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活性污泥法随着技术的成熟,已应用在高氨氮污水/废水处理中,通过不断发展衍生出的很多新型工艺也成为研究热点,短程硝化反应作为代表已逐渐体现出优越性。短程硝化能达到高效净化污水的目的,其反应中的代谢产物羟胺也和微生物类群及反应产物之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反应器中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动态密切相关,探究微生物群落结构能帮助生物强化、优化参数,提高脱氮效率。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年来有关短程硝化/半短程硝化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及其与反应器处理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羟胺代谢对短程硝化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加深了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污水处理工艺之间的认识,但充分发掘生物信息、提高工艺效能之路仍然充满挑战,还需利用氮平衡方法、Real-time PCR法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对短程硝化进行全方位研究,为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索前路椎间盘减压融合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骨科2008年6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26例,按照患者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13例)和对照组(13例),研究组给予前路椎间盘减压融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记录并分析两组术前和术后3月、6月、12个月JOA评分、颈椎总活动度、颈椎曲度、颈椎节段高度。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JOA评分术前、术后3月、6月、12个月逐渐升高(P0.05),术后12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椎总活动度术前、术后3月、6月、12个月逐渐降低(P0.05),但是术后同时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椎曲度与颈椎节段高度术后3月、6月、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椎间盘减压融合治疗多节段颈椎病较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治疗效果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且颈椎曲度和节段高度恢复好。  相似文献   
73.
74.
胰蛋白酶与ANS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在不同pH、压力及不同浓度的脲作用时荧光探针1,8-ANS(1-anilionnaphthalene-8-sulfonicacid)与胰蛋白酶的相互作用.发现在低pH时ANS可以结合到胰蛋白酶上,其中以pH2.0、3.0时结合最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脲变性对胰蛋白酶结合ANS的能力有很大的影响:1.5mol/L的脲即可使得胰蛋白酶结合ANS的能力大大降低,但有趣的是即使高达4mol/L的脲对胰蛋白酶色氨酸残基荧光也无明显影响.另外,在pH猝变、脲变性、及逐渐改变压力时,胰蛋白酶色氨酸残基荧光和结合到胰蛋白酶分子上的ANS的荧光的变化大不相同.上述结果暗示胰蛋白酶的色氨酸残基所在的区域和其结合ANS的区域是两个不相同的区域.  相似文献   
75.
本刊编辑部于1993年第一季度召开了一次由在京编委会成员及一部分青年学者参加的有关植物生态学进展中热点问题的座谈会。目的是活跃学术空气、澄清一些科学术语在植物生态学中的应用及其概念问题,为提高本刊学术水平,拓宽稿件来源,并通过学报来推动学科的发展,听取对本刊及编辑的建议和意见,以适应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办好刊物,为广大读者和作者服务。会议由本刊主编陈灵芝先生主持,参加会议的编委有郑慧莹、陈昌笃、姜恕、蒋有绪、于拔等先生。会上议论的内容比较广泛,现重点归纳如下: 一、学科发展以及如何结合实践1。全球变化,是人类社会现在面临的挑战问题。全球变化包括由大气、水、土壤、生物  相似文献   
76.
应用Pichia酵母表达系统高效分泌表达了传染性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片段。首先用Primer5.0设计1对引物P1、P2,以插入IBDV vp2基因的PMDl8-T-VP2载体为模板,扩增出带有终止密码子的1.4kb片段,将此片段正向亚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上,将构建好的重组载体pPICZα-A-VP2用Sac Ⅰ内切酶线性化后,电击转化整合入Pichia PastorisX-33酵母菌,经高浓度Zeocin^TM筛选、表型鉴定、诱导表达及表达产物的鉴定,得到高效表达vp2基因的酵母工程菌X-33/pPICZα-A-VP2。工程菌72h培养上清的SDS-PAGE电泳与免疫印迹结果显示,vp2基因表达产物大小约为55kDa,比预期的41kDa大。凝胶薄层扫描结合Bradford蛋白质总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占工程菌培养上清总蛋白的28%,表达量可达23mg/L。间接ELISA结果表明重组表达产物能够有效地区分法氏囊病病毒标准阳性与阴性血清。  相似文献   
77.
登革Ⅱ型病毒经白纹伊蚊滞育卵的传递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C6/36细胞培养分离病毒的方法检测感染登革Ⅱ型病毒的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滞育卵孵化的F1代蚊虫感染率,从第一个生殖营养周期子代蚊虫中未分离到病毒,第二与第三生殖营养周期子代蚊虫最低感染率没有显著性差异(χ2=0.01,P>0.0 5),感染子代的批阳性率为9.1%,最低感染率为1∶330;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感染登革Ⅱ型病毒的白纹伊蚊滞育卵孵化的子代成蚊能通过叮咬将登革病毒传播给敏感乳鼠。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登革病毒能在媒介滞育卵内存活并传至子代,子代蚊虫能通过叮咬敏感宿主水平传播病毒。  相似文献   
78.
应用凝血反应检测杀鼠灵抗药性褐家鼠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凝血反应在鼠类抗药性检测中的应用前景,以褐家鼠为对象,在摄食实验基础上筛选抗药性褐家鼠,并在区分剂量12 mg/kg作用下分析抗药性和敏感性褐家鼠的凝血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抗药性个体在区分剂量作用下,凝血酶活动度虽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可达正常水平的17%,但在2~3 d 内可恢复到正常凝血水平;而敏感性褐家鼠的凝血酶下降到很低,且在随后不能恢复。另外,对褐家鼠凝血酶活动度的分布及其存活的关系研究也提示,区分剂量可促使凝血酶活动度的种群分布从单峰型向双峰型分化,其中敏感个体的凝血酶活动度在0~3.16之间,而抗药性个体则在17~100 之间。并发现用药4 d 后的凝血酶活动度基本上可代表其未来的存活率,这提示了凝血反应与摄食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因此,以施药后4 d 凝血酶活动度PCA=17 或INR=5.0 作为阈值来区分抗药性和敏感性个体的凝血反应状况,进行家栖鼠抗药性测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9.
50年来我国的蚊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中国成立50年以来,在疟疾等蚊媒病防治和爱国卫生运动的推动下,我国蚊虫研究受到极大重视,生物系统学、生态习性、媒介关系以及综合治理等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我国蚊类研究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文择要介绍了这4个方面的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80.
参照已公布的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HA基因)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P1、P2,以RT-PCR方法扩增出PRRSV的ORF7片段(约410bp),其中含HA基因主要核苷酸序列(33bp)。用BamHⅠ、Xho Ⅰ分别对扩增出的片段及pET32a质粒进行酶切,连接后构建了重组质粒pETHN并转化到BL21(DE3)宿主菌中诱导表达。用纯化后的表达产物与流感病毒血凝素单抗及乳胶建立了诊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乳胶凝集试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有良好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与IDEXX公司ELISA检测试剂盒符合率达9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