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已知神经生长因子 (nerve growth factor, NGF) 对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 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内质网应激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ERS) 在调控DPN 的发生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二者间的关系未知。本研究以30 mmol/L的高糖处理RSC-96大鼠雪旺细胞 (RSC96 Schwann cells, SCs),模拟DPN患者外周神经的内环境。研究结果证实,在高糖条件下,NGF通过抑制SCs内 ERS的过度激活进而保护SCs的存活且这种抑制作用依靠P13K/AKT/GSK-3β和ERK1/2两条信号通路的调节实现。MTT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结果显示高糖环境培养的SCs在24 h发生最佳程度的抑制,且此时间点加入的NGF浓度为50 ng/mL 时,其存活率最高。Western 印迹检测ERS和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揭示,高糖能够过度激活SCs内ERS蛋白 (GRP-78、ATF-6、ATF-4、XBP-1、CHOP),给予 50 ng/mL的NGF处理后,ERS蛋白的表达水平大幅下调并接近正常,且此时p-AKT、p-ERK1/2、p-GSK3β蛋白的检测水平明显升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显示,NGF能显著抑制SCs的早期凋亡。上述结果证明,高糖诱导SCs的凋亡增加是由于自身的ERS被过度激活,NGF可通过调节P13K/AKT/GSK-3β和ERK1/2两条信号通路来抑制ERS的过度激活,达到保护SCs存活的目的。此机制为临床治疗 DPN 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2.
本文通过观察藏花素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和对Bcl-2、Bax和Caspase-3的影响,探讨藏花素对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保护作用的机制。MTT法及LDH活性测定观察藏花素对PC12细胞模型的影响,RT-PCR检测Bcl-2、Bax和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藏花素预保护浓度在0.625μM和5μM之间,细胞存活率随着藏花素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藏花素组和VE组与模型组相比,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5),Bax和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研究结果表明:藏花素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从而介导PC12细胞发挥抗氧化和细胞凋亡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33.
该研究采用PCR方法从丹参中克隆出一条乙烯应答因子结合蛋白(ERF)转录因子编码基因,命名为SmORA1,GenBank登录号为KT359598。经分析发现该基因全长648bp,不包含内含子,编码206个氨基酸残基。编码蛋白SmORA1含有典型的AP2结合结构域。表达分析结果表明,SmORA1主要在丹参根中表达,且该基因的表达明显受到茉莉酸甲酯(MeJA)、脱落酸(ABA)、乙烯(ET)、机械创伤和病原菌等逆境信号的诱导,但低温和脱水情况下SmORA1表达下调。研究表明,SmORA1参与丹参生物胁迫反应,可整合JA、ABA、ET和病原菌等胁迫信号途径。  相似文献   
34.
对改性聚酰胺吸附层析柱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利用β萘酚橙获得了该柱一系列有关信息,如:最佳聚酰胺涂装量,水洗最佳流速范围,最小水洗用量,饱和吸附量。得出了β萘酚橙在该层析柱上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的结论。使用本法在银杏叶黄酮的分离中得到了总黄酮含量超过50%的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TWEAK)对人肝星状细胞(HSCs)株LX-2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迁移及粘附能力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TWEAK培养LX-2细胞24或48 h,采用CCK-8法检测TWEAK对LX-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TWEAK对LX-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检测TWEAK对LX-2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Matrigel基质胶检测TWEAK对LX-2细胞的粘附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0 ng/m L和100 ng/m L TWEAK都能使LX-2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P0.05),且100 ng/m L较40 ng/m L作用更强(P0.01);100 ng/m L TWEAK能够明显抑制LX-2细胞的粘附能力(P0.0001);40 ng/m L、100 ng/m L TWEAK对LX-2细胞的增殖、周期及凋亡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TWEAK能够增强LX-2细胞迁移能力,抑制其粘附能力。  相似文献   
36.
桔梗多糖的提取与纯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桔梗饮片经水浸提、乙醇分步沉淀,获得乙醇终浓度60%和80%的两个粗多糖组分,分别命名为PPS60和PPS80。经Molish反应、Fehling试剂反应呈阳性,碘-碘化钾反应呈阴性,说明PPS60和PPS80中均含有多糖和还原糖,但不含有淀粉。运用苯酚-硫酸法测得PPS60和PPS80的总糖含量分别为82.25%和84.17%;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得还原糖含量分别为6.21%和8.05%。PPS60和PPS80经过Sevage法除蛋白、透析、浓缩和Sephrose 6B凝胶柱层析获得两个单一组分。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桔梗多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核移植后,克隆胎儿的发育需要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供体核重编程的错误常导致克隆胎盘异常,如胎盘过大、滋养层异常和血管缺陷等,这些现象通常与蛋白质表达的异常有关。克隆胎盘的缺陷会影响克隆胎儿的发育,降低胎儿的出生率,这可能是造成动物克隆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8.
全球气候变暖与氮沉降是两个同时存在的全球变化主要因素,但目前关于二者的研究多以单因子为主。细根碳(C)、氮(N)、磷(P)浓度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与碳汇,然而目前关于气候变暖与N沉降对细根化学组成元素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在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站陈大观测点开展增温(W,+4℃)与N添加(N,+40 kg N·hm^-2·a^-1)双因子试验,探讨增温与N添加对杉木细根C、N、P化学计量学的影响。结果表明:(1)增温提高了春季细根N浓度,对细根C与P浓度则无显著影响;增温降低了春季细根C∶N,对细根N∶P无显著影响。(2)N添加提高了细根C浓度与春季细根N浓度,对细根P浓度则无显著影响;N添加降低了春季细根C∶N,提高了春季细根N∶P。(3)增温与N添加的交互作用对春季1~2 mm径级细根C浓度有显著影响,但对0~1 mm径级细根C浓度无显著影响,并且增温与N添加的交互作用对细根N与P浓度均无显著影响。本研究表明,增温与N添加会促进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N添加并未改变亚热带杉木人工林N限制现状;增温与N添加的交互作用对细根C、N、P元素的影响并不一致,受苗木C投资权衡与生长稀释效应所调节。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8种常绿阔叶树种和对照种(香樟)的叶结构特征比较,分析它们对光照变化的适应特性。结果显示,由于植物类群系统演化的非同步性,常绿阔叶树种对光照变化的适应方式各有不同,各具特点,需要按各自特点加以分析。比较而言,同科树种的可比性较强。按叶结构特点及其群落等资料综合分析,浙江桂(Cinnamomum chekiangense)和冬青(Ilex purpurea)表现为喜光,灰毛含笑(Michelia foveolata var.cinerascens)其次;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和红茴香(Illicium henryi)表现为耐荫;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meria lotungensis)、云南拟单性木兰(Parameria yunnanensis)等其它种类为中性树种。该研究结果对预测常绿阔叶树种在园林中的合理配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0.
邓禄延  胡征林 《蛇志》1989,1(3):29-30
蛇伤的临床特点,常因毒蛇种类而异。蝮蛇是东北陆生蛇的优质品种,是东北唯一毒蛇,在东北地区蛇伤中均为蝮蛇咬伤。兹将1970年以来,我院收治东北陆生蝮蛇咬伤116例临床资料作一分析。一、一般资料:本组116例,男92例,女24例;年龄4~60岁:科研人员35例,农民34例,战士19例,工人9例。学生14例,教员2例,干部2例,家庭妇女1例。咬伤季节集中于7、8、9月三个月。病因:除34例科研人员取蛇毒操作中被咬伤外,其会病例均为户外活动中不慎被咬伤。患者伤后至入院时间最短半小时,最长五天。咬伤部位:手54例,手腕及手臂6例,足45例,踝部及小腿9例,背部及臀部各1例。二、临床表现及特点:因毒蛇咬人时注毒量和病人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临床表现不一,按19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