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0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21.
目的:检测鼻咽癌组织中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情况,探讨E-cad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存档鼻咽低分化鳞癌石蜡标本40例,鼻炎标本20例。将每个标本的4长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PV二步法及阴性对照。HE确认病理类型,结合临床资病例料进行TNM分期,根据PV二步法染色结果检测E-cadherin的表达,所得结果用SPSSl7.0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E-cadherin在鼻咽癌组织对比中呈不同程度的降低(P=0.002),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与T分期(P=0.023)、淋巴结转移(P=0.001)、TNM分期(P=0.000)显著相关。结论:1:E-cadherin在鼻咽癌组和对照组的表达有显著的差别,可能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2:E-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有相关性,但与年龄和性别无相关性。E-cadherin的表达缺失是肿瘤远处转移的重要指标。3:E-cadherin表达水平可能作为肿瘤侵袭,预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潜在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2.
2011年10月-2012年4月对滇、黔、川、陕、甘、桂、粤、琼等8省71个市(县)的斑茅野生种质资源进行考察与收集。结果表明除甘肃省外其他7个省都有野生斑茅的分布,采集到斑茅居群49个,共计420份材料。同时分析了斑茅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和生态适应性,并对斑茅的利用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3.
采用DPPH和ABTS法对硬枝树花石油醚(30~60)、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等4个溶剂依次提取得到的浸膏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提取物在0.4~1.0 mg/mL检测浓度范围内对.DPPH的清除效果和质量浓度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甲醇提取物在1 mg/mL时,清除率高达93.99%,二氯甲烷提取物在1 mg/mL时清除率为92.32%,均高于同质量浓度的BHT。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提取物在0.4~1.0mg/mL检测浓度范围内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与质量浓度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在1 mg/mL时,二氯甲烷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65.6%,乙酸乙酯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48%。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 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甲基化及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的相关性,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8年至2009年收治的宫颈非癌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 30例、CIN Ⅱ/Ⅲ30例、宫颈鳞癌组织30例患者的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MSP法检测宫颈组织中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及PCR检测各组织中HPV的感染情况,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宫颈非癌组织、CINⅠ、CIN Ⅱ/Ⅲ、宫颈鳞癌组织中DAPK基因甲基化的检出率分别为3.33%、10%、36.7%、63.3%,宫颈鳞癌组的甲基化率明显高于其它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四组HPV的阳性率分别为43.3%、56.7%、76.7%、93.3%,宫颈鳞癌组的 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它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的感染率和宫颈病变程度成正相关(P<0.05).(3)宫颈病变组织中DAPK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与HPV-DNA阳性率呈正相关.结论:DAP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及HPV感染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尤其是宫颈鳞癌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二者呈正相关,联合检测二者可能有助于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维持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细胞免疫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各40例。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麻醉维持分别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0.4μg/(kg·h)、0.8μg/(kg·h)维持麻醉,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持续泵入。比较三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血流动力学、细胞免疫、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气管插管时(T2)、术毕5 min(T3)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高于对照组,且低剂量组高于高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低剂量组T2、T3时间点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低剂量组T2、T3时间点CD8+低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术后1 d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术后1 d的MMSE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低剂量组麻醉10 min后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高剂量组短(P<0.05)。高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结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维持,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免疫抑制及认知功能损害,安全性较好,其中以0.4μg/(kg·h)剂量的右美托咪定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6.
依据甘油连续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非线性酶催化动力系统.针对1,3-丙二醇可能存在的跨膜运输方式建立相应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酶催化动力系统的定量鲁棒性定义,并建立了以鲁棒性为性能指标、非线性动力系统为主要约束的参数辨识模型.由于求解该辨识问题的数值计算量大,在普通的PC机上难以完成,因此本文构建了相应的并行算法.根据数值结果推断出1,3-丙二醇最有可能的跨膜运输方式,这对于进一步研究甘油连续发酵的机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7.
目的:研究菊苣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方法:以菊苣叶片为外植体,经第一代和第二代体细胞再生获得再生植株,分别对再生植株提取DNA,从12个引物中筛选了2个多态性好的引物,对第一代和第二代体细胞再生植株进行RAPD标记.结果:菊苣第一代体细胞无性系没有发生DNA多态性变异,第二代体细胞无性系在分子水平发生了1条DNA多态性变异.结论:RAPD分子标记方法可以鉴定菊苣组织培养过程中的遗传稳定性和遗传变异,为菊苣快繁和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测定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percutan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前血浆IIA分泌型磷脂酶A2(group IIAsecretory phospholipase A2,ⅡA-sPLA2)的水平,以探讨该酶与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可能关系。方法:稳定型冠心病行PCI患者63例,非冠心病患者39例,健康正常对照组42例,分别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浆ⅡA-sPLA2酶浓度。PCI患者6个月后复查造影。结果:PCI患者术前该酶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支架内再狭窄率34.9%,再狭窄(restenosis,RS)患者支架术前该酶水平与无再狭窄患者该酶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CI患者术前血浆ⅡA-sPLA2酶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可能与支架术后再狭窄无关。  相似文献   
129.
胸腺肽β4(Tβ4)是N-末端乙酰化的43肽,具有多种重要生物学功能.其生物合成存在两大难点,即乙酰化修饰和小分子肽的表达.本研究发现来自古菌Sulfolobus solfataricus的乙酰化酶ssArd1可以催化Tβ4的N-末端乙酰化修饰.利用Red同源重组技术将ssArd1基因表达盒整合至E.coli BL21(DE3)染色体的lpxM位点上,构建了可以实现Tβ4N-末端乙酰化修饰的新型宿主E.coli BDA.将Tβ4编码基因融合在改造的微型Spl DnaX Intein的N端,并在Intein的C端添加His标签,构建了表达载体pET-Tβ4-Intein.在E.coli BDA中表达的融合蛋白,经镍亲和层析纯化后用β-巯基乙醇诱导融合蛋白切割释放小分子多肽,获得了具有N-末端乙酰化的Tβ4.  相似文献   
130.
讨论了两斑块间脉冲扩散的单种群动力学模型,利用离散动力系统频闪映射理论,得到了种群持续生存的充分条件.结论31,1~了现实的生物种群动力学性质,也丰富了脉冲微分方程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