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目的:在胰岛索非注射给药研究中,经皮给药系统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已成为近年来医药领域的研发重点。控释膜的研究是经皮给药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涉及胰岛素通过控释膜释放的研究报道不多。本实验室通过紫外光催化技术合成出一种丙烯酸酯-PEG复合薄膜作为胰岛素控释膜。本实验目的在于考察该复合薄膜在24小时内对胰岛素的体外控释作用,从而为胰岛素经皮给药制剂的基础研究作出贡献。方法:通过紫外光固化方法合成丙烯酸酯-PEG400复合薄膜,通过HPLC的方法考察丙烯酸酯-PEG400复合薄膜对不同浓度胰岛素溶液的控释作用,通过比较薄膜对不同浓度胰岛素溶液的累积渗透量及渗透速率等参数,研究薄膜对胰岛索的控释规律。结果:实验数据显示:丙烯酸酯-PEG复合薄膜对3.0mg/mL,6.0mg/mL,9.0mg/mL这三种不同浓度胰岛素控释曲线的相关因子分别为:0.9921,0.9950,0.9964。相关因子均大于0.99,表明该薄膜能很好的控制胰岛素溶液实现线性释放。经计算,薄膜对3.0mg/mL,6.0mg/mL,9.0mg/mL这三种浓度胰岛素的累积渗透量分别为:266.69μg/cm-2,343.65μg/cm-2,460.10μg/cm2。渗透速率分别为:9.24μg/cm-2·h-1,13.40μg/cm-2·h-1,19.04μg/cm-2·h-1。以上两组数据表明,薄膜对胰岛素的累积渗透量及渗透速率随胰岛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结论: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丙烯酸酯一PEG复合薄膜能控制不同浓度的胰岛素溶液以恒定速率释放,通过对比薄膜对各浓度胰岛素的累积渗透量及渗透速率等参数,发现该薄膜对胰岛素的释放速率受胰岛素浓度调节,具体表现为随胰岛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该薄膜不仅可以稳定控制胰岛素实现零级释放,而且可以通过调节胰岛素浓度实现调节胰岛素释放速率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该薄膜是一种理想的胰岛素控释膜。同时本实验作为胰岛素控释膜的基础研究,也为日后以该薄膜为控释膜的胰岛素经皮给药制剂的研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了解近年来我院甲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分布情况,并研究其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2年11月间我院皮肤科实验室甲真菌病患者病甲真菌学培养阳性的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805例病甲真菌培养阳性的甲真菌病病例。酵母菌407株,占50.55%,皮肤癣菌385株,占47.95%,霉菌13株,占1.61%。不同年龄段的甲真菌病患者的菌属分布存在差异。结论我院近年来甲真菌病病原菌最常见为酵母菌,其次为皮肤癣菌和霉菌。年龄是影响菌属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明静电喷雾与电动喷雾对噻虫嗪防治害虫效果及烟田昆虫群落的影响,为静电喷雾在烟草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静电喷雾与电动喷雾法喷施0.66 g·L~(-1)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施药1、3、7 d后,测定2种方法对烟蚜与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在烟株与土壤中的沉积以及对昆虫群落的影响。【结果】喷施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3、7 d后,静电喷雾对烟蚜和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电动喷雾的防治效果,且防治效果均随时间的推移而升高。噻虫嗪在静电喷雾处理区烟叶上的沉积量高于电动喷雾处理区烟叶上的沉积量,而在静电喷雾处理区土壤中的沉积量低于电动喷雾处理区土壤中的沉积量,且都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静电喷雾与电动喷雾均引起烟田昆虫群落的变化,静电喷雾引起的害虫和中性昆虫的数量变化大于电动喷雾,但天敌昆虫的数量变化小于电动喷雾,且静电喷雾区烟田的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电动喷雾区,可见静电喷雾施药对烟田昆虫群落的影响小于电动喷雾施药。静电喷雾的S_t/S_i与S_n/S_p比值明显高于电动喷雾,说明静电喷雾烟田中昆虫群落稳定性高于电动喷雾烟田中昆虫群落的稳定性。【结论】相比电动喷雾,静电喷雾能够提高噻虫嗪在烟叶上的沉积量,从而提高噻虫嗪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同时减少噻虫嗪在土壤中的沉积量,提高噻虫嗪的生态安全性,因此,静电喷雾在烟草病虫害防治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4.
采用大样本调查方法,以预选优株为调查中心,分别连续调查优株所在样地内5年生钟萼木幼树个体树高、地径的生长性状,应用数理统计进行归类分析。结果表明,多年生幼树群体的树高、地径生长表型分化遵循正态分布,利用"t"检验选择法确定优株筛选的选择标准,应用所确定的选择标准筛选速生优株,共筛选优良单株2株,5年生优株与优株所在群体比较,树高和地径分别增长115.8%、82.9%和251.9%、103.7%。  相似文献   
105.
大气中不断升高的CO2浓度以及人类饮食的营养质量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两个重大问题.目前,大气中CO2浓度已达到380 μmol·mo1-1,预测到2050年大气CO2浓度将达到550 μmol·mol-1.农产品的品质不仅取决于遗传基因,而且受生长环境条件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都对CO2浓度升高做出了响应,而且这种变化对农产品的品质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对目前国内外模拟CO2浓度升高对农产品品质影响研究中采用的常见方法进行了比较,并综述了近年来在CO2浓度升高对水稻、小麦、大豆和其他一些蔬菜类农产品品质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大量试验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条件下,大宗作物籽粒中蛋白质含量下降,微量元素总体上有下降趋势,而蔬菜类农产品的品质有一定程度改善.最后,本文根据目前研究现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6.
利用VBA查找核酸数据库DNA保守序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VBA编写了查找核酸数据库保守序列的四个相关程序,“导入DNA序列”程序可以将Fasta格式的DNA序列文本文件存放到Excel Sheetl的A列中,保留每个序列的Gi号,删除多余的注释部分;“整理DNA序列”程序可以将DNA序列Gi号存放到A列中,B列为对应Gi号的完整序列;“DNA随机序列”程序可以产生DNA随机序列;“发现DNA保守序列”程序可以将随机序列与下载的DNA序列比对,查找每一种随机序列的出现频率.以大豆基因组序列为实例,说明了这些程序的应用方法.该程序弥补了流行序列比对软件的不足,为PCR设计引物、分析基因功能以及种质资源鉴定等方面提供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7.
ERCC1 多态性与肺癌铂类化疗耐药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DNA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ene1,E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基因测序方法检测89例以铂类药物为主要化疗方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ERCC1 Asn118Asn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89例患者化疗总有效率为29.2%。携带ERCC1 CC基因型、含至少一个变异基因型(TC和TT基因型)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38.5%和61.5%(X2=2.151,p=0.142),基因型在化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之间的分布无差异(p>0.05)。结论:ERCC1Asn118Asn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对铂类药物化疗的敏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研究α-烯醇化酶(ENO1)基因干扰表达对籽鹅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籽鹅F1级卵泡颗粒细胞(复合培养),将ENO1基因干扰表达重组质粒转染至籽鹅卵泡颗粒细胞。实验分为四组:ENO1干扰表达组(RNAi)、无关序列干扰组(NC)、培养液组(Control)、转染试剂组(Lip)。流式细胞术检测干扰组和对照各组的凋亡率、细胞周期时相性。结果: ENO1基因干扰表达使籽鹅卵泡颗粒细胞增殖速度变慢,凋亡率增加,G2/M期颗粒细胞比例增高。结论: ENO1基因干扰表达可使籽鹅卵泡颗粒细胞周期发生G2/M期阻滞,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09.
猪胰脂肪酶(porcine pancreas Lipase,PPL)反应系统经适宜参数的超声波处理,催化活性提高了11.22%~24.42%。PPL经超声波处理后,其动力学参数Km和Vmax都变小,酶分子的紫外吸收光谱不变,荧光发射光谱不变。而酶分子经超声波处理后,其紫外差示光谱出现了明显的正峰或负峰。探讨了超声波影响PPL活性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克隆表达恶性疟原虫(Hasmodium falciparum,p.f)海南株(FCC1/HN)乳酸脱氢酶(LDH),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鉴定.为制备抗LDH抗体用于胶体金法快速检测疟原虫奠定基础。方法:应用PCR技术对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LDHpf)基因进行特异性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入表达载体pET-32a(+),重组表达载体经鉴定后诱导表达;重组LDHpf(rLDHpf)经纯化后,免疫家兔制备兔抗rLDHpf免疫血清,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鉴定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结果:构建了pET-32a/LDHpf重组表达载体,测序后同源性分析显示p.f不同株间LDH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大于98%,不同种间同源性也在90%以上;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分析显示rLDHpf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结论:LDHpf基因高度保守;rLDHpf得到高效表达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