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邢立达 《化石》2005,(3):18-20
离开犹他州,一路东进,就会来到同样为恐龙重镇的怀俄明州,与犹他州不同,怀俄明州的恐龙遗址更多的是静寂与回忆。  相似文献   
52.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酮类化合物是中药的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本文综述了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方法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状况和各种环境条件对植物细胞生长和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目的建立检测Sendai病毒的RT-PCR方法并应用于活疫苗及其生产基质中Sendai病毒的检测.方法将Sendai病毒E17株接种9日龄鸡胚尿囊腔,72h后收集尿囊液,用于提取病毒RNA,并逆转录成cDNA,用两对针对Sendai病毒NP基因设计的外引物和内引物分别进行扩增.扩增产物克隆于T-载体,并测序.尿囊液按10倍倍比稀释,进行敏感性实验.将该方法用于检测乙脑减毒活疫苗和用于生产疫苗用的普通级乳地鼠肾中的Sendai病毒.结果外引物和内引物的PCR分别扩增出684bp和248bp的片段,外引物PCR产物的测序结果与Genbank报告的序列完全一致.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第一次PCR可检测到10-4病毒滴度,巢式PCR可检测到10-7病毒滴度.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乳地鼠肾的检测结果为阴性.结论建立检测Sendai病毒的RT-PCR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54.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2 0 0 1年 6月 2 1日至 2 5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代表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科技工作者的 94 7名代表和 12 8名特邀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中国科协第一次邀请了香港和澳门的代表以及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具有中国国籍的科技工作者参加了此次代表大会。开幕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主持。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出席了开幕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发表了重要讲话。此次大会的中心任务是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团结和动员广大…  相似文献   
55.
渗透胁迫对山黧豆幼苗H2O2及毒素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PEG经根部处理15d龄的山黧豆幼苗,取幼苗叶片为实验材料,测定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H2O2)和毒素(β-N-oxalyl-α,β-diaminopropionic acid,ODAP)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PEG处理时间的延长,POD和CAT活性降低,而H2O2和ODAP含量显著升高;在PEG处理液中加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iethyldithiocarbamate,DDC)和氨基三唑(aminotriazole,AT)后分别抑制和促进H2O2的产生,DDC可降低叶片中ODAP的含量,AT则使ODAP积累。由此我们推测,水分胁迫条件下活性氧代谢与ODAP的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56.
北京郊区苹果小卷蛾成虫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苹果小卷蛾AdoxophyesoranaFischervonR slerstamm为北京郊区大桃生产中的主要害虫 ,试验采用黑光灯诱杀、糖醋盆诱集 2种方法在不同生态环境果园对其成虫发生期进行了观测。结果显示苹果小卷蛾在北京地区 1年发生 3代 ;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为 5月底至 6月初 ,第 1代幼虫防治适期为 6月1 0~ 1 5日 ;第 1代成虫羽化高峰为 7月中旬 ,第 2代幼虫防治适期为 7月下旬。  相似文献   
57.
中国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STR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作为一种可在细胞间自由扩散的信使分子在神经递质传递和血管舒张调节等生理与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NO通过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催化L-精氨酸的氧化反应而生成。目前在哺乳动物中已发现细胞来源、表达方式和活性调节不同的3种NOS同工酶,分别为神经原型NOS(meuronal NOS,nNOS)、诱导型NOS(inducible NOS,iNOS)和内皮细胞型NOS(endothelial NOS,eNOS)。3种NOS由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所编码。人iNOS基因位于第17号染色体长臂(17q11.2~17q12),全长约37kb,含有26个外显子,iNOS可在多种类型的细胞中通过IL-1、IFN-a、INF-γ等细胞因子和其他介质的刺激作用而诱导表达。iNOS基因5‘-端调控区内存在一个CCTTT串联重复的多态性位点,这一多态性基因座已居北爱尔兰的糖尿病患者中证实与微血管病变有关。另有实验表明,CCTTT串联重复序列的变化对iNOS基因的转录将产生不同影响。目前在东方种族中有关iNOS基因CCTTT串联重复多态性尚未见报道。将303名中国汉族人基因组DNA用于iNOS基因CCTTT串联重复多态性分析,鉴定出了12种等位基因和49种基因型,其中重复17次、18次和19次的等位基因是在人类中首次发现的新等位基因。统计学检验和比较表明,中国汉族人iNOS基因CCTTT串联重复序列的6个等位基因频率与来自英格兰的高加索人差异显著,说明这一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种族差异。在中国正常人群中获得的有关iNOS基因STR多态性的统计资料,对于进一步研究这一多态性基因座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将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8.
59.
本研究以化香树果序为原料药材,采用陶瓷膜分离设备结合乙醇回流法提取化香树果序多酚成分,提取温度77℃,溶剂浓度55%,液料比14 m L/g,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率为3. 02%。通过考察样品浓度、膜孔径及压力,以透过率为指标,得到最大透过率为37. 2%,最佳分离条件为浓度1 g/L,压力0. 8 MPa,膜孔径300KD。在多酚超滤过程中,控制温度24℃,压力0. 8 MPa的情况下,其传质系数k为12. 93 mm/h;膜面平衡浓度Cg为1. 84 g/L;多酚超滤膜阻力Rm为0. 016 1(h·MPa)/mm;浓度极化阻力为0. 005 7·Δp;且多酚超滤膜通量(Jv)与超滤压差(Δp)服从:Jv=Δp/0. 016 1+0. 005 7;超滤膜面浓度(Cm)与Δp服从:Cm=Cbexp12. 93/1(Δp/0. 016 1+0. 033Δp)。结果表明采用陶瓷膜分离多酚成分,透过率高,且膜分离过程符合传质动力学方程,为后续试验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为研究赤霉素(GA3)浸种时长和施用浓度对重度干旱和盐胁迫下膜荚黄芪种子萌发的影响,使用5个浓度(0、50、100、200、400 mg·L-1)的GA3将种子分别浸泡5个时长(6、12、24、36、48 h)后置入渗透势为-0.6 MPa的PEG和-0.9 MPa的Na Cl溶液中进行发芽试验,测定最终发芽率和平均发芽时间。结果表明:膜荚黄芪种子在两种胁迫下的发芽率均随GA3浸种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上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Na Cl胁迫下,100 mg·L-1GA3浸种36 h处理发芽率最高,达到83.33%;而PEG胁迫下,100mg·L-1GA3浸种48 h处理发芽率最高,达到80.00%;使用200 mg·L-1以上浓度的GA3浸种超过24 h开始对萌发产生抑制;GA3浸种能促进种子萌发可能与改变种皮透性和促进胚的活化均相关。采用Design Expert软件通过响应面模拟得出,100 mg·L-1GA3浸种36 h为整合重度渗透胁迫下较为适用的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