(成体)5个发育阶段的棕色田鼠(Lasiopodomys mandarinus)睾丸和附睾组织内睾酮的免疫阳性反应.1日龄和10日龄,棕色田鼠睾丸生精小管内的前精原细胞胞质中有睾酮阳性表达.25日龄,有许多精子细胞产生,睾酮主要集中于精子细胞胞质表达.45日龄,精母细胞和精子中也有睾酮表达.成体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中均有睾酮表达.1日龄至成体睾丸间质细胞和肌样细胞均有睾酮表达,25日龄时表达最强(P0.05).1日龄至成体附睾上皮细胞和连接组织有睾酮表达,成体附睾管内的大量精子有睾酮表达.这些结果说明,棕色田鼠从出生到性成熟过程中,在精子发生的各阶段,睾酮对生精细胞的分化增殖有直接的调控作用,这种调控作用随发育阶段不同具有可变性,同时,附睾的功能和精子的成熟也受到睾酮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