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7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探讨外源精胺在柯萨奇B3病毒(Coxsackie virus B3,CVB3)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CVB3感染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3组:对照(control)组;病毒感染(CVB3)组;精胺干预(CVB3+Sp)组。MTT试剂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aspase-3、Caspase-9、GRP78、CHOP、Caspase-12、p-PERK、PERK、p-eIF2α和e IF2α的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CVB3组的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Bcl-2的表达下调,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增加(P0.05);GRP78、CHOP和Caspase-12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p-PERK和p-eIF2α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CVB3组相比,CVB3+Sp组的细胞增殖率显著上升(P0.05);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Bcl-2的表达上调,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下调(P0.05);GRP78、CHOP和Caspase-12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p-PERK和p-eIF2α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外源精胺可以缓解CVB3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增殖降低和细胞凋亡增多等损伤,这可能与精胺抑制PERK-eIF2α信号通路介导的内质网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22.
目的:分析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AR)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1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以治疗2年为研究终点,比较治疗前、治疗2年后症状及体征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生活质量变化,评价治疗2年疗效及不良反应,同时对可能影响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2年疗效的相关因素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治疗2年总有效率高达72.00%;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年后症状及体征积分、VAS评分、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调查问卷(RQLQ)中文版各项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AR 2年疗效的影响因素为病程、治疗前VAS评分及患者用药依从性。结论: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AR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其生活质量。同时其疗效与AR患者病程长、治疗前VAS评分高、用药依从性差有关。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探讨血流变学和血清学指标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骨折延迟愈合及骨折正常愈合患者各90例,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第1、8、12周时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及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的差异。结果:术后第1、8、12周两组血清学及血流变学各指标整体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组内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8、12周观察组血清s ICAM-1、sVCAM-1、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PDGF、IGF-1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骨折患者血清sICAM-1、PDGF、IGF-1、sVCAM-1及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水平会随着病程进展发生变化,并且血清sICAM-1、sVCAM-1及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水平的升高,血清PDGF、IGF-1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引起骨折延迟愈合的重要因素,对于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4.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简称AIV)不仅引起禽类感染和流行,而且可以打破种属屏障(spec ies barrier)、引起人或其他哺乳动物感染和传播。近年来对人呼吸道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非特异屏障机制、禽流感病毒对人感染的机制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5.
油菜素甾醇类(brassinosteroid,BR)和生长素是两类重要的植物激素,二者在许多生理功能上存在相关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BR与生长素能协同调节基因表达,二者在代谢、运输和信号转导途径等不同层次上存在相互作用,并且这两种信号与其他信号转导途径,如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和光信号转导途径之间也存在信号对话。现对BR与生长素之间这种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26.
不同居群不同部位头花蓼总黄酮含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杜明凤  陈庆富 《广西植物》2008,28(4):561-565
以原产贵州、四川的10个头花蓼收集系为材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各头花蓼收集系植株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的变异,以便找出总黄酮含量较高的头花蓼收集系及其头花蓼植株上总黄酮含量较高的部位,为头花蓼药业提供指导。结果表明,不同部位头花蓼总黄酮含量差异很大,其含量大小依次为老茎>花>嫩叶>老叶>嫩茎。头花蓼老茎、花中总黄酮含量在不同居群间差异显著,其它部位差异不显著。四川都江堰居群老茎总黄酮含量最高,达2.761%,显著高于其它收集系。  相似文献   
127.
狼疮La蛋白,又叫La核糖核蛋白、La自身抗原或干燥综合征B型抗原,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特异性自身抗原之一。La蛋白拥有多种结构和运输元件,可定位于不同的亚细胞部位与RNA相互作用。通常I丑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作为RNA聚合酶Ⅲ的转录因子,与RNA聚合酶Ⅲ转录新生产物结合,调节其转录终止,在转录后发挥分子伴侣作用,稳定RNA前体并促进其正确折叠,帮助其进行加工处理。La蛋白还可以与一类拥有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的细胞内mRNA和病毒RNA结合,调节这类RNA的表达翻译;也可在细胞凋亡时被颗粒酶B酶解,产生特异性酶解片段,诱导特异性抗La自身抗体和干燥综合征的生成。我们就I丑蛋白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近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8.
马关庆 《蛇志》2006,18(2):166-167
据文献报道,银杏叶提取物对中枢β-肾上腺素系统及脂质代谢有改善作用,能扩张冠状动脉和脑动脉,改善心脑血管和周围血管循环功能,增加心脑血流量,促进心脑细胞代谢,降低心肌耗氧量,对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功能紊乱有改善作用。主要应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性痴呆。对冠心病,心  相似文献   
129.
早期胚胎显微注射是目前获得转基因家蚕Bombyx mori的主要途径。显微注射操作对蚕卵的损伤导致注射后的蚕卵孵化率降低, 是家蚕转基因工作的主要障碍之一。本研究对不同卵龄的蚕卵进行了开孔或注射实验, 并对产后5 h的蚕卵上背侧、 腹侧、 前极、 后极和中央等5个不同的位置进行了开孔实验, 调查了卵孵化率和体形异常蚕的产生情况。结果表明: 较早卵龄期的注射或从蚕卵背侧的注射可以获得高的孵化率。腹侧注射产生大量的体形异常蚕而背侧注射的蚕完全正常。通过调整注射时期和注射位置避开上述影响可以减少死卵和畸形蚕, 提高孵化率。本研究为改进家蚕转基因操作技术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0.
为探讨外源茉莉酸对青杨Populus cathayana的诱导抗性及其对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的影响, 室内对青杨扦插苗喷施不同浓度的茉莉酸(对照为0.17%丙酮), 分别在喷施后1, 5和10 d采集叶片分析其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 并接舞毒蛾幼虫于青杨苗木上观测其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 0.1 和0.001 mmol/L两种浓度的茉莉酸(JA)处理均使青杨叶过氧化物酶(POD)、 多酚氧化酶(PPO)、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I)和胰蛋白酶抑制剂(TI)活性较对照增加(P<0.05)。取食茉莉酸诱导的青杨苗木后, 舞毒蛾幼虫的发育历期延长, 体重降低。0.1 mmol/L茉莉酸诱导的青杨苗木5 d后接虫, 使舞毒蛾幼虫的发育历期显著延长, 较对照长8 d; 接虫21 d后称重时, 取食茉莉酸诱导的青杨叶片的幼虫体重较对照组降低了50%~100%, 该结果说明外源茉莉酸诱导青杨产生了对舞毒蛾明显的抗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