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9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采用位点配对法筛选单克隆抗体,研制固相放射免疫分析一步法检测HBsAg药盒,对此药盒的各项性能指标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全面的考核。实验证明,其为临床检验,尤其血源筛选,保证输血血液及血液制品的质量,切断乙型肝炎输血传染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92.
程文  王斌  孙奎  程万熙 《遗传》1989,11(4):14-16
从黑暗条件下培养的岗比亚水稻芽中提取线粒体DNA (mtDNA),电泳时发现除二DNA 主带 外,还存在一些小分子DNA带,其中1.1和1.6 kb (0.34和。.53 ltm)的两条DNA带含量最高。J1 电镜观察所提取的二DNA时,发现有十多种大小不同的环型分子,其中。.34 pm,0.531tm的两种环型 分子出现频率最高,这两种DNA分子的大小与电泳时看到的两条明显DNA小分子带基本上相吻合, 此外在mtDNA中,还观察到套索结构和D一环。  相似文献   
93.
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74,自引:2,他引:7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维持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保持我们赖以生存环境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尽快建立一套对生物多样性认识和检测的有效方法,逐步认清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状况。本文论述了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物种间和物种内多样性的几种主要检测方法,着重介绍分子标记的最新进展及比较基因组学的兴起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4.
<正>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是一类起源古老,演化至今仍在近80%陆地植物中普遍发生的重要共生方式.其中, AM真菌进入植物根部形成共生结构并进行营养交换的过程受到植物的精密调控.然而,绝大多数已知的植物共生基因都发挥正向调控AM的功能.直到最近,一些研究开始陆续揭示植物负向调控AM共生的多种分子机制.本文按调控通路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对这些机制进行总结与评述.  相似文献   
95.
黑嘴鸥仅在我国沿海地区繁殖,迄今共发现  相似文献   
96.
97.
98.
本文报道了湖南永州都庞岭自然保护区的41 种爬行动物, 它们隶属2 目,12 科, 其中龟鳖目3 科(平胸龟科、龟科、鳖科) 3 种; 有鳞目中的蜥蜴亚目5 科(鬣蜥科、壁虎科、石龙子科、蜥蜴科、双足蜥科) 8 种;蛇亚目4 科(闪鳞蛇科、游蛇科、眼镜蛇科、蝰科) 30 种。保护区内的爬行动物有12-2% 属广布动物, 87-8% 属东洋界种类。  相似文献   
99.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CD4~+CD28~+和CD4~+CD25~+Fox 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其在SLE合并带状疱疹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SLE患者、30例SLE合并带状疱疹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表面CD28的表达及CD4~+CD25~+Fox P3~+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并分析SLE合并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CD4~+CD28~+和CD4~+CD25~+Fox P3~+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相关性。结果:SLE合并带状疱疹组患者急性期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比率、绝对计数显著降低,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的CD28表达下调,CD4~+CD25~+Fox P3~+Treg细胞水平显著高于SLE组及健康对照组,SLE合并带状疱疹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 P3~+Treg水平与CD4~+CD28~+水平成负相关(P均0.05)。结论:SLE合并带状疱疹患者CD4~+、CD8~+T细胞活化异常,CD4~+CD25~+Fox P3~+Treg细胞可能参与抑制了T细胞的活化。  相似文献   
100.
为了了解我国两栖动物受威胁现状和致危因素, 进而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和开展国际合作, 本文依据中国两栖动物野生种群与生境现状, 利用《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3.1版)和《IUCN物种红色名录标准在国家或地区的应用指南》(4.0版), 对中国已知的408种两栖动物的濒危状况进行了评估, 并编制了《中国两栖动物红色名录》。评估结果表明: 中国两栖动物有1种灭绝, 1种区域灭绝, 受威胁的两栖动物共计176种, 占评估物种总数的43.1%, 明显高于《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15)的物种受威胁率(30.8%)。中国两栖动物特有种272种, 其中48.9%属于受威胁物种。中国两栖动物受威胁比例最高的目是有尾目(63.4%), 明显高于无尾目(39.0%); 受威胁比例最高的科是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 (仅有1种, 100%受威胁), 小鲵科(Hynobiidae) (86.7%)和叉舌蛙科(Dicroglossidae) (78.1%)。有11个省区的受威胁物种数占本省区两栖动物物种总数的30%及以上, 前3位分别是四川(40.8%)、广西(39.2%)和云南(37%)。中国大多数两栖动物物种分布在西南山地和华南地区, 以海拔2,000 m以下区域为主。栖息地退化或丧失、捕捉、环境污染列受威胁两栖动物致危因子的前3位。鉴于中国两栖动物区系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进一步加强两栖动物资源调查、种群和生境监测及相关科学研究, 仍是今后一段时期开展两栖动物多样性保护和濒危物种拯救行动的关键性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