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转基因作物及加工品检测技术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公众对转基因产品关注度的提高和转基因标识制度的建立,快速、准确、灵敏地检测出转基因成分是客观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高效、高通量的转基因检测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的热点课题。我们简要介绍了转基因检测技术的概念、原理和研究进展,比较了各种转基因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对转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扩散光学层析成像(diffuse optical tomography,DOT)在女性大尺寸乳腺检测时因信噪比低,导致其成像分辨率较低。本文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激光乳腺成像系统(computed tomography laser mammography,CTLM),提出一种提高乳腺扩散光学层析成像分辨率的方式。方法 本文首先通过仿体实验探讨仿体直径和目标深度对扩散光学层析成像分辨率的影响;其次,本文使用高透性的光敏树脂通过3D打印制作外壳定位件,在验证其对扩散光学层析成像分辨率无显著影响后,利用外壳定位件对被测物进行约束压缩,以减小被测物直径来提高信噪比,优化扩散光学层析成像分辨率。结果 本文通过仿体实验验证了仿体直径的增加和目标深度的变化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成像分辨率,随着仿体直径的增加,其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s,ROIs)宽轴和长轴半高宽基本属于上升趋势;随着目标深度的增加,也会对ROIs宽轴和长轴半高宽产生影响。同时发现仿体直径对ROIs长轴半高宽有显著影响,目标深度对ROIs宽轴半高宽有显著影响。另外通过仿体实验结果验证了外壳定位件对扩散光学层析成像分辨率无显著影响,利用外壳定位件约束压缩后ROIs长轴半高宽降幅明显,降幅达到30%以上,远大于宽轴半高宽的降幅,达到了提高成像分辨率的作用。结论 本文所提出的方式能够达到提高乳腺扩散光学层析成像分辨率的作用,且所使用的材料和方法简单,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为提高乳腺扩散光层析成像分辨率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3.
【目的】豆荚螟Etiella zinckenella (Treitschke)是大豆上的一种重要害虫,为探索豆荚螟的人工饲养技术。【方法】本文研究了不同饲养器具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性比交配对生殖力的影响,以及不同产卵器具对成虫产卵量的影响。【结果】相比平底试管和12孔培养板,使用30 mL塑料量杯饲养幼虫存活率最高,5个龄期存活率均在93%以上,3种饲养器具幼虫历期差异不明显;不同性比值对成虫寿命和产卵孵化率的影响不明显,雌雄比为1︰2时产卵量最高;不同产卵器具对雌雄成虫寿命的影响不显著,分别约为14 d和11 d,且雌成虫只在豆荚上产卵,在其它3种器具上产卵量均为0。【结论】使用30mL塑料量杯饲养幼虫,成虫配对时保持雌雄比1︰2,提供豆荚供其产卵是目前探索出的最好的人工饲养方法。  相似文献   
44.
GTPase延伸因子G(elongation factor G,EF-G)是蛋白质翻译过程中重要的翻译因子。作为唯一在翻译延伸和核糖体再生2个翻译环节发挥重要功能的翻译因子,EF-G成为潜在的抗菌药物作用靶点。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etics,Msm)和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基因组中均存在2个EF-G同源编码基因,分别为Msm EFG1(MSMEG_1400)和Msm EFG2(MSMEG_6535),fusA1(Rv0684)和fusA2(Rv0120c)。基因突变库和生物信息学推测Msm EFG1(MSMEG_1400)和fusA1(Rv0684)是生长必需基因。为探究分枝杆菌中EF-G的生物学功能及特点,利用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干扰(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interference,CRISPRi)技术构建了耻垢分枝杆菌中2个EF-G诱导型敲低菌株(Msm-ΔEFG1(KD)和Msm-ΔEFG2(KD)),研究发现EF-G2的敲低对细菌生长无影响,而EF-G1的敲低显著影响分枝杆菌的生长,成膜能力显著减弱、菌落形态显著变化、菌体长度显著增长,推测EF-G可能与细菌的分裂相关。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实验结果表明,抑制EF-G1的表达可增强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异烟肼、红霉素、夫西地酸、卷曲霉素等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提示EF-G1可能成为未来抗结核药物筛选的潜在靶标,为探究EF-G在分枝杆菌中的生理功能及作为潜在药物靶标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5.
观察乳杆菌活菌胶囊制剂治疗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简称BV)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病人,采用随机对照实验,乳杆菌活菌胶囊制剂组41例,灭滴灵对照41例。采用开放实验,乳杆菌活菌胶囊制剂治疗21例。观察、记录病人在用药前、用药后第6天及停药后3天的临床表现、阴道分泌物pH值测定,胺实验及涂片检查线索细胞等;用以评价乳杆菌活菌胶囊制剂对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结果:乳杆菌活菌胶囊制剂和灭滴灵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二者总有效率在症状方面,实验组为8077%,对照组为7931;在体征方面,实验组为729%,对照组为769%。统计学分析结果,相对应组间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杆菌活菌胶囊制剂是治疗BV的安全有效药物,对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亦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6.
我国环境功能评价与区划方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地区间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差异悬殊,主体发展功能和环境功能定位各不相同。从环境功能的角度出发,统筹考虑各环境要素,建立基于环境功能区划的环境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采用RS与GIS技术的空间评价方法,构建了基于环境功能评价和主导因素法的环境功能区划技术体系,在对全国自然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充分衔接现有的相关区划与规划,明确全国环境功能区划方案。国土面积的53.2%划为自然生态保留区和生态功能保育区,为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国土面积的46.8%划为食物环境安全保障区、聚居环境维护区和资源开发环境引导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城镇化和工业化开发以及资源开发利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的主要集中地区,重点维护人群健康。环境功能区划是改变环境保护目标制定和考核中"一刀切"现象的基础性研究,实行环境分区管理和分类指导,促进实现环境保护管理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47.
金银花是大宗药材,市场掺伪时有发生,但目前的检测方法不能满足快速准确的检测需求,因此亟需建立快精准的检测方法。为了确立高精准度和大通量的金银花掺伪鉴别检测方法,结合SNP标记及焦磷酸测序分型分析技术,对金银花及其常见伪品差异性SNP位点进行PCR扩增及焦磷酸测序分析。结果发现,运用焦磷酸测序技术对金银花和山银花的差异性SNP位点进行定量分析,能够对金银花真伪及掺伪量进行鉴定。该方法兼有PCR技术的灵敏性和焦磷酸测序技术的准确性,具有重复性好、自动化程度较高、易操作的特点,能在3小时之内完成金银花成分掺伪量的检测工作,并得出量化结果。  相似文献   
48.
对比MNC和CD34+富集细胞在SCF+IL-3+IL-6+FL+Tpo细胞因子组合下的体外扩增特性,发现:CD34+富集细胞具有很高的扩增潜力,在本实验条件下其总细胞持续扩增了8周,扩增倍数达31270.9±8640.5倍;而MNC在培养至第4周扩增就已呈现下降趋势,最大仅扩增了53.3±6.2倍。对比集落和CD34+细胞的扩增发现,MNC的集落密度和CD34+细胞含量由第0天至第7天有一个上升的过程,而CD34+富集细胞在培养过程中,集落密度和CD34+细胞含量却始终呈下降趋势。在体外培养过程中,CD34+富集细胞的CFU-GM和CD34+细胞最大分别扩增了185.7±14.1和191.7±188.8倍,明显高于MNC的12.4±3.2和50.6±33.2倍;而CD34+富集细胞和MNC的BFU-E则只实现了少量扩增,分别为7.2±5.2和10.1±3.4倍。结果显示,从CD34+富集细胞出发扩增造血干/祖细胞,可以得到更多的CD34+细胞和CFU-GM集落形成细胞。   相似文献   
49.
钇元素对玉米幼苗水分利用效率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栽实验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钇元素对玉米幼苗水分生理特性的影响,并分析其对玉米幼苗水分利用效率(WUE)的调控。结果表明,钇用皱在干土中的浓度为0~0.05mg/g时,玉米幼苗的根长、根冠比(R/S)、WUE呈升高趋势;当钇用量在干土中的浓度为0.05~0.50mg/g时,玉米幼苗的根长、R/S、WUE呈下降趋势。随着钇用量的增加.气孔导度(Cs)始终呈下降趋势,叶水势(LWP)始终呈升高趋势。钇元素作用下玉米幼苗WUE的提高得益于根系活性的增强和适宜的Cs,使干物质的积累和水分的耗散达到最优值.干土中最佳钇用量为0.05mg/g。  相似文献   
50.
以云贵高原地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区域自然特征、生态背景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建立了以自然灾害、人为活动、生态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为主要风险因子的综合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并计算出云贵高原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综合生态风险指数。通过与DEM和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进行空间叠置分析,最终得到云贵高原地区实际可利用土地面积约为3586 km~2,不足该地区国土面积的1%,主要分布在楚雄、红河、曲靖、昆明、黔南等地。为确保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对策建议:(1)要转变粗放、低效的用地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坝区可开发用地;(2)要及时转变城乡建设用地方式,因地制宜的推动工业项目、城镇建设向山坡、丘陵发展;(3)要加强可开发利用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在推进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将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置于优先地位,制定防治措施。通过云贵高原地区的案例研究,提出了综合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为基于生态风险的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