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732.
本文对我国女性受教育程度与其活产子女数、总和孩次递比等重要的生育水平指标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统计分析,并得到反映其定量关系的回归方程数学模型,从而揭示出女性受教育程度对其生育水平所具有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733.
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是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主要鼠种之一。该鼠种在秋季将食物储存在储草仓内,以此来度过植被贫瘠的冬季。为探究储草期增加食物对布氏田鼠越冬存活率的影响,2004年10月,于内蒙古阿巴嘎旗白音图噶苏木的布氏田鼠鼠害草场随机选取两块100 m×200 m的样地,分别设为增食样地和对照样地。增食样地内给每个布氏田鼠洞群补充食物,每天补充500 g小麦,连续补充2 d共计1000 g。对照样地内则不做任何处理。2004年10月,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两块样地内布氏田鼠种群数量,调查显示,增食样地和对照样地内,布氏田鼠数量分别为310只和318只,以该结果作为计算其越冬存活率的基数。2005年5月,返回样地再次进行标志重捕,分别计算两样地布氏田鼠的越冬存活率。卡方检验显示,储草期增加食物能显著提高布氏田鼠越冬存活率。增食样地布氏田鼠越冬存活率为41.3%,显著高于对照样地布氏田鼠越冬存活率(24.2%,P<0.01)。增食样地雌性和雄性布氏田鼠越冬存活率分别为45.4%和37.3%,均显著高于对照样地雌性和雄性布氏田鼠越冬存活率(25.8%和22.6%,P<0.01)。但样地内雌性和雄性越冬存活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补充食物可大幅度提升布氏田鼠冬季存活率,增加布氏田鼠越冬存活基数,对来年种群增长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4.
735.
736.
本文分析了126例家族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发病情况,一级亲属发病99例(74.4%),二级亲属26例(19.6%),(6.0%)。其中一、二级亲属均发病者7例,故各级亲属发病总数为133例,符合一级亲属>二级亲属>三级亲属的发病规律。根据本组资料算得家族性甲亢遗传度为83%。此外,还分析了甲亢发病诱因,有诱因者占84.1%,其中家族、工作纠纷及工作紧张为主要诱因,占63.5%。  相似文献   
737.
738.
干细胞是指能无限自我复制的原始细胞。本文综合介绍了目前有关造血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的定量研究方法,概述了采用脾集落形成法、体外软琼脂集落形成法和扩散盒及琼脂扩散盒方法获得的常用抗肿瘤药物对两类干细胞作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739.
家蝇幼虫抗菌物质组成及其理化性质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抑菌圈、酸碱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等方法,对家蝇幼虫免疫血淋巴抗菌物质组成及其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家蝇抗菌物质是蛋白质,呈碱性和近中性,由5种成分组成。家蝇抗菌物质有较稳定的理化特性。如对热,对较高浓度盐溶液,较极端的pH溶液,室温放置6h及冻融12次等处理均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40.
研究香薷精油(Elsholtzia ciliata essential oil,ECEO)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与抗菌活性。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薷精油,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对香薷精油的成分进行分析;采用DPPH法和β-胡萝卜素漂白法评价香薷精油的抗氧化能力;测定香薷精油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及对由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感染引起小鼠肺炎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薷精油的主要成分为百里香酚(79.17%)和4-异丙基-3-甲基苯酚(12.35%)等,其对DPPH清除能力和β-胡萝卜素抑制率的IC 50分别为2.05μg/mL和6.93μg/mL。香薷精油对敏感菌和耐药菌均有抑制效果,可有效改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引起的小鼠肺炎,并预防和延缓耐左氧氟沙星的铜绿假单胞菌重复感染引起的小鼠肺炎的发生。以上结果表明,香薷精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抗菌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