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全细胞多重PCR检测蓝藻、微囊藻及产毒微囊藻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取三对分别针对微囊藻、蓝藻16S rDNA及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mcyB的保守序列的特异性引物209F/409R、27F1/409R、MTR/MTF,其中409R为一条共用引物。设计并优化了一种可以同时检测蓝藻和微囊藻的两重全细胞PCR方法和一种可以同时检测蓝藻、微囊藻和可产毒微囊藻的三重全细胞PCR方法,并且测试了这两种PCR反应的灵敏度区间,分别为105~103cell·mL-1、105~102cell·mL-1。对采集水库水样检测结果表明双重全细胞PCR方法可以直接应用于对天然水样的检测,三重全细胞PCR方法可用于实验室培养藻细胞的筛查。全细胞多重PCR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等特点,在水体微囊藻毒素检测预警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
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脐血CD34 造血干 /祖细胞 ,进行低氧和常氧条件下单个核细胞 (MNC)及CD34 细胞的半固体及液体培养 ,计细胞总数和集落产率 ,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和细胞周期 ,以探讨造血干/祖细胞在低氧环境下增殖分化性能的改变及其对细胞因子反应性的变化。结果显示 :CD34 细胞在低氧条件下生成的BFU E集落数 ( 32 4 8± 41 4/10 4 细胞 )明显增多 (对照为 191 2± 34 5 /10 4 细胞 ,P <0 0 1) ;在无细胞因子存在的液体培养体系中 ,低氧组的BFU E产率 ( 15 2 4± 2 2 6 /10 4 细胞 )明显高于常氧组 ( 74 2± 9 3/10 4 细胞 ,P <0 0 1) ;低氧培养细胞中CD34 细胞的比例高于对照 2 5± 1 2倍 (P <0 0 5 )。但MNC生成的BFU E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无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 :体外低氧环境能显著增加CD34 造血干 /祖细胞形成红系祖细胞的产率 ,且使其对细胞因子的依赖性降低 ,并对早期红系祖细胞的维持有增强作用 ,但对粒系祖细胞的增殖则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3.
74.
通过克隆人FLT3配体(rhFL)基因,建立其原核高效表达系统,为大规模获得rhFL产品,促进干细胞体外扩增移植等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创造条件。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采用RT-巢式PCR扩增可溶型FL基因,以双脱氧终止法进行DNA序列分析;将目的基因与pProEXHT载体连接,重组体引入大肠杆菌并在IPTG诱导下表达;亲和层析纯化表达产物,观察其刺激CD34+细胞增殖的情况。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克隆得到长481bp的rhFL基因,测序结果与已知人FL基因序列一致;rhFL的表达量约占菌体蛋白总量的15%,经亲和纯化纯度达90%以上;rhFL+G-CSF+EPO刺激CD34细胞增殖约400倍。获得了rhFL基因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初步建立了产物纯化途径,纯化后的rhFL具有较强的刺激造血干/祖细胞增殖的能力。  相似文献   
75.
杭州西湖藻类动态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模型按照年度来描述西湖四类藻类(蓝藻门、绿藻门、隐藻门、硅藻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模型作出的状态变量的描述是理想的,并且对于系统强制函数改变能给予合理响应.模型还对引水量,引水或溪流的含磷量及疏竣湖泥量的改变给水体带来的变化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6.
由中国遗传学会主办 ,海南大学生物科学技术研究所承办的第七届全国激光生物学学术会议 ,将于 2 0 0 0年 1 1月下旬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 ,其征文内容与要求如下 :一、征文内容本届学术会议征文范畴包括 :1、激光 (光 )对生物大分子的作用与激光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2、激光细胞工程、激光遗传工程的研究与应用 ;3、等离子体生物工程的研究与应用 ;4、激光 (光 )生物医学、激光医疗 (含光动力疗法 )的研究、应用 ;5、诱变育种 (含空间诱变育种 )的研究 ,推广 ;6、光谱技术在生物、医学、农学中的应用研究 ;7、激光生物物理技术的研究、应用以及…  相似文献   
77.
腺相关病毒 (adeno- associated virus,AAV)属细小病毒科 ,是一种最小的动物病毒 .具有其他病毒载体所没有的优点 ,在基因治疗中日益受到瞩目 .以 AAV的一种多克隆载体为基础 ,构建了携带 MDR1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 (r AAV- MDR1 ) ,经 2 93细胞包装成重组病毒 .将重组质粒、重组病毒分别转染和感染 NIH3T3细胞 ,用 PCR和 MTT法检测了人 MDR1基因的转导及表达 .为 MDR1基因用于临床和腺相关病毒载体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为构建优化的内皮细胞用于造血干细胞(HSCs)的支持培养,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建立稳定表达腺病毒E4区开放读框1(E4orf1)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人胎肝窦内皮细胞(HFLSECs)株。方法:利用Plat-A细胞将质粒MSCV-N E4orf1和p MX-GFP分别包装为逆转录病毒,共同感染HFLSECs,将原代培养的HFLSECs和转基因的HFLSECs分别在含有0.5、1、2、4μg/m L嘌呤霉素的EGM-2培养基中培养,以测试最适药物筛选浓度,药筛1周后通过流式细胞分选获得稳定转染E4orf1的GFP~+HFLSECs(E4orf1-GFP/HFLSECs)。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从脐带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利用免疫磁柱分选获得CD34~+造血干/祖细胞(HSPCs),以E4orf1-GFP/HFLSECs作为饲养层联合SCF、TPO、Flt-3L等3种基础造血相关因子进行体外扩增和半固体造血细胞集落培养。结果:0.5μg/m L嘌呤霉素在5 d内即能完全杀死HFLSECs,而转基因的HFLSECs可以正常存活,以此药物浓度加压筛选1周,后续通过流式分选GFP阳性细胞,阳性率为90.5%,在E4orf1-GFP/HFLSECs饲养层支持下,人脐带血来源的CD34~+细胞15 d扩增了360倍,是单纯细胞因子悬浮培养组的2.2倍,且扩增后的HSPCs在体外仍具有多种造血集落形成能力。结论:该细胞株的建立将为构建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及研究造血细胞的发育分化提供适宜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80.
经过超滤、DEAE-Sephacel、SephacrylS-200和Superose12HR多步分离纯化,从人胎肝细胞原代培养上清中分离到一分子量为35kD的单一活性组分,具有造血干细胞增殖刺激活性,定义为FLS-4。FLS-4可能是一种新型造血干细胞增殖刺激因子,与具有这类活性的IL-3、IL-6、GM-CSF、FLT3配基和SCF等在理化特性或生物学性质上均有所差异,在胎肝造血活跃时期,是启动早期造血干细胞从G_0期进入S期的主要候选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