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8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61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为了探讨绵羊X染色体上两处SNP(59571364和59912586)与绵羊尾脂沉积性状的关系, 继而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培育低脂绵羊品种提供依据, 文章以尾型极端差异的阿勒泰羊、湖羊、中国美利奴细毛羊以及萨福克羊为研究对象, 利用PCR-RFLP检测两位点在群体中的多态性, 并分析了两个SNP位点在阿勒泰羊群体中的单倍型。结果表明:59571364位点的TT基因型和59912586位点的GG基因型在瘦尾中国美利奴与萨福克羊群体中属于优势基因型, 而两种基因型在脂尾(臀)阿勒泰羊与湖羊群体中比率均不足2%; 两位点在阿勒泰羊群体中的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 CA单倍型为主单倍型, 比率高达55%, CA与TA两单倍型约占88.33%。以上结果提示, 绵羊X染色体59571364与59912586位点在脂尾(臀)与瘦尾绵羊群体中分布存在较大差异, 可作为理想的分子标记应用于高、低脂绵羊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962.
疏叶骆驼刺根系对土壤异质性和种间竞争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 植物根系对土壤异质性的响应和植物根系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过去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一年生短命植物进行的, 而且多是在人工控制的温室条件下进行的。而对于多年生植物根系对养分异质性和竞争的综合作用研究很少。该文对塔里木盆地南缘多年生植物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根系生长对养分异质性和竞争条件的响应途径与适应策略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1)在无竞争的条件下, 疏叶骆驼刺根系优先向空间大的地方生长, 即使另一侧有养分斑块存在, 其根系也向着空间大的一侧生长; (2)在有竞争的条件下, 疏叶骆驼刺根系生长依然是优先占领空间大的一侧, 但是竞争者的存在抑制了疏叶骆驼刺的生长, 导致其枝叶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都明显减少(p < 0.01), 而养分斑块的存在促进了疏叶骆驼刺根系的生长; (3)疏叶骆驼刺根系的生长不仅需要养分, 也需要足够的空间, 空间比养分更重要; (4)有竞争者存在的时候, 两株植物的根系都先长向靠近竞争者一侧的空间, 即先占据“共有空间”。研究结果对理解植物根系觅食行为和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3.
南京市春季外来杂草调查及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3  
吴海荣  强胜  林金成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1):2061-2068
利用样方法调查了南京市不同生境下外来杂草的种类、盖度、密度情况,探讨了不同生境中外来杂草对杂草群落的影响,同时分析了10种主要外来杂草和本地伴生种的生态位特点.结果表明,南京市春季外来杂草有36种,在74个样点中外来杂草出现的频率达到98.65%;外来杂草的入侵对生物多样性有不利影响;外来杂草平均优势度在不同生境中大小次序为:水边>菜地>荒地>路旁>景区>田埂>草坪>果茶园>墙缝>农田>宅旁>山坡.生态位的研究结果表明:野塘蒿 Conyzabonariensis L. Cronq. 、野老鹳草 GeraniumcarolinianumL. 和阿拉伯婆婆纳 VeronicapersicaPoir. 是生态位宽度最高的外来杂草,其入侵性最强;具有较高生态位宽度的外来杂草与其它杂草的生态位重叠较大,具有相似形态特征的杂草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  相似文献   
964.
在国内首次对犬冠状病毒大熊猫野毒株(CCVDXMV)纤突蛋白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该基因全长4362bp,编码1453个氨基酸,N端前18个氨基酸为推测的信号肽序列,后1435个氨基酸构成成熟蛋白。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11个CCV毒株s基因相比,s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40.2%-99.5%之间;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15.9%-99.O%之间。DXMV株s基因变异区主要集中在该基因前1/2处,其中350.370、439.478、1718.1818三个区域碱基变异较大,而1060.1700区却十分保守。基于s全基因及其蛋白的聚类分析表明,DXMV株与K378、NVSL和USpatent株亲源关系最近。推导的DXMV株s蛋白氨基酸序列潜在的N-联糖基化位点与CCV强毒V54相同,为34个,比Insavc.1弱毒多一个;其中第566.568位糖基化位点为多数强毒拥有而弱毒没有的。另外,DXMV株S蛋白疏水性及抗原表位与其它毒株有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对DXMV株致病性和免疫原性等影响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65.
目前,微生物的应用已经涉及到如医学、轻工、农业及环保等各个领域,因此,许多院校的多种专业都开设了微生物学课程.尤其是普通微生物学,由于它所涉及的内容是多种微生物共性的东西,因而这门学科对多种专业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就普通微生物学的教学方法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66.
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机制研究进展@唐振兴$浙江工业大学!博13#,浙江杭州310014 @石陆娥$浙江工业大学!博13#,浙江杭州310014 @单剑峰$浙江工业大学!博13#,浙江杭州310014~~~~[1]李慧蓉.白腐真菌的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1998,4(6):2-4. [2] Kawai et al . ligin - degrading enzyme from Phanerochacte chrysospfeium Purific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a Unique H2O2-requiring oxygense[J]. Proc. Natl. Aead. Set. USA, 1994,81(2) :280-284. [3] Keyser T K. and Zeik…  相似文献   
967.
双季稻区两类生境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雨芳  古德祥 《生态科学》2004,23(3):196-199,203
用吸虫器采样法,对双季稻区中处于多样化生境及单一生境中的两类稻田中的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早稻生长发育初期和晚稻生长全期,多样化生境稻田中捕食性节肢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数量都显著高于单一化生境稻田。同时,多样化生境中稻田植食性昆虫的物种丰富度高于单一化生境稻田,但其个体数量较低。非稻田生境主要作为稻田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种库,能促进稻田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重建。  相似文献   
968.
在中国的北方,有一个以世界著名火山和矿泉水著称的地方——五大连池。2003年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同时地还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中国惟一的矿泉水之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969.
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期望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受此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植株的生长"教学设计中,力求使用相关教学资源,在初一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设计对照实验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引导其主动思考,通过设计和分析一连串实验,或侧重发展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预期结果的能力,或侧重发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让学生运用科学的证据与逻辑,构建核心概念,并最终达到课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970.
奥硝唑用于感染根管消毒的细菌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和探讨新型抗厌氧菌药物奥硝唑消毒感染根管的抗菌效果。方法 选择感染根管患牙98颗,常规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奥硝唑组)和对照组(甲醛甲酚组)各4 9颗。分别在根管预备前、预备后及封药后进行根管内细菌标本采样、培养、分离与鉴定,测定根管内细菌变化及检出情况,并观察封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 2组封药后,根管内细菌数量及检出率均较封药前明显降低( P<0 .0 5 ) ,根管内细菌数量及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奥硝唑的近期临床疗效优于甲醛甲酚。结论 奥硝唑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根管消毒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