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61.
目的:评价透析中卧式脚踏运动辅助血液净化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入2021年12月~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MHD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透析中卧式脚踏运动治疗。评价两组的生化指标、血压、生活质量等,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各生化指标、血压指标、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以及SDS得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Hb、ALB和血Ca明显高于对照组,血P、TC、TG和i PT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透析前DBP、透析前SBP、DBPmax、SBPmax、DBP极差和SBP极差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F、PR、RE、VT和GH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析中卧式脚踏运动能够改善MHD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钙磷及血脂代谢,维持血压稳定,缓解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2.
赵文耀  刘俊波  赵亮 《遗传》2008,30(9):1217-1222
为了选育新的实验材料, 予以1个F2代玉米果穗上不同籽粒性状的分离比, 验证遗传学三规律, 依据遗传学三规律研究内容, 选择玉米第4对染色体上甜质胚乳基因Sn1sn1、第9对染色体上粒色基因C1c1和糯质胚乳基因Wxwx, 这3对基因所调控的相对性状为原始试材。经连续多代自交与测交、正交与反交, 严格选择, 终于选育出基因型纯合的亲本, 组配成杂交种。文章以“玉米基因交换值”和减数分裂所形成的配子类型、数量, 推导出理论值来衡量新的实验材料F2代同一个果穗上不同籽粒性状的分离比。结果显示: 自交穗呈现出3个 3︰1、2个9︰3︰3︰1、1个连锁交换, c2值均小于准许值。即准确、恰当验证遗传学三规律, 又将遗传学三规律融合在一起, 形成完整统一体, 选育出目前最新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研究站25个科、70个属、102种植物叶片的稳定性碳同位素的测定,以确定植物群落的光合型.结果表明,所测定的102种植物的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δ13C)介于-28.24‰和-24.84‰之间,说明这102种植物均属于C3植物,无C4植物或CAM植物.植物这种光合型的分布与该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因子密切相关,是低温、强辐射等环境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也反映了植物对这种特殊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64.
作为胚胎发育的屏障,卵壳特征如卵壳厚度和气孔密度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文研究了高寒草甸繁殖的7种代表性雀形目鸟类角百灵(Eremophila alpestris)、小云雀(Alauda gulgula)、黄头鹡鸰(Motacilla citreola)、树麻雀(Passer montanus)、粉红胸鹨(Anthus roseatus)、黄嘴朱顶雀(Carduelis flavirostris)、赭红尾鸲(Phoenicurus ochruros)的卵与卵壳特征,以探索在高寒缺氧环境下,不同科鸟类的适应性调节。结果发现,7种鸟类中,除小云雀和角百灵之外,其他鸟类的卵与卵壳特征均有显著的种间差异(除卵壳厚度和气孔直径之外);对7种鸟类卵壳厚度、气孔密度、卵体积、卵重之间的线性拟合显示,卵壳厚度、卵体积与气孔密度均无显著相关性(卵壳厚度:P = 0.11,卵体积:P = 0.09),卵重、卵体积与卵壳厚度呈显著正相关(卵重:r2 = 0.46,P < 0.001;卵体积:r2 = 0.44,P < 0.001);对7种鸟类卵的数据与繁殖期雌鸟平均体重的线性拟合结果显示:平均卵重、卵壳厚度的差异与雌鸟体重成正相关(卵重:r2 = 0.66,P = 0.03;卵壳厚度:r2 = 0.92,P < 0.01);对6种鸟类(缺乏粉红胸鹨窝卵数数据)卵的数据与孵卵相关变量的线性拟合结果显示:卵壳厚度及气孔率与窝卵数成负相关(卵壳厚度:r2 = 0.64,P = 0.056;气孔率:r2 = 0.87,P < 0.01),6种鸟类(缺乏树麻雀巢杯指数数据)气孔率与巢杯指数或巢型无显著相关性(巢杯指数:P = 0.49,巢型:P = 0.435)。卵表面积和总气孔数解释了大部分气孔率差异(87%),卵重和气孔率与孵卵期无显著相关(P = 0.77),气孔率显著低于预期气孔率(P<0.001)。这些结果表明,种间的遗传性(如成鸟的形态、窝卵数等)决定了大部分卵与卵壳特性的差异,但是为适应高寒低氧的气候特征,不同种的鸟都具有相对厚的卵壳和低的气孔率特征,说明环境因素同样影响卵的进化。另外,单纯的卵特性(卵体积和气孔率)并不能决定孵卵期的长短,亲鸟的孵卵行为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角百灵虽然离巢频率相对较高,但是孵卵期却相对较短,这可能与其较高的气孔率有关。  相似文献   
65.
66.
高寒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是制约我国矿区绿色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问题,内蒙古扎哈淖尔煤矿通过不同的生态措施对排土场进行人工植被恢复的实践。本研究在2020年和2021年对该高寒煤矿排土场75个样地进行野外连续监测,对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影响高寒地区内蒙古扎哈淖尔露天煤矿排土场植物恢复过程中的群落组成、盖度、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阐明不同恢复措施在高寒地区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从2020年到2021年排土场的植物群落物种数、植被盖度和群落多样性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规律;周边原生草原的非人工种植植物随恢复时间增加而不断进入排土场,导致群落物种数显著增加;植物群落多样性在平面、坡面与田字格地形存在显著差异,田字格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低;坡度显著影响群落多样性,同时受到季节变化影响;喷播加灌木种植方式与其他4种播种方式相比显著增加群落香浓维纳多样性指数;但不同坡向、土壤施肥方式和水分灌溉方式对植物群落多样性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完善草原露天煤矿植被恢复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7.
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Fc融合蛋白在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本实验以表达TNFR-Fc融合蛋白的GS-CHO细胞为研究对象,结合细胞生长代谢特性和动力学参数分析,以葡萄糖为关键控制参数,通过测定培养上清的葡萄糖浓度对培养过程中的葡萄糖消耗进行及时的预测,调整流加速率,形成了以满足细胞生长代谢需要为基本原则的动态流加培养过程设计模型。在此控制模型指导下,建立了高效的流加培养过程。使最大活细胞密度和最大融合蛋白浓度分别达9.4×106cells/mL和207mg/L,较批次培养分别提高了3.4倍和3倍。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控制策略为优化GS-CHO细胞培养过程和TNFR-Fc融合蛋白成功迈向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8.
Bootstrap方法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ootstrap方法是以原始数据为基础的模拟抽样统计推断法,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以用常规方法导出的参数的区间估计、假设检验等问题.本文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思想及具体步骤,并附有生物学研究中应用的实例.生物科学中有许多数据总体分布信息往往很难确定,难以用常规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因此Bootstrap方法在生物科学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赵亮  张晓爱 《动物学研究》2005,26(2):129-135
根据1998—2001年高寒草甸10种雀形目鸟类的窝卵数、雏期和巢捕食数据,以Logistic方程拟合雏鸟生长过程,并计算出有关生长率参数;根据营巢类型将10种雀形目鸟划分为开放或半开放类群(GOB)和全封闭穴居类群(HCB)两类,将把雏鸟的生长过程划分为3个生长期(缓增期、快增期和渐增期)。3个生长期占雏期的比例因营巢类型而异,GOB类群快增期>渐增期>缓增期;HCB类群渐增期>快增期>缓增期。分析营巢类型、巢捕食和窝卵数与各生长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生长期的体重积累占离巢时体重的比例因巢型不同而有显著差异;营巢类型和巢捕食显著影响各生长期占雏期的比例和体重积累占离巢时体重的比例;窝卵数影响快增期和渐增期长度,而不影响缓增期长度。快增期体重积累与渐增期的生长率不相关,但与渐增期长度显著相关。因此,前期的能量积累不影响后期生长率,而影响后期生长的长度。该结果进一步印证在晚成鸟中不存在补偿性生长。  相似文献   
70.
繁殖期两种百灵科鸟类对捕食风险的行为响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赵亮 《动物学研究》2005,26(2):113-117
生活史理论认为亲代对捕食风险的不同响应影响亲代资源在繁殖中的分配比例,为检验这一理论,于2002—2004年的4—9月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角百灵(Eremophilaalpestris)和小云雀(Alaudagulgula)为研究对象,通过捕食风险处理实验,研究了两种鸟对不同强度捕食压的响应。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二者繁殖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捕食压力下二者的行为反应没有差异。在捕食风险下,二者亲鸟缩短伴巢时间,减少递食率,延长消失时间;二者雄性的风险容忍度均低于雌性。此外,角百灵亲代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较小云雀敏感。以上结果表明,这两种百灵科鸟类通过降低当前的繁殖投入和提高未来存活概率来响应捕食风险,支持上述生活史理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