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0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6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探讨加味苇茎汤含药血清及成分芹菜素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选用肺癌A549细胞体外培养,在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及芹菜素作用下,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hoechst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形态。结果显示,加味苇茎汤含药血清及芹菜素对A549的生长抑制率:24 h分别为31%、34%,48 h分别为45%、53%;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发现A549细胞经加味苇茎汤含药血清处理后主要阻滞在G2期,而芹菜素能明显引起细胞凋亡。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较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甚至细胞脱落,视野内细胞核数明显减少。该研究结果显示,加味苇茎汤含药血清及芹菜素能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引起细胞周期阻滞、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52.
枇杷果皮响应高温强光胁迫的蛋白质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果皮在高温强光胁迫下的蛋白质组分变化,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了果实日灼抗性差的枇杷种质‘WDYDB’果皮蛋白质对高温强光胁迫的应答反应。结果表明,在自然高温强光胁迫与遮光处理(对照)下,枇杷果皮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中表达量差异在2倍以上的蛋白点共有31个;通过MALDI-TOF-TOF/MS质谱分析成功鉴定出26个差异蛋白点,包括11个下调蛋白和15个上调蛋白。根据这些蛋白功能,可将其分为防御应答、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光合作用、其它等4类蛋白。同时,对这些蛋白质在高温强光胁迫下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讨论。这些差异蛋白质参与了枇杷对高温强光胁迫的响应。  相似文献   
153.
血管生成素是核糖核酸酶A超家族成员之一,具有较弱的核糖核酸酶活性.最新研究发现,血管生成素参与细胞内多种RNA的代谢过程.在生长条件下,血管生成素可以发生核转位聚集于细胞核中,促进rRNA转录,并可参与其剪切加工,同时它也调控一系列mRNA基因的转录,最终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在应激条件下,血管生成素能降解tRNA形成tiRNA,抑制细胞内整体蛋白质的翻译水平,并促进应激小体的形成,激活细胞内应激保护机制,从而促进细胞存活.此外,血管生成素还可参与非编码小RNA等RNA代谢过程.本文概述了血管生成素在RNA代谢中的作用与分子机制等方面的进展,并探讨了其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以期开拓血管生成素的研究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4.
氯苯胁迫对蚕豆幼苗生长和细胞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1,2,4-三氯苯(TCB)对蚕豆幼苗生长、根尖细胞分裂及染色体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随TCB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延长,蚕豆幼苗根长的生长及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降低甚至停止.TCB诱发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畸变和结构畸变.50-100μg.g^-1TCB胁迫12-24h,蚕豆根尖染色体的主要损伤形式为c-有丝分裂、染色体桥和不均匀排列,其出现百分率达1.0%--10.3%.300μg.g^-1TCB胁迫12-96h,蚕豆根尖细胞中染色体粘连(S)、S+染色体断裂(S+B)、S+染色体环(S+R)、S+染色体不均匀排列(S+A)及S+染色体桥(S+Be)出现的百分率达47.9%--88.9%,各种类型染色体断裂出现的百分率仅为18.1%--29.6%,说明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可作为TCB土壤污染监测的敏感生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5.
树木花期预报在林果、养蜂、园林和旅游业等方面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该文以大山樱(Prunus sargentii)为例,探讨通过花芽形态测量进行花期预报的新方法。通过1998~2000年对北京玉渊潭公园大山樱进行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建立了线性和指数两种预报模型。2002年的试报检验表明,采用3株的观测数据,并利用3日滑动平均的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后所作的预报,误差在3 d以内的预报达80%以上;2003年连续测报的平均误差,模型1为1.6 d,模型2为2.1 d。这一树木花期预报的物候学新方法,简便易行、建模周期短、预报精度高,在春季芽膨大后,直至露瓣期之前,可以逐日连续发布预报。  相似文献   
156.
濒危植物秦岭冷杉种群数量动态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为了对濒危植物秦岭冷杉种群数量动态评价和预测,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研究了秦岭冷杉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了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多数秦岭冷杉种群幼龄级个体数较少,中老龄个体数量较大,呈衰退趋势.仅处于低海拔地区的秦岭冷杉-木蓝-苔草群丛中的种群(D种群)由于立地条件较好,幼龄级个体数量相对丰富,种群稳定.不同秦岭冷杉种群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的分析表明,尽管生境条件差异,但存活曲线基本接近DeeveyⅢ型;不同种群偏离典型存活曲线的程度与幼苗缺乏程度有关,一般Ⅲ~Ⅴ龄级死亡率较高.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在未来20、40和80年中,不同秦岭冷杉种群均会呈现老龄级株数先增后减的趋势,种群稳定性长期维持困难.对影响秦岭冷杉种群增长的10个环境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发现,乔木层盖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空气湿度对种群发挥有利影响,而人为干扰和光照强度对秦岭冷杉种群增长发挥不利影响.应充分利用秦岭冷杉性喜荫、耐寒、种子活力较强的特点,加强现有林分就地保护,重点是具有结实能力的中老龄个体;在阴坡地带,对林下灌木比较密集的群丛,通过砍灌、清理林下活地被物等抚育措施,为幼苗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就地采种育苗,扩大人工种群.  相似文献   
157.
目的:探讨人胚食管上皮永生化细胞株SHEE、SHEEMT、食管癌细胞株EC8712中PTEN表达的差,判断食管上皮细胞在恶性转化过程中是否有PTEN缺失现象的发生;方法:培养三种细胞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blot等检测方法对三种细胞株中PTEN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三种细胞株均有PTEN的表达,表达强度与分化程度有关,PTEN在三种细胞株中表达强弱顺序为SHEE>SHEEMT>EC8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TEN在SHEE、SHEEMT和EC8712三种来源于食管鳞状上皮但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株均中表达,表达强度与分化程度相关,分化程度越高,表达越强。  相似文献   
158.
BIOLOG系统鉴定黄瓜根围促生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筛选出的8株具有明显促生防病作用的黄瓜根围促生菌CN11,CN31,CN45,CN1 16,CN129,XB120,XB5,XB41通过BIOLOG法进行了分类鉴定,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Psendomonas aeruginosa),波纹假单胞菌(P. Corrugata),短芽孢杆菌(Bacillus brevis),荧光假单胞菌B型(P. Fluorescens type B),铜绿假单胞菌(P. Aeruginosa),荧光假  相似文献   
159.
低叶绿素b高产水稻突变体及其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最近发现了一个在田间条件下自然产生的低叶绿素b高产水稻突变体(Oryza sativa L.cv.Zhenhui 249),该突变体主要降低了外周捕光天线复合本的含量。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叶片全展前后,到叶片发育后期则接近野生型。与以往所研究的突变体不同的是,该突变体叶绿素b含量仅适量减少,因而不影响类囊体膜的稳定性。突变体的光合机构在叶片一生中较稳定,这可能表明突变减少了光系统截获的光能,相对提高  相似文献   
160.
The structural aspects in the interaction of phosphatidylglycerol (PG) with photosystem II (PSIl), mainly the effect of PQ on conformation and microenvironment of tyrosine residues of PSIl proteins were studi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y. It was found that the binding of PG to PSIl particle induces changes in the conformation and micropolarity of phenol ring in the tyrosine residues. In other words, the PG effect on the PSIl results in blue shift of the stretch vibrational band in the phenol ring from 1620 to 1500 cm-1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the absorb-ance intensity. Additionally, a new spectrum of hydrogen bond was also observed. The results imply that the hydrogen-bond formation between the OH group of phenol and one of PG might cause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s of tyrosine residues in PSIl protei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